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我給領導送禮,差點被辭退:不懂職場送禮潛規則真可怕

中秋節前,我給領導送禮,差點被辭退:不懂職場送禮潛規則真可怕

“江湖救急!速回電!”

看到原同事小王的信息,我嚇了一跳,趕忙打電話詢問。

“姐,馬上中秋了,我昨天給領導送禮,當時領導很高興,今天突然對我變了臉。”

我一聽,這不符合邏輯啊,忙問他“你送的什麼?”

“就是家鄉的特產啊。”小王貌似很委屈。

細細盤問才明白,原來小王送的是家鄉自制的粗糧麵條,外面就是普通的塑料袋,沒有任何禮盒和包裝。

“小王,你這是犯了職場送禮大忌啊。你這“土味”太重,領導怎麼會喜歡呢?”

“這是健康綠色無汙染食品,為何就不好?”小王還是不開竅。

“第一,沒有任何包裝就去送領導,既不美觀也不大方,有看不起領導之嫌;第二,領導是南方人,不喜歡吃麵,這你都不知道。”

聽我分析完,小王滿肚子後悔。

像小王這樣的,是典型的不瞭解職場送禮規則,好心辦了壞事。

送禮是門學問,你懂得越多,效果越好。

中秋節前,我給領導送禮,差點被辭退:不懂職場送禮潛規則真可怕

一、先弄明白為什麼送,才能送的有意義

目的不同,禮品的檔次、送禮的效果自然不同。一般來說,送禮的目的有3種。

1、表達感謝

假如領導平時待你不薄,對你很照顧,工作上經常給予很大支持。

作為下屬,可以借過年過節的機會,向領導表達感謝,讓領導感覺你是個知恩圖報明事理的人。

2、表明立場

當你想表達尊重領導、向領導靠攏的心意時,可以通過送禮來實現。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阿倫森效應,指的是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

沒有哪個領導會不喜歡尊重自己、服從自己的下屬。

你的送禮行為,表達了你對領導的態度,那麼領導日後會更加關注你、重視你,這也是送禮的效果。

3、有求於人

前兩種目的都是出於感情,第三種目的則是出於功利。

請別人幫忙時需要送禮。一是不欠人情,二是推動事情發展。

相對於表達感情,求人辦事的送禮難度更大。

表達感情的禮品可以生活化、人情化,求人辦事的禮品一定要超出對方預期,或者讓對方感覺給你出力是值得的。

這個分寸如果拿捏的好,不僅事辦好了,感情也培養好了。

中秋節前,我給領導送禮,差點被辭退:不懂職場送禮潛規則真可怕

二、不懂送禮的原則,很容易起反作用

根據小蕾的經驗,在職場上,牢記這3個送禮原則,基本上不會出錯。

1、深思熟慮

送禮的最終目的是送出去,所以做好前期工作非常重要。

有的人盲目送禮,欠缺考慮,比如像小王那樣,送的不是禮,是尷尬,結局就悲催了。

如果你的領導非常厭惡送禮這一套,你就不能往槍口上撞,提前瞭解領導的性格、風格,能避免尷尬,防止因為送禮而讓領導對你產生壞印象。

2、量力而行

有的人為了表達心意,打腫臉充胖子。

有一個公務員,每逢過年就給領導送一箱家鄉酒,總價值3000多元。最後領導退休,什麼事也沒給他辦,白白送了幾年酒。

還有的人,把領導定位太高,擔心禮物太普通,拿不出手,就拼數量、拼價格,實際上,完全沒必要這樣做。

一來,花費太多經濟壓力大。今年送了,明年還要送怎麼辦?一旦標準抬高,再降檔次,雙方臉面上都不好看。

二來,送禮只是形式,有時候恰當得體讓領導舒服的表達,比貴重禮物有效多了。如果你能把領導說高興了,比送多少禮都管用。

三來,禮物太貴重,有行賄之嫌,對方未必會接受。你送他的禮如果超過他的預期太多,他會猜測,接下來你是否會提出需要他冒風險的事。聰明的領導,都不會為了區區一點誘惑,就自身不保。

送禮送心意,一定要在自身能力和對方可接受的範圍內送。

3、日久生情

很多人糾結,今年送了,明年要不要送?

