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九問”

萬科“九問”

袁隆平: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樂;不愛出名有“偶像包袱”。


萬科:當好農民種好地,多種糧食是我們的主要工作,不花時間去預測政策走向。


3月17日,萬科2019年業績發佈會在線上舉行。鬱亮再次搬出“農民論”,比起當初王石的傲慢,“三好生”萬科儼然扮起了“真農民”的角色,完全放下偶像包袱,變成了實事求是的做派。


萬科“九問”

去年11月23日,愛刷存在感的王石老人再次提及萬科,曾言之鑿鑿:“2019年大家都覺得是經濟上不好過,尤其是房地產更不好過。我已經離開兩年了,根據我掌握的信息,公佈的年報非常好。”


而此時,萬科成績揭榜:2019年的營業收入3678.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6%和15.1%。利潤增速較此前幾年都要低,明顯低於市場預期,似乎並不像王石所說的“非常好”。


雪球上拋出了一個話題:萬科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5%,符合你的預期嗎?


評論稱:比起保利的40%,差太遠了。


不過,面對利潤增速下滑,萬科並不“嘴硬”,這反而讓業內感到了一分踏實。畢竟,示弱比逞強更重要。


言歸正傳,作為房企帶頭大哥,萬科的走向對整個行業仍具有風向標意義。


業績發佈會後,萬科董事長鬱亮,萬科總裁兼CEO祝九勝,執行副總裁兼COO張旭,董事會秘書朱旭等管理層成員進行了線上問答。


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1、2019年營收與淨利不及市場預期、增速放緩的原因?


祝九勝:在營收的增長方面,在地產行業中,特別是在前10年來看,從數字上來看我們並不是處在一個很理想的水平。


3年前我們在如何對自己進行正確定位時,我們說我們所有的做法要服從我們的戰略。我們在2014年提出了城鄉建設與美好生活服務商,因此不會是單一業務或單一規模的比拼問題,我們主要圍繞城市發展和客戶需求佈局我們的業務。


從應收情況或銷售規模情況來看,在很多年前,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是確實要重視銷售規模,甚至要重視開發業務的市場份額,而我們更強調重視它的質量。我們堅持“應收的盡收,能回的快回”來改善和優化我們的現金流情況。


毛利率的下降成為行業的長期趨勢。


面對毛利率的下降,我們從三件事上應對:第一,永遠為客戶去做好產品和好服務,為客戶去創造或者真實的價值;第二,持續提升我們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升運營管理能力和經營管理效益;第三,在其他環節有所作為。


2、萬科物業未來是否有上市計劃?


鬱亮:萬科物業暫時沒有上市計劃,或者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沒有上市計劃。等到人們將萬科物業作為城市服務商的時候,我們才會考慮讓它上市。這一點請大家耐心等待,讓它更好地成長以後,再讓它上市。


3、萬科股價在過去的三年中一直維持在20元左右,是否會進行市值管理?


朱旭:影響估計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基本最本質的應該是自身的業績表現。過去3年來,萬科的業績呈現穩步健康的增長,三年來分紅分別為99億元、118億元、118億元,給予了股東應有的回報。


2019年從年初到年尾,萬科的股價漲幅45%,這一漲幅在同行業中也算是比較好的水平。未來,我們作為管理層,不能關注股價,而是要把業績做好,以更好的業績來回報我們的股東。


4、疫情對業績與現金流有哪些影響?


祝九勝:受疫情影響,萬科2月份的銷售額同比降低了510億元。1月份我們搶了個開門紅,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萬科在湖北進入的武漢、宜昌和鄂州三座城市,1月23日後基本沒有新的銷售,雖然湖北地區在整個集團的銷售佔比僅為3.1%左右,但影響顯著。


疫情對交付帶來了新的壓力。以第一季度為例,我們對1萬戶客戶存在延緩交付的可能性,全年範圍內大約涉及3.9萬戶。


疫情對復工的影響非常直接,今年整體開工時間比往年晚1個月到40天,這是一年的1/9時間。當然,我們每天有5.3萬人奮戰在抗疫一線,也增加了一些加班費等方面的指出。到今天為止,我們的復工率已經達到8成,我們工地上工友的返崗人數已經達到70%。


銷售回款也大幅下降,並且給未來1-2年產生了遠期的借貸壓力。從目前的情況看,當然也存在一些改善的跡象。一是客戶的來訪量逐步增加,目前售樓處開放量大致恢復到1月份的5成左右,南方區域在6成左右,北方區域在3成左右,來訪的時間也在增加。當然,這種來訪與需求,是一個逐步恢復的過程,運行以後所釋放的節奏與速度,還有待於觀察。


5、面對疫情影響,萬科是否會降價?


