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的成都‘兔腦殼’

操哥今天給你擺一下‘兔腦殼’(成都方言);

不得不說的成都‘兔腦殼’

提起成都有一樣美食不得不提,那就是‘兔腦殼’;

而“兔頭”是成都特有的美食,許多外地人提起‘兔腦殼’都會說:成都人真的是把食材發揮到了極致;此話不假,全國有那個地方會把‘兔頭’做成一個系列菜品呢!那只有成都了,體現了成都人好吃、會吃、物以其用的創新思維。

‘兔頭’配以精選的原料,獨特的配方,再以陳年滷湯數小時細火慢燉出來的兔頭,根據不同味型再次調味,使之麻辣鮮香,肉質細膩,滿足不同口味需求。

不得不說的成都‘兔腦殼’

而吃兔頭很有講究,高手能把骨頭變成乾淨的一個小堆。不會吃的一般也就把臉頰肉吃了後就停手了。和吃螃蟹一樣,沒有正確的手法是吃不到肉的,成都人啃兔頭的功夫可同上海人吃大閘蟹比高低,不會吃的人覺得又費事又不頂餓,會吃的人吃的津津有味,樂在其中。

兔頭是成都人消暑下啤酒的必點食品之一,夏天滿大街的“冷啖杯”,沒有一家不賣兔頭的,對於沒吃過兔頭的人來說,光想想抱著一顆兔腦殼大啃的情景就已經夠嚇人的了,而且兔子頭也沒什麼肉頭。但會吃的人說起啃兔頭,那是一邊咽口水一邊說,恨不得馬上來幾個解饞。

不得不說的成都‘兔腦殼’

我告訴你:成都人一年要消耗幾億個‘兔腦殼’,你可能都要嚇到,成都人戰鬥力太強了!

不管你邀約幾個朋友小酌,還是在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啃著“兔腦殼”,這讓我想起魯迅先生寫的‘孔乙已’中的場景一樣:一盤茴香豆,二兩小酒,自得其樂。

生活就是這麼簡單!

小編最後科譜一下:成都一般形容情侶之間“親吻”都會說是“啃兔腦殼”,為什麼呢?由於啃兔頭時會和兔頭的唇齒有接觸,所以該食品由此產生了另一個意義“親吻”。若夜晚在成都河邊散步時看到有情侶在黑暗處相擁,你的成都朋友告訴你他們在“啃兔腦殼”時,就不會誤解成他們打包了兔頭在公園裡大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