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大董,即董振祥。擁有一系列頭銜,如:北京烤鴨代言人、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大董意境菜創始人,而最核心的,是大董餐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旗下經營大董烤鴨店和小大董2個品牌的餐廳。

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 大年初一(1月25日),幾乎所有的店裡同時沒了客人;初二,我決定讓門店冬眠


大年初一,我到了一家店,看到也就稀稀拉拉的幾桌客人。按照往年的經驗,從年三十到元宵節,我們的營收會佔到全年總收入的7-8%。可如果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從初一虧到十五是最保守的估計。


從業40年,這種蕭條的場面是我第一次見到。我甚至還努力回憶了一下2003年“非典”時期的情景,那時還是會有客人,因為很多人辭職回家,店裡人手一度不夠用,我自己還站在店門口指揮停車。


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容不得半點優柔寡斷。在短暫的思考後,我決定從初二起,停業大董除工體店和阜成路店之外所有餐廳。


我們把工資標準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出勤工資,按當天的工資結算;

第二類是輪崗工資,不出勤在宿舍、家休息的,當天領輪崗工資,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2200元/月;

第三類就是在異地的回不了北京的人員,我們發待崗工資,標準按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2200元/月的70%發放。所有員工都是這個標準,我也不例外,領起了2200元輪崗工資。

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 不裁員、沒有全部關店,我被股東罵

就為要不要關店裁員這事,股東里也有不同聲音。平時股東不參與經營,這次有位股東喝多了,發語音跟他的朋友說我,結果不小心發錯了,發到了我們都在的一個群裡。我生氣之外,還是理解他更多。

這是做生意和做企業的區別,做生意就看投資回報,他覺得沒有生意就應該把店關掉。

做企業要看發展和責任,之所以還留兩家營業,就讓大家知道“大董還開著”,這是品牌的必須。對外有社會責任,此時不裁員是企業對“抗疫”做的最大貢獻。大董這個品牌已經做了這麼多年,口碑和人才都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我們之後還要靠這些翻身。何況,我“好面子”,絕不能疫情期間讓員工流落社會。


  • 3月10日,生意只恢復到一成,工體店被迫停業

從2月10日起,大董品牌下北京12家店、上海4家、深圳2家和哈爾濱的1家店全部開門營業,當時幾乎所有的生意都來自於外賣,堂食營業額幾乎為零。


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直到3月10日,才略見好轉。上海的幾家店營業額能達到每天5、6萬,阜成路店營業額能達到4萬,要知道在疫情之前阜成路店正常營業額是每天40萬。


3月13日,在大多數餐廳開始恢復營業的時候,我們的工體店被業主方要求暫停營業。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這個暫停要到什麼時候,畢竟工體建築修繕是大工程。


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 最冷的冬天,是這個冬天

在整個大董的發展裡,談得上挫折的有兩次:第一次是10年前鄭州店關門,那次虧了5000萬;另一次是去年紐約店關門,虧了一個億。那兩次挫折都不足以傷筋動骨,真正讓我覺得艱難,還是這次疫情。

相比那些重資本運作的企業,我們“一無外債,二無內債”,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 線上流水不斷增加,外賣增長5倍,這是疫情中我得到的最好的消息

小大董、大董外賣、電商每一處都是一個全新的業態,想要下沉其實真的很難。不過也就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一直“看不上眼”的外賣和電商給我帶來了好消息。

在所有實體店都經歷虧損的時候,2月18日起,我們線上外賣品牌“董到家”逆市增長,天貓旗艦店從每天2萬的流水漲到7萬;我們的外賣和之前相比增長了5倍。

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大董南新倉店的門口擺放著“董到家”產品

“董到家”炸醬成為了爆款。300瓶上線,2小時賣空,出一噸,我們賣光一噸,無奈疫情下加工廠產能不足,好幾個做私域流量電商的美食家朋友拿不到貨,都私信跟我抱怨。


打造外賣產品線的是我兒子董少博,幾年前他從美國回來,起初是進廚房跟著師傅們學做菜,有一天交流中發現他對外賣業務還挺感興趣,就放手讓他去試著做,看看效果。其實對於那個時期的大董來說,外賣是格格不入的,外賣餐盒和大董的精緻餐飲定位在商業模式大相徑庭,我自己也沒對做外賣這事抱有太大期待。


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出乎我意料的是,疫情期間,大董外賣還不錯,工體店一天能掙一萬二,比很多小館子正常時候一天的營業額都多。雖然相比於門店的虧損,這些盈利還是不能解燃眉之急,但是起碼讓我看到了一點盼頭。


  • 春暖花開,小大董迎來複蘇
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小大董五棵松店

就在上週,我們幾個股東剛向公司投進1000萬,白天還覺得肉疼,晚上就傳來了好消息:上海的一家小大董店單店日營業額達到7萬元,到店人數近400人。也就在那幾天,五棵松的小大董店單日營收接近4萬元。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它象徵著餐飲行業正在逐步回暖,但是大董並不完全跟隨餐飲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大董的消費場景偏向於商務宴請或者紀念日聚餐,我覺得只有等到疫情完全過去,才能出現大轉機。

大董:外賣增長5倍是意外的驚喜 小大董的“復甦”是一個好兆頭

剛才看到三里屯街上的行人比過年的時候多了很多,雖然大家都戴著口罩,但從他們的眼神中能看出對疾病的恐懼已經慢慢消散。一方面,我總覺得餐飲市場的報復性消費不會來,但另一方面,我又隱約期待著消費回暖就出現在明天,就像這場疫情到來時一般突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