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米其林指南》最常見的五個錯誤觀念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米其林指南成為了美食界通用的標準,很多主廚為了能上一次米其林指南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手藝。很多餐廳也把能上米其林餐廳看成是自己的一種榮耀。但是,關於米其林指南也有很多常見的誤區,在這裡,特意為大家盤點那些最常見的錯誤觀念。


關於《米其林指南》最常見的五個錯誤觀念


《米其林指南》評價對象是廚師


很多人覺得,《米其林指南》的評價對象是廚師,但實際上這個說法是絕對錯誤的,根本沒有所謂的米其林星級廚師,所謂的米其林星級廚師也不存在。因為《米其林指南》是根據餐廳所提供的食物質量進行評價,並不是給廚師個人做評價。


畢竟,能打造出世界頂級水平的餐飲體驗,靠的是整個餐飲團隊的集體努力,而不是個人功勞。而且廚師就算離職了,也沒辦法帶走星星。所以說那些曾經在米其林店裡工作過的廚師,其實並不能宣稱自己是米其林星級廚師。


關於《米其林指南》最常見的五個錯誤觀念


《米其林指南》不評價餐廳服務


《米其林指南》條件苛刻,但並不專門把餐廳服務列入到星星評級裡,而是另外用叉和刀為符號,以亭子作為符號的類別,借這些符號標識餐廳的舒適度和質量。獲得一個刀叉符號,代表那是一家舒適的餐廳,豪華餐廳一般獲得最高的五級。符號的顏色也代表不同的含義,黑色是基本舒適,紅色代表非常舒適。


關於《米其林指南》最常見的五個錯誤觀念


《米其林指南》偏愛法式料理


很多人覺得《米其林指南》的評審員對法餐有特別愛好,但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因為《米其林指南》擁有一批全職的評審員,他們負責評價全球超過30個地區、超過4萬五千間酒店和餐廳。大多畢業自世界上最好的餐旅管理學院、住在世界不同地區,因此不存在口味上的偏好,對美食是絕對的開放態度。


關於《米其林指南》最常見的五個錯誤觀念


《米其林指南》只推薦高級餐廳


美味不代表高價,《米其林指南》裡其實也有很多平價餐廳。他們曾在東京頒發一星給Tsuta拉麵店,他們的面一碗只要1100日圓(約人民幣70多元)。


2016年的新加坡版《米其林指南》中,兩家人氣小販各自獲得一顆米其林星星,他們分別是大華豬肉粿條面和香港油雞飯面。前者售賣的肉脞面一碗新幣5元(約人民幣25元),而雞飯賣新幣2元(約人民幣10元),或許北京隨便一家路邊攤都比他家價格貴,所以米其林不代表絕對高價。


關於《米其林指南》最常見的五個錯誤觀念


米其林評審員是公開的


其實米其林評審員的信息是需要保密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結果是公平的。除非《米其林指南》團隊的成員需要向餐廳進行“技術性訪問”,從而獲得餐廳的最新資料以及信息,這個時候就可以披露身份。但一旦表明了身份,就不會再被指派到這一家餐廳。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更懂米其林了呢?享受美味,就在即刻當下,盡情品鑑不一般的舌尖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