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來臨,中醫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

近期氣溫下降,各地流感疫情上升,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流感監測網絡2019年第1周發佈的數據,我國內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動水平繼續上升,目前已經進入流行高峰期,在2019年第一週(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6日)檢測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亞型是甲型H1N1,其次為A(H3N2)亞型,目前尚未發現流感病毒變異。

流感季來臨,中醫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病毒分三甲(A)、乙(B)、丙(C)三型,今年流行的是甲型流感,該型流感的特點是傳染性強,但症狀相對較輕,重症病例較少。但也不能吊以輕心,有基礎疾病或老年人、兒童尤其要重視。

流感的主要症狀有:畏寒高熱,體溫可達39℃~40℃,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痠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嚴重的可併發肺炎、呼吸衰竭、中樞神經統損害等重症。

流感季來臨,中醫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

中醫認為流感是外感風邪疫毒,從皮毛口鼻而入,使肺衛失和而發病,有風寒束表、風熱襲肺、外寒裡熱等症,病位在肺、在衛,重症病例有熱毒襲肺、熱毒內陷等分型。

《黃帝內經》指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從這兩句經典名言來看,生病的基礎是人體的正氣不足,也就是抵抗力不足才會生病,如果正氣旺盛,邪氣就不會入侵我們的人體。所以,中醫對流感的防控的原則就是顧護正氣、防邪外侵。

本文只講預防措施,如果已經得了流感,請到正規醫院就診。

流感季來臨,中醫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

一、顧護正氣

1、中藥調理:中藥調理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益氣固表,二是滋肺潤燥。

益氣固表。可用人參、西洋參、黃芪、黨參、太子參、白朮、山藥等,以參芪合用佐白朮、山藥效果好,可煲湯或煮水當茶飲。成藥有玉屏風散等。

滋肺潤燥。流感屬時邪疫毒,從口鼻皮毛而入,首先襲肺,所以滋補肺氣十分重要。常用中藥有太子參、麥冬、沙參、元參、杏仁、百合、梨子、蜂蜜等。老人還可選用人參蛤蚧散,該 成藥滋補肺氣不錯。

感冒初期可用生薑、蔥白、淡豆豉煮水,若能微微汗出,預後則佳。

2、艾灸: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是手足三陽經及督脈的交會穴,集人體一身之陽氣,艾灸此穴,能有效激發陽氣,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現代研究也證實艾灸大椎穴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流感季來臨,中醫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

大椎穴

風門穴(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顧名思義,風門穴為風邪出入之門戶,艾灸此穴可防風邪入侵;

肺俞、足三里,培補肺胃之氣,足三里有增加免疫功能。

3、穴位按摩。可經常按摩風池、風府、迎香、合谷、曲池等穴,感冒初期按摩這些穴位也有緩解作用。生薑煮水泡腳也有一定效果。

4、體育運動,增強體質。

二、防邪外襲

1、接種流感疫苗;

2、穿衣保暖;

3、少去人流量多的地方,減少感染機會;若家人已感染,應做好隔離防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