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呼蘭區的文學之路

清末文學創作多為古典詩詞。民國時期,呼蘭中學的教師和學生曾創作、改編很多現代話劇、歌劇。東北淪陷時期,蕭紅、張伯彥等開始發表小說、詩歌、散文、雜文。解放後,1946-1953年,配合形勢和黨的中心工作,文藝工作者編排和創作了快板、詩歌、戲劇、表演唱等,群眾的文學創作活動得到發展。1953-1959年,配合"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人民公社"等中心工作,創作了評劇、二人轉、拉場戲等新作品。1960-1965年,文化館舉辦不定期詩歌、戲劇、故事員等創作訓練班,在城鄉培養大批業餘文學創作骨幹。1966-1975年,文化館創辦了《紅文藝》(70年代初改稱《呼蘭文藝》),刊登詩歌、歌詞、表演唱、快板、音樂等,為季刊,每期200-1 000份不等。1974-1990年,縣文化館共舉辦29期文藝創作培訓班,每期20天或1個月,學員少則十幾人、多則近百人。80年代以後,文化創作活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出現一批文學新人,近百名業餘文藝骨幹常年堅持創作活動,在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戲劇、曲藝等2 000餘篇,並有小說、詩歌等專集出版。

小說 20年代末期,張克明的小說發表於楚圖南在哈爾濱創辦的《燦星》。1933年蕭紅在哈爾濱《國際協報》發表她的第一篇小說《王阿嫂的死》,並與蕭軍合著短篇小說散文集《跋涉》。1935-1940年,張伯彥以徵驪、信風的筆名在《國際協報》、《新青年》、《新滿洲》等報刊上發表小說10多篇,有《如此作家》、《井》等。新中國建立後,50年代後期,《呼蘭日報》刊登小說,中學、師範的板報也大量刊登反映奪糧大戰、大鍊鋼鐵的"牆頭"小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省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小說的主要作者有郎達明、王景維、劉寶彬、周玉順等,主要作品有《五叔》、《借車》、《老柳頭和郝玉蘭》、《蘭河春曉》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至1980年,縣內小說創作轉入低潮。80年代以後,小說創作開始活躍,1981年鄭旭東在《黑龍江藝術》第10-12期連載中篇小說《播種記》。1981年以後,在省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小說的主要作者有路春、鄭旭東、高凱、舒寶昌、李錫群、王金鳳、王鳳傑、秦雅娟、王化鈺等,主要作品有《蘭河風雲錄》、《前幾天的故事》、《半夜敲門》、《停電》、《老麼離婚》、《鐵書記與醋女人》、《雪原上的月亮》、《棋友》、《沉睡的臥牛溝》、《進貨》等。1988年縣為培養文學創作新人,在蕭紅故居舉辦"苗苗班",60餘人參加,請省內著名作家講課。縣麻紡廠路春,1982年開始發表小說,先後在《小說林》、《冰凌花》、《小小說》、《章回小說》、《北大荒》、《北方曲藝》、《新潮文學》、《海燕》、《婦女之友》等雜誌上發表小說50餘篇。還出版了小說專集,其中;1989年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說集《情網》、1990年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說集《新娘猝死之謎》、1992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秘密供詞》等。

散文民國時期,1917年鍾毓寫有《西崗公園記》等。東北淪陷時期,1933年蕭紅以悄吟筆名在《大同報》發表散文《棄兒》。1935年後,張伯彥在《新滿洲》等刊物發表《鄉居散記》、《阿拉楚喀之秋》、《我的故鄉》、《揮汗拾屑--暑天生活》等。新中國建立後,50年代《呼蘭日報》發表很多散文,60年代的作品較少,70年代,因特殊的歷史環境,散文創作基本為空白。80年代以後,全縣散文創作十分活躍。1980年鄭旭東在《黑龍江藝術》發表《蘭河情思》。1980年以後在報刊上發表散文作品的主要作者有鄭旭東、高凱、舒寶昌、王金鳳、周玉順、李錫群、王輝光、王化鈺等,主要作品有《南大營遺址拾零》、《月夜》、《春情》、《稻穀飄香》、《稻花村》、《金秋二題》、《蕭鄉魂》、《漁家秋色》、《喜洋洋的送麻人》、《化作春風吐芳香》、《山海關·孟姜女廟》等,其中有多篇獲省、市報刊徵文一等獎。縣糧食局周玉順1963年開始發表作品,已發表散文40餘篇,在《解放軍日報》、《黑龍江日報》、《哈爾濱日報》、《經濟日報》、《新晚報》上發表《修鞋師傅的胸懷》、《金燦燦的事業》、《金秋十月送糧忙》、《一切為了糧滿倉》、《他在譜寫黃昏的頌歌》、《炕仙徐全》、《蜂蜇一生都平安》、《他們幫助劉家種大田》等。

