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成都‘兔脑壳’

操哥今天给你摆一下‘兔脑壳’(成都方言);

不得不说的成都‘兔脑壳’

提起成都有一样美食不得不提,那就是‘兔脑壳’;

而“兔头”是成都特有的美食,许多外地人提起‘兔脑壳’都会说:成都人真的是把食材发挥到了极致;此话不假,全国有那个地方会把‘兔头’做成一个系列菜品呢!那只有成都了,体现了成都人好吃、会吃、物以其用的创新思维。

‘兔头’配以精选的原料,独特的配方,再以陈年卤汤数小时细火慢炖出来的兔头,根据不同味型再次调味,使之麻辣鲜香,肉质细腻,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不得不说的成都‘兔脑壳’

而吃兔头很有讲究,高手能把骨头变成干净的一个小堆。不会吃的一般也就把脸颊肉吃了后就停手了。和吃螃蟹一样,没有正确的手法是吃不到肉的,成都人啃兔头的功夫可同上海人吃大闸蟹比高低,不会吃的人觉得又费事又不顶饿,会吃的人吃的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兔头是成都人消暑下啤酒的必点食品之一,夏天满大街的“冷啖杯”,没有一家不卖兔头的,对于没吃过兔头的人来说,光想想抱着一颗兔脑壳大啃的情景就已经够吓人的了,而且兔子头也没什么肉头。但会吃的人说起啃兔头,那是一边咽口水一边说,恨不得马上来几个解馋。

不得不说的成都‘兔脑壳’

我告诉你:成都人一年要消耗几亿个‘兔脑壳’,你可能都要吓到,成都人战斗力太强了!

不管你邀约几个朋友小酌,还是在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啃着“兔脑壳”,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写的‘孔乙已’中的场景一样:一盘茴香豆,二两小酒,自得其乐。

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小编最后科谱一下:成都一般形容情侣之间“亲吻”都会说是“啃兔脑壳”,为什么呢?由于啃兔头时会和兔头的唇齿有接触,所以该食品由此产生了另一个意义“亲吻”。若夜晚在成都河边散步时看到有情侣在黑暗处相拥,你的成都朋友告诉你他们在“啃兔脑壳”时,就不会误解成他们打包了兔头在公园里大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