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要「改頭換面」遠離樓市,這事兒背後釋放了啥信號?

最近,開發商這個圈子裡流傳最廣的新聞就是萬科了。據說,萬科的決策層說要將萬科各地的分公司改名字,保留“萬科”兩個字,抹掉“地產“這兩個字。並且,還放話出來說,萬科要做生活服務領域的領頭羊,不能還是蓋房子,要不然十年之後會很慘的!而這一番話,目前在各大平臺迅速傳播,被解讀為萬科轉型的信號。但三刻卻覺得,這並非只是萬科一家企業的選擇,它背後還有更多的含義。

首先來說,萬科是開發商的龍頭大佬,在業界的地位毋庸置疑。在現實當中,萬科的實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資金鍊也比較健康,可謂優勢多多。況且,現在房價全面上漲,萬科肯定是賺得盆滿缽滿了。但是,在最好的時候選擇遠離房地產業務,還說以後要拿出錢來搞生活服務類的投資開發,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因為生活服務是全新領域,風險比較大。而蓋房子對於萬科來說是輕車熟路啊!所以,三刻的判斷是,萬科之所以會宣佈如此矛盾的決定,那隻能說明一點,就是萬科不看好未來的樓市了,覺得還是趕緊跑吧,不再趟這趟渾水了!

萬科要“改頭換面”遠離樓市,這事兒背後釋放了啥信號?

問題是,樓市的危機在哪裡呢?又為何能夠把萬科都嚇跑呢?三刻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樓市調控真的要升級加碼了,並非要動真格的。其中,最有可能就是房產稅和空置稅。換句話說,誰名下房子多誰就要多繳稅。那麼,萬科的判斷是,蓋出來的房子賣不出去的話,就應該要繳納房產稅了。因為,從理論上來說,待售的房子的確屬於開發商。可是,這樣一來的話,自己的負擔豈不是很重嗎?

萬科要“改頭換面”遠離樓市,這事兒背後釋放了啥信號?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要說,不對吧!房子這麼搶手,開發商的房子肯定是被搶購一空的啊,新聞上不是到處都有千人搶房的報道嗎?呵呵,說實在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萬科為啥還要跑呢?這充分說明,許多城市的樓市似乎都是表面火爆,看似買房的人多,但真正成交的有幾個呢?開發商有沒有可能是在按照200一天的標準僱傭群眾演員來故意買房子呢?退一步說,就算現在房子賣得出去,可是未來呢?新增人口不足,老齡化嚴重,這些都讓未來的房子特別難賣,所以,萬科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就想著明哲保身了。

萬科要“改頭換面”遠離樓市,這事兒背後釋放了啥信號?

另外一點,更讓萬科感到悲哀的是炒房客的末日似乎要到了。我們都知道,炒房客活躍的城市,房價一般都是直線上漲的。過去十年,炒房客實際上是在給開發商打助攻。但現在的問題是,炒房客被越來越長的限售期直接鎖定在樓市當中了,別說是降價賣房子以便增加成交量,就連掛牌的資格都沒有!而另一方面,龐大的炒房資金也因為限購令的完善而變得沒有辦法買房。尤其是,最近已經有城市禁止以企業名義買房了,更加讓炒房客感覺到了關門打狗的味道。

萬科要“改頭換面”遠離樓市,這事兒背後釋放了啥信號?

還有銀行那裡,最近的態度也令萬科很不安。銀行說,要控制開發貸的額度了,利率也要上漲了。那麼,萬科算盤撥得飛快,發現土地價格在漲、蓋房成本在漲、資金成本也在漲,這是要讓自己當苦力賺辛苦錢的節奏嗎?再說了,銀行貸款額度減少之後,豈不是意味著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讓資金鍊繃斷嗎?別說萬科財大氣粗,要知道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所以,還是不要糾結了,趕緊馬放南山好了。

萬科要“改頭換面”遠離樓市,這事兒背後釋放了啥信號?

因此,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不是萬科不想繼續在樓市中賺錢,而是大環境逼得萬科只能步步後退,況且自己的隊友炒房客已經被鎖死了,還談什麼上陣親兄弟呢?而由此來說,三刻估計著在萬科遠離樓市之後,肯定還有更多開發商選擇轉型或者關門,那麼到時候房價會如何呢?還會像現在這樣囂張上漲嗎?對此,歡迎各位讀者留言交流,三刻將一一回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