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欲不振的胃口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眼下已經入伏,天氣是一天熱過一天,暑氣蒸騰,連空氣都是熱的,讓人直接沒有了吃飯的慾望。

在沒有空調、雪糕的古代,聰明的古人研究了一套三伏天的吃食講究,“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酷熱不僅讓人食慾不振,還消耗體力,這個時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涼麵,便成了最好的消暑美食。

伏天吃麵,至少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稱:“伏日進湯餅,名為避惡”。古代的“湯餅”,猶今之面片湯。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到唐代時,面片湯升級為涼麵,但須拌蜜吃,這個在今天看來頗為奇特的吃法竟然一直延續到宋代,以至於皇上賜面於百官時,必定加贈蜜糖一罐。

到今天,雖然人們已經不再吃拌蜜糖的涼麵,但是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麵食一直都是開胃解饞的食物,所以繼“蜜糖拌麵”之後,各種五花八門的涼麵、湯麵,成了夏日飲食的主角。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福滿樓王記大柳面製作技藝傳承人王福成

在德州寧津,就有這樣一道遠近聞名的麵食——大柳面,要問當地人哪一家做的大柳面最地道,大夥兒肯定說是

福滿樓家的王記大柳面做的最好吃。

每到夏天生意火爆的時候,很多河北的食客都會專門開車來福滿樓家,只為了吃一碗大柳面消夏。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王記大柳面為純手工製作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王記大柳面為純手工製作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王記大柳面為純手工製作

伏天正好在小麥收割之後,用小麥磨成的新麵粉做成的麵糰,經老師傅數十遍的揉搓摔打之後,麵糰變得勁道十足,再用一柄面刀均勻地切成粗細一致麵條。

麵條抖擻開了,直接下鍋,鍋中熱水沸騰間,長短粗細均勻的麵條宛若一條條銀絲,在水中上下翻騰,激起一陣陣新鮮的面香味兒,讓人忍不住齒間生津。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大柳面種類豐富的滷子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大柳面種類豐富的滷子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大柳面種類豐富的滷子

一旁十多碗滷子早已擺好了陣列,就等著那麵條一出鍋,澆上滷子就大啖一番。

這滷子也是大柳面的特色,不拘形制,海鮮時味皆可為滷子,炸醬、肉滷、麻醬、海鮮、雞蛋......各憑客官喜好。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大柳面

入伏天|一碗大柳面,安撫你食慾不振的胃口

▲大柳面

添好滷子之後,一碗狀如弓弦的大柳面,在或金黃色或紅棕色滷子的映襯下,更顯得白瑩透亮,無怪乎被人贊之為“弓弦面”、“金絲纏碗”

《魏氏春秋》記載,何晏“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一碗“金絲纏碗”下肚,暑氣已然散盡,拭盡面上汗水,直教人喟然長嘆一聲“滿足!”

想了解更多非遺產品?您可以直接網站搜索聚匠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