新冠肺炎患者即使痊癒了,以後肺功能是不是也不行了?

(醫患家特約作者:天津醫科大學感染病研究所 賈醫生)


近月來,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不斷治癒、出院,大家對於其預後狀態頗為關注。因為大眾已瞭解到,新冠病毒感染後肺部CT會出現斑片狀磨玻璃影、條索影,進而發展至部分肺實變或肺纖維化,重症期可發展至雙肺瀰漫性病變,俗稱"大白肺"表現,病人無法自主呼吸。那麼很多人會擔心,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被損傷的肺能否修復?會不會遺留肺纖維化?肺功能會不會長期受到影響?


新冠肺炎患者即使痊癒了,以後肺功能是不是也不行了?


我們首先來了解什麼是肺纖維化。我們的肺部除肺泡以外的間質組織,如果感染、發炎、水腫,會導致間質細胞增生、組織增厚,如果長期受損,復原後會產生瘢痕組織,也就是纖維化。如果損傷小、時間短,胸CT顯示少量條索狀變化,恢復後肺部可完全吸收炎性病灶,肺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均不會受到影響。根據我國出院標準要求,出院患者肺部CT應有看到病灶明顯吸收好轉,多數患者經治療後陰影可完全吸收。


但對於重症患者來說,我們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將來可能對肺功能造成的影響。不過經統計,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多屬於輕症或普通病例,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較低,且大多年齡偏大且合併基礎病。而這些重症患者中,還包括除肺實變以外,病毒及過度激活的自身免疫系統對其他重要臟器的攻擊。因此,重症患者並不一定就會遺留更嚴重的肺功能障礙,經過規範治療後,此類病人的肺損傷也能明顯好轉,但通常建議患者出院後定期到醫院隨訪、複診,併合理採取鍛鍊、復健、物理治療等方法改善肺功能。


對於部分危重病患,如已產生“大白肺”、需要進行有創機械通氣、上ECMO葉克膜的患者,我們也同樣要抱有痊癒的信心。有創性機械通氣、ECMO不是治療手段,而是臨時替代了患者的自身肺功能,維持生命以給醫生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目前已有病情較重的老年患者病歷,在“大白肺”出現後,經合理治療病情得到成功控制,出院後肺纖維化已基本吸收,自我感覺日常生活也無呼吸不暢。因此即便病情危重,只要得到有效治療,控制原發病進展,患者就有望戰勝疾病。


目前我們對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還在不斷摸索當中,是否有更遠期的後遺症,還需要進一步的隨訪觀察。輕症的患者痊癒後,可通過科學的肺功能鍛鍊(如縮唇呼吸、腹式呼吸)、加強全身性有氧運動、均衡飲食、改善作息習慣等方面進一步恢復肺功能。而重症患者,還是要以休養為主,不急於進行復健,而是重點監測心、肺等多個重要器官的功能變化,定期回訪,力求恢復患病前正常的生活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