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亲国戚,还获汉武帝特许,可以躺在家里做官

汉武帝时的西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段难忘的青葱岁月。这一时期,能臣良将数不胜数,他们的名字和大汉盛景一道,被刻进史册,流芳千古。

在这些名士当中,有一位个性奇绝的谏臣,名叫汲黯,他靠着自己忠贞刚正的心地和天不怕地不怕的为官风格,在朝廷上遇到认为不对的做法时,骂完武帝骂同僚,既过足了口瘾,也给自己招来不少仇恨,最后却也赢得了武帝至高的敬意和礼遇,让人十分佩服。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亲国戚,还获汉武帝特许,可以躺在家里做官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汉武帝

汲黯是河南濮阳人,出身于官僚世家,从古卫国开始,家族里代代都在朝廷供职。汉武帝刚登基时,他的官职是皇帝身边一种名叫“谒者”的侍臣。谒者就是使者一类,常代表皇帝到有问题的地方走走看看。这本来是一项中规中矩的差事,可是“谒者”汲黯却总能由着酷傲的性子放飞自己。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亲国戚,还获汉武帝特许,可以躺在家里做官

比如有一次,沿海的东越那里,有两个小国闽越国和欧越国打起来了,汲黯随即被武帝派去巡视一下。谁知道他刚走到半路上的吴县,就转身回京了,他给武帝的复命是这样的:东越那两个小地方打仗,纯粹是当地的民风民俗使然,打完了就会和好,您派我去,纯粹就是多管闲事,弄得武帝那是哭笑不得。

又一次,武帝派他去视察一场火灾。回来路上走到洛阳时,发现当地正在遭受水旱大灾,饥民无数,饿殍遍地,他就顺手用身上的符节假传圣旨打开当地官仓赈济了饥民。回京请罪时,武帝没怪他,但是把他贬到荥阳当县令去了。汲黯感觉皇帝把自己撸成这么小的官简直是太大的侮辱,一气之下,辞官回家了。武帝想了一下,又把他召回朝廷,让他做中大夫了。

后来,汲黯的官当到了“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了,然而直筒子的脾气却丝毫未变。卫青是国舅,还是当朝大将军,田蚡呢更是太后的弟弟兼丞相,这两位皇亲可都是权倾朝野,无人不卖力巴结。可是汲黯既不跪卫青,更不拜田蚡,遇见他们时,拱手作揖就够了。汲黯的傲然自若,反而使得卫青更加欣赏器重他了。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亲国戚,还获汉武帝特许,可以躺在家里做官

《汉武大帝》中的卫青

面对武帝呢,汲黯更是从来没有虚意奉承过。武帝招纳文士儒生入朝时,在朝臣面前大加吹嘘我必是如何如何,汲黯就怼他,陛下啊,您的真实欲望是极多极深的,现在的这些个做法,最多只是表面上的仁义而已,怎么也谈不上跟尧舜禹相提并论啊!

后来,匈奴的一小部败降大汉,武帝很高兴,千里迢迢派车马去接他们,闹出不少民怨。于是汲黯就去未央宫里指责武帝:让沿途各郡县接力输送就行了,咱们为打匈奴耗尽了人力财力和士兵鲜血,也没见陛下如何大举优抚伤兵部众!对这些曾经深深伤害过我们的降兵降将,居然奉若至宝,实在是过分!

汲黯这些不留情面的话,总是让武帝窝一肚子火,同僚大臣也总是吓得提醒他甚至责怪他。汲黯则说,夸奖奉承谁都会,可是那只会让君王行事变得随心所欲,长久下去,朝廷必危了。我当然也怕死呀,可是,比起社稷安危来,我的命就不值钱了!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亲国戚,还获汉武帝特许,可以躺在家里做官

《汉武大帝》中的汲黯

除了皇帝,对于公孙弘和酷吏张汤这些他看不惯的大臣,他骂得更凶。以至于后来谋反朝廷的刘安对他的评价都是敬畏有加:“(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武帝呢,是既气他恨他,也更敬他,他给汲黯的评价是“社稷之臣”,对汲黯的礼遇,有时候都超过了卫青。比如卫青入宫来奏国事,他会很随意地“踞坐”在床边见见他就行了。要是来得的是汲黯,他必须得端端正正地穿戴整齐才去接见,即使是少戴个帽子都不会出现在汲黯面前,宁肯让近侍传话。

后来,武帝想让汲黯去淮阳郡做太守,解决那里严重的官民矛盾。汲黯以身体病弱为由,死活不去。武帝只得一连几次下诏给他,“……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说那儿最近问题很严重,我是不得不借助你在朝廷的威望去解决一下矛盾啊,去了以后,你也无需劳累奔走,躺在家里治理就行了。

此人性格倨傲,不跪皇亲国戚,还获汉武帝特许,可以躺在家里做官

今天淮阳城中的汲黯雕像

无奈,汲黯答应了。拜别皇帝离开长安前,他专门找到大行令李息,叮嘱他接替自己谏议皇上远离张汤这样的媚上逢迎之辈,否则,后果难料。到淮阳郡后,汲黯马上开始处理政务积弊,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的社会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不过被他言中的是,张汤最后遭免官治罪,自杀而亡了。汲黯之前对李息的告诫,也被武帝得知。由于李息畏惧张汤,从未提醒过自己,刘彻就连带把李息也治罪了。

之后,对于汲黯,武帝则是大加褒奖,赐予他同等于诸侯国相的待遇,直到他病逝。汲黯死后,武帝还专门把他的弟弟和儿子以及很多家族亲戚都加封官爵,以示怀念。

纵观整个历史,谏臣们都常死于非命,而汲黯做为一个多次得罪武帝的直谏之臣,最后却能获得堪称圆满的结局,对于他和刘彻来说,都算得上是极为难得了。

史料出自《史记•汲郑列传》,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