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心理調適系列(十)——公職人員的心理調適

公職人員的心理調適


疫情期間的心理調適系列(十)——公職人員的心理調適


為守好疫情防控每一道關口,公職人員每天接收著各種各樣的疫情信息,承擔著各種部署、防控和疫情排查的任務。

公職人員可能出現的心理應激反應:


認知層面

出現注意力狹窄,每天過度關注疫情信息和負面信息,記憶力下降,邏輯思維能力下降,長期過勞導致身心疲憊,情緒壓抑和身心耗竭。


情緒層面

出現緊張、焦慮、恐懼。同理心強、共情力強的人,會容易出現“替代性創傷”。


行為層面

由於緊張導致身心疲憊,又出現睡眠紊亂,易醒。


以下措施:


正確的認知

多方面瞭解和學習“新型肺炎”相關專業科普知識和預防措施,增強對它的科學認知和掌控感,堅定信心。


調節情緒

覺察適度的“緊張害怕”情緒,理解並接納它;監控過度的“焦慮恐懼”情緒,進行科學調適。例如通過靜觀呼吸練習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保持聯繫

形成互助團體,多表達鼓勵與支持。家人和朋友間保持緊密的聯繫,聊天傾訴,相互問候關懷。


一、焦慮是什麼


疫情期間的心理調適系列(十)——公職人員的心理調適


人的情緒常常被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但不論是哪種情緒,對於人的生存和發展來說都是有意義的。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消極情緒,因為它往往讓人感覺不舒服,引起焦慮情緒的重要原因是情境中的不確定性。

對不確定的事情產生有利於自己的行動——在疫情來勢洶洶的情況下,我們有焦慮的情緒是我們生存的本能,它提醒我們要做好防護。

在焦慮源消除之前,要消除焦慮是不太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與焦慮共存。


察覺它

當焦慮來的時候,我們可以去覺察自己的情緒,這時候我們啟動的是觀察性自我,當我們在觀察自己的情緒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強度會降低很多。


瞭解它

當我們察覺到情緒的時候,不只是停留在情緒表層,還要去了解它深層次的需要,甚至可以去理解情緒背後的價值觀是什麼。


服務它

當我們理解了情緒的需要和情緒背後的價值觀之後,我們可以採取行動來服務情緒。


二、如何通過語言幫助他人緩解焦慮


疫情期間的心理調適系列(十)——公職人員的心理調適


近來因疫情的發展,很多人開始恐慌。身邊的親人、身在一線的逆行者以及正在被隔離檢查的人員等出現心理情緒問題時,如何通過語言與溝通幫助他們一起度過這個心理難關顯得尤為重要。


耐心提出開放式問題,詢問他哪裡不舒服,發生了什麼事情,需要怎樣的幫助等等。


傳授正確預防小知識,並向其介紹疫情發展真實狀況,幫助其能夠安心面對當前問題。


告知對方出現焦慮慌張的情緒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接納自己的壞情緒併發洩出來。


教會她人放鬆的方式,比如深呼吸放鬆訓練、靜觀、瑜伽等。


告知對方如果有些感冒發熱症狀不要緊張,未接觸過相關感染人員有可能只是普通感冒,要是實在懷疑需及時就醫。


若是被隔離人員,告知對方相信醫生,給予其信心支持。並可以適當教授其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訴說身邊正能量的例子來影響他人狀態,讓其有飽滿的姿態面對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