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在二戰中的表現怎麼樣?

3014房間

日本的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則在二戰時有充分的表現機會。因為幾艘比較新的戰列艦被當成了看家寶貝而珍藏不用,所以“金剛”一類的老艦成了侵略的急先鋒。不過,“金剛”級的下場都是沉到水裡了。在1942年西南太平洋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中,“比睿”和“霧島”參戰。它們的巨炮曾給瓜島上的美軍亨德森機場帶來過很大的災難。但是在11月13日凌晨,它們率領1艘輕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前往執行炮擊亨德森機場的任務時,卻意外地與美軍的5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遭遇。


在這場夜間激戰中,日美雙方均損失慘重,“比睿”號受了重傷,只能在驅逐艦保護下緩緩南撤。次日上午亨德森機楊的美軍飛機兩次來襲。“比睿”連連中雷中彈,終於在傍晚6時左右沉沒,成了日軍在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戰列艦。它在沉沒前總共捱了至少86發炮彈、13顆炸彈及21枚魚雷,其頑強的生命力著實令設計、建造和改進它的英國及日本工程師們臉上有光。兩天之後的15日夜,“霧島”號又夥同2艘重巡洋艦及8艘輕巡洋艦和驅逐艦再次企圖炮轟亨德森機場時,遭到美方戰列艦“華盛頓”號406毫米巨炮的重創,舵機被毀,航向完全無法控制。日本船員被迫在打開通海閥之後棄船。

至於剩下的兩艘“金剛”級艦,首艦“金剛”號在1944年11月21日通過臺灣海峽時遭美國潛艇“海獅”號暗算而被擊沉;“榛名”號在1945年7月28日美機對位於日本本土的吳軍港的空襲中被炸成重傷,此後就一直龜縮港內,到1946年被解體。至此,曾經號稱世界上最強的“金剛”級戰艦全部覆滅。


兵器

嚴格意義來講金剛級並不屬於戰列艦。而是屬於巡洋艦,日本海軍將其加大裝甲厚度,改裝為戰列艦。

真正意義上的戰列艦隻有大和級兩艘,長門級兩艘,扶桑級兩艘和伊勢級兩艘,當時正值戰列艦處於衰退時期,戰列艦由於噸位較大,航速較慢,不機動靈活成為整個艦隊的累贅,而此時巡洋艦的優勢逐漸顯露。


像如金剛級這種巡洋艦可以伴隨航母作戰,航速高,低油耗,靈活,主炮口徑大等優點都體現出來。金剛級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其中金剛號參與了1944年六月馬里亞納海戰,19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當然,歷史的軌跡不會因為某件先進的武器而改變。日本的失敗是註定的,但是它並不能否認金剛級優異的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