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泼水的朱买臣,为了朋友弄死了酷吏张汤,自己最终也难逃一劫


马前泼水的朱买臣,为了朋友弄死了酷吏张汤,自己最终也难逃一劫

朱买臣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官员,因为评剧《朱买臣休妻》(又名马前泼水)而在民间颇有名气。张汤是著名酷吏,历史上酷吏何其多,但能与张汤一争高下的,寥寥无几。那么这两个人是如何产生矛盾,又是如何不死不休的?这件事还得从朱买臣说起。

朱买臣出身寒门,四十几岁了还吃上顿没下顿,偏偏这人还很执拗,每次砍柴时都摇头晃脑的背书,因此遭到乡里的嘲笑。他的妻子受不了别人的嘲讽,因此与他离婚了。

马前泼水的朱买臣,为了朋友弄死了酷吏张汤,自己最终也难逃一劫


可是朱买臣竟然在离婚不久就时来运转,当然这个时来运转不是他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了,汉朝没有科举考试,他在朋友的帮忙下到会稽郡当了一名差役。年终岁尾之时会稽郡要把这一年的财政税收汇报给朝廷,朱买臣就是众多押车差役中的一员。但这个不起眼的身份,却令他直接咸鱼翻身。

朱买臣随着车队到了京城长安就在皇宫前上送奏书,但是很久都没有得到回复,他只能无奈的等着皇帝的诏令。有一天实在是烦了,他就去街上散心,恰好遇到了同县的老乡严助。当时严助已经官至中大夫,是可以与汉武帝说上话的人。他知道朱买臣的才华,如今又看到他落魄至此,就想帮一把。因此严助把朱买臣推荐给汉武帝。

马前泼水的朱买臣,为了朋友弄死了酷吏张汤,自己最终也难逃一劫


朱买臣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如今直接面见王朝最高领导人,心理素质弱一些的人恐怕都会怯场,但他一点都不怕。他在汉武帝面前说《春秋》讲《楚辞》,不卑不亢口若悬河,汉武帝很赏识他,当即就任命他为中大夫,与老乡严助成了同事。

朱买臣鲤鱼跃龙门走上了官宦生涯,虽说在此之后他两次被免职又东山再起,最后能位列九卿凭借的都是自己的本事,但若没有严助的推荐,他想要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简直比登天还难,因此完全可以说严助是朱买臣的贵人。并且他们还是老乡,关系自然要更近一层。可就在朱买臣想与严助一直哥俩好的时候,张汤竟然诬告严助与淮南王刘安谋反有关,谋反二字是所有皇帝的逆鳞,汉武帝自然也是如此。因此他直接给严助判了个斩立决。

马前泼水的朱买臣,为了朋友弄死了酷吏张汤,自己最终也难逃一劫


贵人兼好友就这么死了,朱买臣自然难以接受。他不敢埋怨皇帝,只能把所有的仇恨都加在张汤身上。并且之前朱买臣位列九卿,张汤还只是一名小吏,见到朱买臣是要行跪拜大礼的。如今朱买臣变成丞相府长史身价暴跌,张汤则变成廷尉身价暴增,此消彼长之间,朱买臣见到张汤就得行礼了。张汤也把别扭的性格发挥到极致,他多次代行丞相职权,故意为难羞辱朱买臣,并且连同与朱买臣一起办公的另外两位长史一起羞辱。他们去拜见张汤的时候,张汤就坐在床上召见,一点尊重的意思都没有。因此这三位丞相府的长史都对张汤恨之入骨,尤其是朱买臣,他为了出口恶气,也为了给好友严助报仇,一心要把张汤弄死了。不久之后,机会果然来了。

汉文帝陵寝中陪葬的钱币被偷了,这可是一件大事,身为朝中重臣,丞相庄青翟和张汤约定一起在朝堂上向汉武帝谢罪。哪知张汤不按套路出牌,朝堂之上丞相庄青翟谢罪之后张汤纹丝不动,原来张汤认为只有丞相能在四时到各国陵拜祭,现在出事了也得丞相担责,与我这个廷尉有什么关系?因此张汤不但一点谢罪的意思都没有,还认为汉文帝陪葬的钱币被盗一事丞相庄青翟早就知道,他是明知故纵。既然是明知故纵就得付出代价,因此张汤秘密收集材料打算给丞相致命一击,但他保密工作没做好,这件事被人泄露出去,庄青翟很快就知道消息了。

马前泼水的朱买臣,为了朋友弄死了酷吏张汤,自己最终也难逃一劫


接到消息的丞相吓出一身冷汗,他知道张汤一直盯着丞相的位置,如今自己犯了失职之罪,按照张汤的个性一定会落井下石。丞相府的三位长史听说后也很着急,若是丞相倒了,他们的生活只能更加凄苦。因此这三位长史对丞相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听说张汤和商人田信私交甚笃,咱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构陷张汤以权谋私,贪污受贿。” 庄青翟听完点点头,事到如今只能这么办了。

兵贵神速,这三位长史派官吏抓了田信严加审讯,田信受不住酷刑就招供了。这三人拿到田信的供词就上书汉武帝,说张汤每次向皇帝奏请实施新的法令时,商人田信总是可以先得到消息然后囤积居奇,以此获取暴利。汉武帝看到奏章后询问张汤,张汤矢口否认。但是这件事已经在汉武帝心中扎下了一根刺,不久之后他又命令廷尉赵禹质问张汤,张汤依然否认。

这时赵禹对张汤说:“你真是没有看清状况,你在廷尉的位置上看到

多少人被杀多少家族被灭,还不知道事情要怎么办么?如今你被人告发人证物证俱全,皇上念在你是老臣不忍加诛,可你也要看清局面。你若是自行了断,还能保全家族。”张汤也知道赵禹这番话说的都是客观事实,在汉武帝身边工作这么久,这位主子是什么脾气他自然清楚。为今之计,只有自裁一条路可选。

想清楚了,张汤果断挥剑割断喉管,没有丝毫犹豫。但在死之前,有些话还是要说明白的。张汤在给汉武帝的遗书中写到:“臣汤无尺寸之功,起刀笔吏,幸蒙陛下过宠,忝位三公,无自塞责,然谋陷汤者,乃三长史也。臣汤临死上闻!”

马前泼水的朱买臣,为了朋友弄死了酷吏张汤,自己最终也难逃一劫


汉武帝收到张汤自杀的消息,又看到这些临终遗言,不由得有些动容。并且张汤去世后家财还不到五百金,下葬都是草草了事,这些事情直接证明了他没有勾结商人牟取暴利,丞相府三位长史呈上来的证据都是假的。得出这个结论后汉武帝自然暴怒,他下令把朱买臣等三位长史全都绑缚刑场斩首,就是丞相庄青翟都被牵连下狱,无奈之下仰药自尽。

汉文帝寝陵陪葬的钱币丢了,一个丞相一个廷尉还有三位长史全都为之付出了生命。可是这件事又怪的了谁呢?身在权力漩涡,很多事都身不由己。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