祝九勝: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定價不是它的權利,價格管理一定是它的職責。定價是客戶的權利,是消費者的權利。一個企業能做的就是標價,客戶買不買賬,是要用現金來投票的,所以最終的定價權應該是消費者或者購房者,而不是房地產商。


從過往的操作來看,其他人不會對一線的價格管理進行具體干預。雖然公司有價格管理的原則與指引,但具體到每個項目每個具體的情況,都是一線公司根據客戶的需求與訪談來進行價格管理,這也正是我們長期建設市場化機制的內在要求。


6、疫情是否會促使各地出臺利於地產業發展的政策?


鬱亮:萬科內部經常有一句話叫“當好農民種好地”,做農民其實是不需要預測天氣的,因為無論天氣好與壞都要去種地,不能因為天氣不好就不去種地,那可能導致顆粒無收。所以,一定要將種地能力提高。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始終需要腳踏實地、心無旁騖地守好自己的本分,通過努力把地種好,多打糧食是我們的主要工作。因此,我們從來不花時間去想,政策走向會怎麼樣。


7、經濟形勢整體面臨下行壓力,萬科的拿地策略?


張旭:這次疫情,包括經濟的壓力,給我們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我們認為無論如何,中國的房地產中長期的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城市化的進程依然繼續,人口和產業化的聚集也不會停止。因此,我們的投資策略還會遵循過去既往的投資邏輯和投資原則。


第一,我們會始終關心的客戶,客戶在哪我們就在哪。客戶的需求是我們投資當中最關注的要點。萬科投資圍繞著“有人住、有人用”的項目定位,我們持續關注人口導入、產業聚集、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的地區和城市,在這裡挖掘我們的投資機會。


第二,我們一直堅持謹慎投資、量入為出的原則。保障公司現金流安全,是我們的基本原則,任何時候我們都會堅持保持手中有餘糧,我們才能抓住以後的更多機會。


第三,投資只是一個開始,開發的整個全過程才是我們要實現的目的——為客戶創造一個真實的價值,最終能夠做好產品、做好服務。所以,只有服務好客戶、為客戶提供好的產品,我們才能真正抓住投資機會。


因此,為了確保企業的穩定,其實我們每年都會有一個倉位,在此基礎上,我們會繼續的尋找好的投資機會,這樣才能保持持續的發展。


無論市場怎麼恐慌,無論週期怎麼運轉,我們評判的標準還是:以項目為綱,以項目的價值和價格是否匹配、是否能夠給客戶願意買單的項目或者是產品。最後當然也是最重要的,現金為王,手上有餘糧,我們任何時候都是可以找到機會和抓住機會的。


8、目前央行降準,是否意味著地產行業的融資環境會變得寬鬆?


祝九勝:存款準備金的降低,增加了金融市場、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有利於降低社會的融資成本;LPR的改革,則有助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這些都是針對實體經濟作出的舉措。


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央行最近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所以對於房地產行業從業者來說,這些政策帶來的正面的直接的利好影響,我們可能不敢給予太高預期,當然也許會存在間接的影響。


在大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我們仍需要堅持穩健經營的一貫的融資策略,繼續保持良好的信用評級,合理地去維持我們的負債率、和融資成本,特別需要加強與合作金融機構的溝通。我們也會基於市場的整體情況,以及公司的具體經營結構,來合理安排投融資的節奏,特別是融資的節奏,利用迎合的運用多渠道的融資渠道,利用動態調試的策略。


9、多元化業務中的租賃業務為何相對較緩慢?


朱旭:坦率地說,目前該行業的發展的確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存在2億人口的收入需求,足以說明這個市場的需求量足夠大。同時,在租購併舉的大背景下,相信長租業務未來能夠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萬科一直以來非常看好租賃業務,也把它作為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我們堅信,租賃住宅是解決城市居民居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


戴口罩的業績發佈會實屬首例,也許將被載入歷史。鬱亮稱,疫情就像一場大考,我們都是考生,無法置身事外,也無法獨善其身。


一年半之前,在2018年秋季例會上,萬科高喊“活下去”。


“但沒想到,今天活下去成了特別真實的存在,萬科讓自己能夠健康地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