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有一碗米線,是蘇州許多80、90後記憶中的兒時味道。這一家米線在蘇州最繁華的商圈已經屹立了20個年頭。我想,絕大多數的蘇州人在想起米線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他家。

前些天和好友聊起它,之後特意驅車前往,20年了,那熟悉的味道,一直沒有改變。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蒙自過橋米線 丨 富仁坊店

地址: 富仁坊65號(人民商場附近)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09:00-20:30

在蘇州觀前地區已開業20年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正是飯點,店堂內食客攘攘,

恰有一張空桌客人離去,我便坐下。

不一會兒工夫服務員便來到跟前,

殘存的碗筷收了,桌子擦拭完。

我坐著靜靜的等待我的米線和大排。

這樣的場景從我13歲讀初中開始,

就週而復始的在這百平米的小店發生著。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蒙自是雲南的一個地名,

米線是雲南當地最有特色的美食之一,

其中,過橋米線是最傳統也是最經典的。

老闆是一個蘇州人,

對一碗過橋米線相信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

才能讓這一碗普普通通的米線,

在這老字號逐漸消失的觀前街,

屹立了20個年頭。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說話間,旁邊來了一對學生模樣的小情侶,

用普通話相互寒暄著,幾句話過,

又用蘇州話打趣了起來。

片刻間,鄰桌又來了一家三口,

爸媽用蘇州話問著孩子想吃啥,

隨即媽媽轉身向前臺走去。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一碗好的過橋米線,料很講究。

上圖是富貴過橋米線的所有配菜,

雖不及傳統過橋點單量多,

但卻是我的最愛。

四隻新鮮的生鵪鶉蛋,

嬌滴滴的黃色讓人垂涎欲滴;

薄薄的海鮮糕和培根,

可以吊起一碗好湯所有的鮮頭;

當季的綠色蔬菜,

即為整碗米線增添了營養,也豐富了色彩;

一整張大大的裡脊肉片,

嫩滑的口感往往讓我第一口就將其入口;

切得細細的蛋皮,

是蘇式湯頭美食的標配;

一份爽脆的黃豆芽,

看似廉價,卻為整碗米線增添了脆爽的口感;

三隻飽滿的油麵筋,

吸取了整碗湯的精華,適宜最後品嚐;

最後放入幾隻剛剛上市的籽蝦,

將湯頭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靈魂

所有吃過蒙自的老食客,

都知道他家真正的靈魂,

並不是那一碗奢華的米線,

而是一塊大排。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裹了一層薄薄的麵粉,

撒上一把椒鹽,

嘗著還有一絲雞蛋的香氣。

就是這麼一塊看似簡單的大排,

確是食客們最流連忘返的存在。

往往一人來上兩塊,

都會覺得意猶未盡。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只需小小的一口,

“咔”的一聲清脆,

濃濃的肉香、淡淡的蛋香、

濃郁的面香、微微刺激的胡椒香,

便可喚醒人們的味蕾,

回憶起記憶中的兒時味道。

至今仍好奇這塊簡單的大排,

究竟擁有著什麼樣的魔力。


順序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滾湯被厚厚的一層油蓋住冒不出氣,

為了可以燙熟所有的食材,

面上這一層厚厚的滾油必不可少。

首當其衝的鵪鶉蛋

輕輕滑入,不要攪動

各式肉類隨後趕到

肉片、培根、海鮮片

輕輕攪拌

各類蔬菜跟緊腳步

浸沒在湯中,顏色誘人

最後放入彈牙的米線

根據個人喜好放入辣椒

靜置片刻

美味即將到來

一碗米線的誘惑,讓我從園區趕往觀前

蘇州人吃東西很是挑剔,講究。

外來的食物能夠如此深入人心,長盛不衰,

想必也是這家店有吸引人的地方,

才讓蘇州城裡城外的人,

即使觀前街早已不再是蘇州人心裡商業的中心,

但依然心甘情願的來到這裡,

一解相思,大快朵頤。

溫馨提示

湯頭剛上桌油溫很好,切忌先喝湯;

請牢記放菜順序,避免食材不熟;

記得,點一塊大排;

一塊不夠,就兩塊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