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最大的坑是你自己好嗎?

跨境電商:最大的坑是你自己好嗎?

旺季不旺,行業黑科技,競爭對手大量湧入,傳統企業開始進場。是很多賣家在總結時候的關鍵詞。好像整個行業就是一個巨大的坑,賣家在下面踩著各種小坑。

其實有哪個行業是沒有坑的呢,壓根沒有!跨境電商這個行業,我們即便只把著眼點放在一個普通的跨境電商賣家身上,都可以想象得到他將歷經多少苦難(坑)。

比如說下面這幾項。

品類選擇:產品是否已經電子商務化,或者說是否適合網上銷售;

供應商管理:成本、貨期、品質;

運營:刷單?A9算法調整?競爭對手差評?

聽起來都挺糟心的。

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做《認知的三部曲》。簡單來說,他認為管理團隊就是認知的管理,那麼,自我成長,首先就是認知的成長。

所以啊。你認知的跨境電商是怎樣的,你就會朝匹配的那一個方向去發展。

有一個坑,是由於對產品、市場、客戶需求的認知缺失,而出現的,那就是產品開發。

我指的產品開發,不是工廠針對一個產品開模,在技術層面的開發,更多的,是針對貿易類賣家。產品開發這項工作內容,在貿易類賣家的口中,還有若干個代名詞,比如選品、買手、市場調研。工作的成效預期,往往是“找出好賣的產品”。

我會把產品開發的人,大致分成三種段位,從水平的低到高,分別稱為:

抄款式產品開發;改款式產品開發;需求滿足式產品開發。

這三種選品方式分別對應三種做法:什麼好賣賣什麼; 什麼好賣改進一下再賣;客戶需要什麼我提供產品解決方案。

第一種做法短平快,第二種做法最聰明最保險,第三種做法有逼格有情懷,幾乎迴歸了商業本質了。

說到這裡,我想說的是,我眼中的大大坑,叫做:別人賣得好的,我就上架銷售。

其實這是一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因為別人驗證過好賣的產品,在同一個平臺上,熱銷的可能性確實是最高的。而且可以用最有效的競爭手段,叫做“價格戰”。這恐怕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大多數人的現狀。

事實上我們自己也在用同樣的方法,和大多數的同行一樣,我們會用各種方式關注到平臺上出現的新晉爆款,然後充分發揮國內供應鏈的優勢,做到第一時間跟進。成功的概率確實最高。

但是,既然我說他是坑,他就可能有很多bug。我的水平不高,以我所見,我就講兩個漏洞來強調一下這種做法的風險。

第一,某賣家在平臺上一款產品突然賣得好,從流量角度,要分清楚是由於自然趨勢增長,還是使用非常規的手段提升了銷量。自然趨勢就比如說聖誕節前的禮物,非常規的手段就比如說站外推廣,紅人,甚至是刷單。這一點如果把控不好,就非常容易把別人大降價站外促銷的清倉產品,作為自己的新品對象。

第二,產品開發的更優方案,應該是:分析該產品解決了什麼問題,並提供解決這個問題的更好的產品方案。這個做法保證了熱銷概率的同時,也至少在短期內形成了壁壘,不用一下子陷入價格戰。比如,客戶買一把普通的戶外小刀去野營或打獵,如果你可以提供一款帶指南針功能的小刀,可能對吸引客戶有一定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讓你的認知提升,就會比較容易從其他角度看到問題,避免掉坑。

事實上,抄款式的產品開發,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極希望追求短期內的銷售額增長,另外一方面,其實是我們對傳統的市場調查、客戶需求調研的理論及方法的缺失。最近我在很多地方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賣家注重精細化的運營,注重產品的定位,以及用戶畫像,甚至是針對不同的渠道客戶特徵做不同的銷售方案,我覺得都是跨境電商迴歸商業本質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