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為什麼蕭何、張良入世家,而韓信入列傳?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對於司馬遷嘔心瀝血寫出的《史記》,包括了十二本紀、二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等。其中,世家主要記錄諸侯國和漢代諸侯的興亡,而列傳則主要敘述人臣。那麼,問題來了,《史記》中,為什麼韓信入列傳,而蕭何、張良入世家呢?

《史記》中,為什麼蕭何、張良入世家,而韓信入列傳?

首先,蕭何進入《史記》的世家是沒有爭議的。根據史料記載,蕭何是沛豐人,是劉邦的老鄉。蕭何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史稱“蕭相國”。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與此相對應的是,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的都城陽翟(今河南禹州)任過五代韓王之相。除了是六國貴族之後,張良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

《史記》中,為什麼蕭何、張良入世家,而韓信入列傳?

由此,對於蕭何和張良來說,被司馬遷列入《史記》中的“世家”是無可爭議的。不過,對於同為“漢初三傑”的張良,卻沒有被記載到《史記》中的諸侯世家中,僅僅是被納入到記錄重要人物的“列傳”中,這是為什麼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韓信的下場讓他已經不足以放在世家中了。劉邦建立西漢後,韓信被解除兵權,徙為楚王。之後,韓信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公元前196年,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史記》中,為什麼蕭何、張良入世家,而韓信入列傳?

相對於蕭何、張良,韓信不僅沒有做到廕庇子孫,反而是夷滅三族,這顯然不太適合放入到“世家”中。世家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門第高貴、世代為官的人家,簡而言之,世家就是即是世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由此,對於出身草根的韓信,並沒有讓自己的子孫世代相沿下去,而是導致被夷滅三族結局,這和古代歷史上世家的概念是不符合的。更為關鍵的是,韓信最終的下場是由於自己謀逆導致,如果把韓信的位置擺的太高,這顯然會觸怒漢武帝劉徹的。

《史記》中,為什麼蕭何、張良入世家,而韓信入列傳?

最後,蕭何死後被封為“文終侯”,爵位傳於後世;張良的祖父和都曾任過韓國的宰相,死後被封為“留侯”,爵位傳於後世。與此相對應的是,韓信生前被封為淮陰侯,但是其死的時候已經沒有了爵位。既然沒有了爵位,自然就不能入世家。總的來說,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韓信因為最終結局的緣故,所以並沒有被列入“世家”中。並且,作為漢朝的史官,司馬遷可以將韓信這位謀反之臣放入到“列傳”中,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