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建議完善五位一體多層次金融科技治理體系

李东荣: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9月2日,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業界導師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第三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表示,建議完善“五位一體”多層次治理體系,促進金融科技健康發展。

李東榮指出,現階段金融科技發展呈現一些新特徵,主要表現在供給主體的多樣性、客群主體的長尾性、多重風險的交叉性和跨界融合的複雜性。他表示,金融與科技融合是大勢所趨,面對金融科技面臨的一系列機遇和挑戰,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內容,嚴格法律約束、強化行政監管、加強行業自律、做好機構內控、深化社會監督,完善“五位一體”多層次金融科技治理體系。

李東榮 第三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 金融科技

約3300字

演講人/李東榮(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

以下是演講全文實錄:

李東榮:尊敬的楊凱生行長,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出席今天在這裡召開的“第三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與各位與會代表共同探討“新形勢、新金融、新監管”這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話題。

金融科技作為新形勢下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產物,無疑是我們今天這個話題不可迴避內容。國內外的金融同行都已經注意到金融科技正在給我們今天的金融功能的實現形式,金融市場組織模式、金融服務的供給方式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斷為現代金融科技注入新的活力。特別是為解決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手段。

然而,我們同時也要看到,現階段金融科技尚處於不斷髮展成熟的過程中,其在供給的主體、客戶的群體、金融風險、創新金融等方面也不斷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徵,帶來的一些新的挑戰,需要引起各界高度重視、深入思考,並有效的應對。

第一個特徵是供給主體的多樣性。隨著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金融業的分工日趨市場化、專業化、精細化。金融產業鏈和生態圈不斷拓展,在金融科技領域,供給的主體既包括通過科技創新推動金融服務轉型升級的傳統金融機構,也包括運用數字技術、跨界開展金融業務的互聯網企業,還包括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外包和配套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機構在賬戶、渠道、數據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關聯性和交互性不斷增強。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科技供給主體金融屬性、科技屬性邊界變得日益模糊,側重於傳統監管方式帶來了許多新的方式,這是第一個特徵。

第二個特徵是客戶群體的長尾性。依託高效的網絡基礎設施,金融科技無疑有助於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和門檻,使金融服務可以下沉到在這之前傳統金融覆蓋不到或者說服務不夠的長尾客戶,從而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普惠性。但我們同時也看到,由於這些長尾客戶的金融知識相對較少,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相對薄弱,這很容易形成只看收益不看風險的非理性投資理念,這就加大了現階段對合格投資者的管理以及投資者權益保護的難度。這是第二個特徵。

第三個特徵是多重風險的交叉性。金融科技並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功能和風險屬性。而且在互聯網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的條件下,金融科技活動更容易產生業務、技術、網絡、數據等多重風險的疊加效應以及風險擴散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增強了風險掌控的難度。此外,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算法黑箱責任主體模糊等傳統風險之外的新型風險隱患,這就提升了現階段金融科技風險構成的複雜程度。

第四個特徵是跨界融合的複雜性。當前,中國乃至全球的信息化已經進入了全面滲透、跨界融合的新階段。隨著數字技術創新迭代週期的縮短,金融業務流程不斷調整優化,金融產品上線交付速度加快,產品上得很快,從它的實驗室階段到投入運營階段非常快。不同類型金融資產的轉換更加便捷高效,這是現在我們說一個東西看不透它,沒有辦法跟蹤到整個過程,穿透不了,很多業務是相互嵌套,可能這個東西背後隱藏很長一連串的鏈條。使得金融活動的實時性和不間斷性越發明顯,這些變化使得分業分段監管有效性、針對性下降,這是當前我們監管必須高度重視和正視的問題。所以說我們應該看到,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這是我們不可阻擋的,這也是中國加快建設現代金融體系的機遇所在。

面對金融科技所帶來的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機遇和挑戰是並存的。我認為應該充分運用現代治理理念,依託政府、市場和社會在內的多元治理主體。按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努力去建立完善法律約束、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機構內控、社會監督五位一體多層次金融科技治理體系。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嚴格法律約束。

從全球的經驗看,或者說從整個金融的發展歷史過程來看,按照業務實質和法律關係,將金融科技活動納入相匹配的法律制度框架,這是一個各國的普遍做法,也是歷史經驗所證明的。從我們中國的情況來看,應該充分的利用和嚴格的執行現有的法律法規,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將金融科技活動全面納入法制化的軌道。要減少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地帶,同時也是結合我們前段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過程的一些經驗總結。應該考慮對專項整治中經過實踐檢驗取得較好成效的機制安排予以制度化、長效化。應該重視研究規範專項整治過程中所發現新問題新情況,及時採取措施,補齊我們現在已經存在的或可能存在制度短板。

2、強化行政監管。

金融科技的監管既要體現傳統金融監管的延續性,又要充分體現信息化時代的適應性。應該貫徹落實所有的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的基本要求。加強金融監管部門以及中央和地方監管的統籌協調,現在中央和地方還有部門之間怎麼形成一個有效的形成合力形式互補,要實施穿透性監管、一致性監管,推動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協同發力,形成金融科技風險全覆蓋的監管長效機制。同時積極探索和監管科技、監管沙箱等新手段新模式,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改進金融科技監管的流程和能力。在這方面有些國家,英國、新加坡他們都做了一些嘗試,也有一些很好的經驗。

3、加強行業自律。

行業自律具有貼近市場和會員組織的優勢,能夠降低政府市場之間的溝通成本,建立具有市場約束力的自律懲戒機制,從而形成對行政監管的有機配合和有力支撐。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自成立以來,也在進行不斷的探索。按照服務監管、服務行業、服務社會職責定位,牽頭組織行業力量共同推進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統計監測、信息披露、信息共享、標準規則、投資者保護等工作。從而督促和引導從業機構合規、審慎經營,增強投資者的金融素養和風險防範意識,也取得初步的成效。

4、做好機構內控。

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發展史上那些影響巨大的金融危機或風險事件往往都是以一個機構和一個部門乃至一個崗位的問題為最初的導火索。因此,從而機構應該築牢金融科技治理的第一道風險防火牆,持續提升風險防範的意識,加快培育合規文化,切實將近公司治理和內控管理。完善全面風險管理安排,使金融科技創新可能帶來的各類風險始終可控、可管、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5、深化社會監督。

在現代網絡社會、信息化的時代,監督更加重要。要提高投訴舉報等渠道便捷性和可獲得性,完善有獎舉報正向激勵機制,發現問題鼓勵對其揭露,鼓勵法律、會計、評級等專業機構開展監督,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加金融科技治理的積極性,同時應該針對低收入人群、農民等金融服務中的弱勢群體,以他們為重點,加強金融知識教育。特別注重在理財諮詢、購買產品等,分類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提高社會整體精神素養和監督能力。

各位嘉賓朋友,建立完善多層次金融科技治理體系,是打好當前防範化解金融重大風險攻堅戰的有力抓手。是促進金融科技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具有十分重要而緊迫的現實意義。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願意與監管部門、市場機構和社會各界加強溝通,共同努力,推動金融科技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最後,預祝本次峰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