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併購重組委“新規”來了!7月6日,證監會修訂發佈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工作規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本次修改《併購重組委工作規程》主要涉及八個方面的內容,包括:強化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宗旨、優化委員選聘機制、建立專項監察機制、適度擴大委員會規模、調短委員任職期限等。為滿足審核需求,委員總人數由35名增加至40名,內部委員不超過11名。將委員每屆任期2年改為每屆任期1年,連續任期最長不超過2屆。在此之前,深交所表示將推動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提質增效。分析認為,監管層對併購重組的表態非常清晰而精準——“規範和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證監會修改併購重組委工作規程 委員會規模擴容
7月6日,證監會修訂發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工作規程》,即日起實施。
《併購重組委工作規程》修訂的內容主要包括優化委員選聘機制、建立專項監察機制等八個方面。具體來看,為滿足審核需求,保證審核工作正常有序開展,併購重組委的委員總人數將由此前的35名增加至40名,內部委員不超過11名。
在委員會規模擴大之際,併購重組委也將對委員選聘機制進行優化,通過設立併購重組委遴選委員會,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聘併購重組委委員。同時為強化委員管理,調短委員任職期限,併購重組委建立健全委員換屆機制,將委員每屆任期2年改為每屆任期1年,連續任期最長不超過2屆。此前併購重組委委員每屆任期2年,可以連任,連續任期最長不超過4年。為進一步加強監督制約,中國證監會設立發行與併購重組審核監察委員會,對併購重組委審核工作進行獨立監察。
此次修訂的《併購重組委工作規程》還對迴避規定進行完善。證監會稱,近年來,為防範利益衝突,除執行現行迴避規定外,委員所在工作單位如持有與併購重組申請事項相關的公司證券或股份,委員本人均嚴格迴避。此次修改,將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在規則層面加以固化,並將委員的親屬範圍擴大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配偶的父母、子女的配偶、兄弟姐妹的配偶。
需要指出的是,若併購重組委委員因違法違規被解聘的,取消其所在工作單位5年內再次推薦併購重組委委員的資格,併購重組委委員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通報其所在工作單位,由其所在工作單位作出相應處分。此外,在提高審核工作質量和透明度的基礎上,此次修訂的《併購重組委工作規程》還強化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宗旨。
深交所:五方面推動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提質增效
在證監會修改併購重組委工作規程之前,深交所7月5日深夜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深市公司併購重組的相關情況。2018上半年,深市併購重組市場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主線,在培育成長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國企改革、服務“一帶一路”等方面呈現了良好的總體態勢。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交所將從五個方面推動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進一步提質增效,包括優化重組停牌制度、遏制“隨意停”、“任意停”、“長期停”現象,強化業績承諾監管及重組信息披露等。
據介紹,2018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延續了良好態勢,提質增效更加明顯,質量配比更加合理。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深市上市公司共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206家次,與2015年、2016年同期相比停牌籌劃重組的公司明顯減少,部分公司按分階段披露的原則推進重組,未申請股票停牌。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合計82家次,涉及交易金額2483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平均單次交易金額約3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2%。雖然重組數量未明顯增加,但質量和結構與往期相比有明顯改善。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深市上市公司正積極擁抱新經濟。2018年上半年,深市有近三分之一併購標的涉及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交易總額約41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與此同時,2018年上半年,併購市場質量不斷提升,84單已披露重組中有48單為產業鏈併購整合,以行業整合為主的產業併購逐漸成為主流。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將繼續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領導下,貫徹落實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理念,切實履行一線監管職責,主動擔當,從五個方面積極推動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一是優化重組停牌制度,遏制“隨意停”、“任意停”、“長期停”現象,同時加強股價異動監管;二是強化業績承諾監管,增強併購重組的硬約束;三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推進併購重組的市場化進程;四是督促中介機構勤勉執業,真正發揮核查把關作用;五是強化重組信息披露,保障投資者知情權。
深交所表示將推動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提質增效,但證監會修改併購重組委工作規程又傳遞出了對於併購重組委“從嚴監管”的信號。那麼,併購重組到底是鬆綁了還是收緊了?鬆綁與從緊其實並不衝突。分析認為,監管層對併購重組的表態非常清晰而精準——“規範和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簡言之,規範該規範的、支持該支持的。
A股處於歷史低估水平 迎來中長期配置時機
2018年7月以來,A股市場大幅調整,本週滬指創兩年半新低,周跌幅3.52%,這已經是周線七連陰。在此之際,交易所表態支持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依法合規回購增持股份,並積極推動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這一幕曾出現在2015年8月底,A股市場大幅波動期間,證監會、財政部等部門出臺文件《關於鼓勵上市公司兼併重組、現金分紅及回購股份的通知》,積極推進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鼓勵現金分紅並支持上市公司進行回購。
而在A股探底回升後,反彈能否持續?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目前A股絕對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中樞以下偏低區域。具體看,當前滬深300指數位於歷史估值波動區間的中樞以下,接近底部區域;創業板指數估值位於過去8年波動區間均值以下接近0.5倍標準差的位置,經歷了2015年下半年至2017年的調整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估值泡沫,代表中小成長企業的指數估值正處於歷史上的低位。橫向看,中國股市整體在新興市場和全球市場中的相對估值,目前處於歷史少見的低估水平。
在嘉實基金港股通策略組組長張金濤看來,雖然A股在中國經濟邁過週期高點的背景下,短期內將承受金融去槓桿政策導向下的信用收縮和股票市場資金配置減弱的影響,但從中長期看,在股票整體估值偏低、養老金入市、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後帶來的流動性資金、海外資金穩定流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A股未來將提供給中長期投資者相對較好的配置機會。
閱讀更多 投資快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