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新區的樓市泡沫還能撐多久?

A股泡沫的時候,誕生了諸如樂視網這樣的典型。這輪樓市大繁榮也誕生了很多妖魔鬼怪,杭州灣新區是一個典型的樣本

有很多理由可以給樓市打氣,諸如城市化水平、貨幣貶值等等。但是杭州灣新區這個地方,這些理由都顯得非常蒼白無力

很多人對杭州灣新區不是很瞭解,這個地方其實和杭州沒什麼關係,距離杭州市中心大約100公里。這個地方的房子主要賣點是針對上海的,而且有一陣的確上海過來的投資客佔據絕對主力。但是其實這個地方距離上海市中心也是大約100公里,所以其實本質上和上海也沒啥關聯。100公里是什麼概念呢,無錫距離上海100公里,中間隔了一個蘇州。

杭州灣新區,可以廣義的理解為,慈溪的經濟開發區,有點類似於杭州的大江東,距離慈溪市中心將近20公里,距離寧波市中心60公里。

杭州灣新區的樓市泡沫還能撐多久?

可以說,不但沒有區位優勢,而且區位非常尷尬。陷入了各大城市的包圍圈,基本上產業人口面臨巨大的被吸血的風險。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在本輪牛市中,依然有所作為,顯示出了一定的投資價值。

風來了,豬也會飛,這是對的。但是現在風力要下降了,豬恐怕要掉下來了。

它尷尬的區位就不去細說了,因為對炒房和營銷的來說,就像上面的區位圖一樣,可以被包裝成杭州上海寧波的幾何中心之類的,具有很大發展前景之類的。這個仁者見仁吧,無力反駁,但是我相信有點常識的人,不至於上當。


之所以極力不看好,認為泡沫太大。和房價被炒起來有一定關係,但是更多的是從供求關係上來判斷的。之所以房子被認為可以保值,抗通脹,核心是稀缺性。只有具有稀缺性的房子,才是有一定的保值能力的。如果房子和汽車一樣源源不斷被造出來,那麼它不但不能保值,而且每年都會有鉅額的折舊。(杭州灣由於是填海圍墾的,而且海風也具有較強腐蝕性,折舊率說不定比一般地區高,但這也不是重點)

回到泡沫即將破滅的重點:供應量太大

杭州灣新區的供應不是一般的大,是非常的大。杭州灣世紀城是第一個即將售罄的大盤,業主總量超過3萬戶,總建築面積高達600萬平方米(含商業等),滿打滿算的話,可以住6-10萬人。第二個盤是合生杭州灣國際新城,總建築面積300萬方,保守估計1.5萬戶應該至少,這個項目今年去化不錯,後續房源應該還有大幾千套。

作為一個縣城的郊區,這兩個大型小區已經可以容納十萬人了,理論上真的夠住了,或者說這麼大的體量,需要很多年才能被剛需慢慢消化。但是這只是開始,還遠遠沒有結束。

杭州灣新區的樓市泡沫還能撐多久?

去年以來,趁著行情好,當地政府為市場重新注入了新的房源。先是綠地獲得114萬方的項目(綠地海灣),然後是卓越分兩次,獲得100多萬方的項目(卓越杭州灣中心),以上兩個項目均已開盤,好像賣的都還不錯。

今年上半年,還有一個高潮,以高週轉聞名的碧桂園、融創等開發商,於今年4月9日,瓜分總建面超過370萬方的土地。其中碧桂園海上傳奇、融創杭州灣一號,已經開始為銷售做準備了。尤其是碧桂園節奏最快,預計8、9月份就會有千餘套房源入市,依照它的脾氣,估計會不惜一切代價,將百萬方(近萬套)的房源批量迅速出盡,快速收割市場。

以上這幾個項目加起來算算,差不多是600萬方,再加上週邊的規模相對小的項目,諸如綠地銘廬、星河榮御等等。保守估計住個10幾萬人也是問題不大。恐怖之處在於,這些新來的開發商都不是捂盤、戀戰型的,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把房子造好,並轉移到購房者的手中。

可以預計的是,5年後,杭州灣新區將建成可以容納20-30萬人口的小區集群。


慈溪這樣一個人口一百多萬的小縣城,在距離市中心20公里的地方,建造一個20-30萬人口的居住區,這是瘋狂的。但這不是壞事情,因為現在都是外地投資客在買,等房子交付了,他們總要賣給真正的剛需的。如果那個時候房價回調了,剛需是幸福的,至少這些大開發商獲得了不錯的利潤,房屋質量應該不至於太差。

想想所謂的大城市杭州吧,當年只是在下沙沿江建造了不夠十萬人住的房子,就導致了11-13年的房價腰斬,沒錯是腰斬,因為房價打對摺都不止。

我不知道這些投資客在投資什麼,目前當地對商品房還實施了兩年限售,基本意味著4-5年內是無法出售的。4年後是2022年,嗯,好像房產稅肯定已經出臺了,我想,你是準備給國家做貢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