雜文東北淪陷時期,張伯彥以信風筆名發表雜文,1937年後,在《新青年》等刊物發表《吃豆腐雜感》、《閒話題壁文學》等。新中國建立後,直到1978年,縣內雜文創作數量較少。1979年高凱在《黑龍江日報》上發表雜文《精官簡政》、《武主任病了》等。1980年以後,在省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雜文的主要作者有高凱、周玉順、王春芳等,主要作品有《性描寫與下流》、《從榮老的經營名言談起》、《莫負顧客信任》、《莫對孩子“算總賬”》、《從啤酒搭售說起》、《想起了阿信》、《有感於陳市長的不同意》等。縣委宣傳部王春芳,1985年開始雜文創作,以友心、白辛、井巖、方嚴等筆名在《黑龍江日報》、《哈爾濱日報》、《新晚報》、《奮鬥》、《黨的生活》、《學理論》等10多種報刊雜誌上發表雜文200餘篇,《從某單位拒收女大學生想到的》(獲1986年哈爾濱廣播電臺優秀雜文二等獎)、《走出愛的誤區》(獲1990年優秀雜文二等獎)、《吃"喜"喜乎?》和《禮節的理解》被收入1987年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樹新風》雜文集;《說"卡"》和《溫故而知心》被收入1990年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雜文集《熱雪集》;《兩種"無知"》、《以球彈雀及其它》、《罰人食肉瑣談》、《自相矛盾與"基本上"》4篇雜文被收入哈爾濱雜文學會出版的雜文集《墨士集》。

報告文學 1950-1980年初,縣內報告文學的創作數量不多。1980年以後,在報刊雜誌上發表報告文學的主要作者有鄭旭東、於洪源、路春、王鳳傑、郎達明、高凱等,主要作品有《輪椅上的人民教師》、《呼蘭河畔一株苗》、《政府和人民之間的橋樑》、《藍天下綠色的耕耘》等。縣委宣傳部高凱,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已發表報告文學30餘篇,其中在《黑龍江日報》、《黑龍江青年》、《黑龍江農村報》、《哈爾濱日報》、《哈爾濱農村報》等報刊上發表的報告文學主要有:《鄉野上的腳印》、《再生》、《鳳還巢》、《呼蘭河畔種瓜王》、《樂業有個楊勤》、《翟氏剪紙之家》、《金風吹來稻穀香》、《專寫農民的劇作家》、《姜廠長上任記》、《不易,但也幹得好》、《哦,廠魂》等,有的獲省、市大獎。

電視劇、廣播劇 1984年高凱在《黑龍江藝術》發表廣播劇《好壞人》。同年路春與高凱合作發表電視劇《失落》(該電視劇被黑龍江電視臺拍攝,中央電視臺2次播放j獲建國三十五週年優秀電視小品獎)。發表廣播劇、電視劇的主要作者有高凱、路春、張雲、姚青林、鄭旭東等,主要作品有《流產舞臺》、《村長的老婆》、《在家鄉的土地上》、《綠在這裡延伸》等。縣廣播電視局鄭旭東1979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電視劇、廣播劇20餘篇,其中劇本《喇叭、棋招、預見性》於1987年發表在《劇本》第三期,獲黑龍江省"飛龍杯"三等獎。同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了電視劇、黑龍江廣播電臺錄製了廣播劇。1988年創作的《村長的老婆》、《淚灑蘭河靜無聲》均被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錄製成廣播劇。1989年後鄭旭東製作的電視專題片有《耕耘的畫》、《多彩的畫卷》、《廣廈--在呼蘭崛起》等,由哈爾濱電視臺錄製或播放。1990年縣文化局關大偉錄製《呼蘭河--淺水灣》電視文獻片,1991年由黑龍江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同年獲哈爾濱市錄像教材評比一等獎。

戲劇、曲藝 1946-1950年初,配合農村土地改革、參軍參戰、支援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黨的中心工作,縣內自編自演的小型話劇、歌劇較多,如《赴火線》、《土地還家》、《參軍光榮》、《高頭大馬俺騎上》等。①戲劇方面,除改編傳統劇目外,還創作了大量現代戲,1964年劉寧、李非創作評劇《蘭河激浪》。1979年錢宏臨改編評劇《早晨》(獲省創作獎)。縣委宣傳部王心潔,1978年開始戲劇、曲藝等創作,在《黑龍江藝術》等刊物上發表各種作品30餘篇,1982年發表拉場戲《夫妻之間》,1983年發表評劇《雀落鷹飛》(獲市優秀作品獎),1986年創作的評劇《蕭紅出走》,被哈爾濱電視臺拍成戲劇電視劇,獲全國電視戲劇《鷹象杯》進取獎。1988年創作《金緣》、戲劇小品《我想錯了》,其中《我想錯了》獲全國銀行系統優秀小品二等獎。②地方戲二人轉方面,1977年董廷瑞、郎達明、張文武創作小戲曲《敬請寶書》在《黑龍江藝術》發表。1980年以後,創作發表地方戲、二人轉的主要作者有董廷瑞、宋長貴、郎達明、王漢一等,主要作品有《並駕齊驅》、《走金橋》、《鬧產房》、《玉兔還家》等。縣藝術劇院董廷瑞,50年代初發表作品,至1990年,創作戲曲、二人轉、鼓詞、報告文學等100餘篇。1958年創作的二人轉《空洞房》參加全國文藝匯演。《掉蘿蔔》、《買鵝賣鵝》、《請誰》、《蓮花在躍進》等獲省二人轉創作一等獎。很多節目被省、市電臺、電視臺錄音播放。董廷瑞的傳記被收入《東北二人轉人物大辭典》。③曲藝方面,1978年後,在刊物上發表的主要作品有:王心潔的鼓詞《老悶吃醋》、快板《打仗》、快板《捉賊》,張雲的快板《香瓜》,王漢一的快板《攆牛》,張玉新的快板《拆小灶》,宋長貴的快板《改處方》,郎達明的相聲《頌新風》,輦寶江的相聲《結婚前奏曲》,孫延林的表演唱《打草路上》、《積肥姑娘》、《夏鋤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