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月經都感冒,這些事情要知道

每次月經都感冒,這些事情要知道

我現在每次來月經就像上刑一樣,每次臨近這幾天的時候就開始默唸千萬別感冒,千萬別感冒,可是每次都逃不過去。我這還有救嗎?

當然有救!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先弄清楚這個問題是怎麼引起來的。

這個情況中醫婦科裡面定名為經行感冒。就是每到月經前後或者正來月經的時候出現感冒症狀,月經以後就會慢慢緩解的疾病。

人體的氣血在一段短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但是長時間來看又是受到人體的先天遺傳,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影響的,可以是越來越好,也可以是越來越差。

經常月經期感冒的人大多是素體氣虛,這個氣虛分兩種原因一種就是先天稟賦不足,比如小時候生過大病;從小脾胃不好;或者從小免疫力低,小病不斷;總是不愛吃飯容易腹脹;力氣比同齡人小,特別容易疲勞;比周圍的人怕冷,總是手腳冰冰的。

每次月經都感冒,這些事情要知道

另外一種就是後天生活飲食用藥習慣造成的。比如每天水果攝入量超過總食物的三分之一;晚上總是熬夜到12點以後才睡;大冬天的吃冰激凌,穿特別薄的衣服;拿野菜當蔬菜天天吃;或者經常使用清火的藥比如穿心蓮內酯片(滴丸),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片),清熱散結片,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口炎清,清開靈等等;不恰當的節食減肥。這樣的習慣持續下來,短則兩三年,長也不會超過十年,就會出現氣虛的情況。

再來看疾病的誘因___月經。每一次月經都是一次氣血丟失和氣血恢復的過程。月經之前因為沒有受孕,激素水平逐漸下降。氣血慢慢的衰退,當衰退到快要谷底的時候,開始來月經,然後機體開啟修復(止血)過程,修復好了之後,機體開始修復損失的氣血,氣血水平上升,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先挖個坑,具體的月經週期的氣血變化以後有時間再填坑吧)

另外在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實際就相當於一次損傷,修復的時候就需要人體把儲備的氣血調動到子宮這個位置,人體也是很聰明的,如果氣血比較弱,儲備的氣血不足的時候,就會從其他的部位調動氣血,供應五臟六腑的氣血因為需要維持人的基本生命活動,相對比較重要,所以不能動,只能調動供應四肢肌肉和皮膚毛髮的氣血,這樣一來皮膚毛髮就沒有氣血滋養,不能再發揮御邪於外的保護作用,免疫力就下降了。用中醫的話說就是陰血下注於胞宮,體虛益甚,血室正開,腠理疏鬆,衛氣不固。

每次月經都感冒,這些事情要知道

有了免疫力下降這個前提條件,外邪一旦侵入就形成了經期感冒的情況。根據邪氣的性質和人體的陰陽偏向,大體可以三種,寒證,熱證,伏邪證。但是不管什麼證,這種病人基本都會有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竇炎的情況。

寒證:每到月經期間就出現怕冷,發燒或者不發燒都有,但是身上會特別怕冷,還有的人會出現後脊樑漏風的情況,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喉嚨癢癢很明顯,有的會有一點點疼,頭也疼,腰也疼,腿也疼。

這些都是氣血虛弱的身體加上外受風寒的表現,一般這種情況需要用到四物湯和桂枝湯養血調經散寒,風邪比較重的可以加一點荊芥,防風,寒邪比較重的可以加一點附子、麻黃,溼邪比較重的可以加一點羌活、獨活。

熱證:每到月經期間出現發燒,全身疼痛,或者頭面部疼痛,有的人會有一點怕風,大部分人不怕風,黃鼻涕或者白粘稠鼻涕,容易出現口渴口乾鼻子幹。

雖然是熱症,但是不能用過於寒涼的藥物,容易引起痛經,經血斷流,經期延後和免疫力進一步下降等問題。應該選用桑菊飲為主方。清熱的同時不傷正氣,咳嗽嚴重可以加川貝,百部,陰血虧虛明顯可以加天花粉,沙參等。

每次月經都感冒,這些事情要知道

伏邪證:所謂伏邪就是身體裡面有潛在的感染情況,但是平時免疫力好的時候能夠控制住它不發作,一旦免疫力下降,感染灶就擴大出現病症。感染灶可以是氣管炎,鼻炎,咽炎,附件炎,盆腔炎,闌尾炎等等,在這裡我們只談“感冒”所以就侷限一下呼吸系統吧,主要的就是鼻炎,鼻竇炎,咽炎的發作,咽痛,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等。但是這種伏邪起病一般都會提前幾天有乏力,老愛睡覺的前兆,這是和外感寒症熱證都不同的。

治療上主要是用小柴胡湯加減,熱毒盛的可以加蒲公英,地丁,心煩重的加竹茹。氣虛重的加人參,西洋參。

要知道預防大於治療,上面說的都是在經期感冒時的用藥原則,這些方子都能夠在治療外感病的同時,提高免疫機能,但是畢竟都是去外邪的方子,提高免疫的力量很有限。所以真正加強免疫減少發病,還是要在平時沒有發病的時候下功夫。清淡飲食,注意鍛鍊,適當加減衣物。

氣虛明顯的可以用玉屏風散加減,腎虛明顯得可用六味地黃湯加減,腎陽虛可用腎氣丸加減,血虛明顯得可用四物湯加減。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