小蕾的觀點是:要送。

不要奢求一次送禮,就能拉近與對方的距離。

如果這個人對你幫助很大,日後很可能用得著,那就要維護好日常關係。

特別是有求於人的事,只有平時關係走得近,關鍵時刻才能使上勁。

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如果雙方平時沒有建立往來基礎,關係一般,突然送禮會讓對方提高警惕。

他可能擔心你求他辦很大的事,或者因為不熟悉、不敢收而拒絕你。

關係不熟,沒有感情基礎的,最好別送。

實在需要送,可以叫上中間人或者等時機合適了再送。

中秋節前,我給領導送禮,差點被辭退:不懂職場送禮潛規則真可怕

三、掌握這3點,送禮送到領導心坎上

明白了送禮的總原則,接下來就是方法論的問題,在具體操作層面,有3個方法。

1、投其所好

送什麼,是大家最關心、也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

首先,選對方喜歡的。

如果領導平時喜歡書法,你可以送鋼筆、毛筆。

如果領導喜歡抽菸喝酒喝茶,那麼菸酒茶就是最好的選擇。

注意在選禮物的時候,要去正規商店、選有質量保證的,千萬不要圖便宜,送了假貨。

要知道,領導比你在行,送錯了,不如不送。

其次,選對方需要的。

比如,你的領導是女性,你可以選擇胸針、絲巾、手錶等配飾,或者化妝品、香水等女性物品。

如果你的領導是男性,你可以送電動牙刷、保健品、音響、充電寶等生活用品,這些禮品即使領導不用,他的家人也可以用。

總之,千萬不要送稀奇古怪,放著佔地方、扔了怪可惜的“雞肋”之物。

最後,選稀缺性的。

如果你不知道領導有什麼明顯的愛好,可以選擇一些有特色、本地少見的禮品。

比如,你是南方人,可以給北方的領導送大閘蟹;相反,你可以給南方的領導送北方的大棗。

如果是家鄉的土特產,要選擇那些健康、綠色,又有一定包裝、顯得有檔次的禮品,讓領導感受到你的用心。

中秋節前,我給領導送禮,差點被辭退:不懂職場送禮潛規則真可怕

2、選擇對方認為舒服的方式

這是解決怎麼送的問題。一般來說,可以選擇3種方式。

第一種:私下場合

送禮不要張揚,越低調越好。

有的人不注意細節,買的禮品“個頭大”,把禮往領導桌子上一放,人來人往都看得見,搞的領導很尷尬。

建議選擇去領導家裡送禮,在私人空間,大家很放鬆,更能聊一些平時場面上不方便說的話。

如果你一個人不好意思去,可以叫親朋好友陪同,比如愛人、父母、朋友。

陪同的這個人最好說話得體,這樣才會使你的送禮事半功倍。

第二種:司機幫忙

可以和領導的司機搞好關係,把禮品放到領導汽車的後備箱,然後告知領導。

為了避免尷尬,也可以給司機帶一份。

前提是,你瞭解領導的脾氣秉性,有把握保證領導不拒絕,再這樣做。

有個年輕人,之前也是用的這個辦法,沒想到領導痛罵了司機,還讓司機把禮退了回來,最後弄得三個人都不高興。

第三種:郵寄到家

對於前任領導,這不失為一種恰當的方式。

既能解決路途遙遠、沒時間的困難,又能讓領導覺得你是念舊的人,並非人走茶涼。

中秋節前,我給領導送禮,差點被辭退:不懂職場送禮潛規則真可怕

3、真誠表達,不卑不亢

大劉給領導送禮時,把價值1000塊的茶葉放領導家門口就走了。

禮是送了,但是效果沒達到。為何?

缺少溝通。

送禮送的不是禮,是機會,是雙方面對面交流的感覺。

送禮時說什麼,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送禮的效果。

不管具體說什麼,既不要匆匆忙忙,也不要大大咧咧。

一定要真誠表達,語氣平和,通過字裡行間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心意。

有的人擔心送禮被拒絕,這裡教給大家兩個好用的話術。

話術一:領導,打擾您了,您看方不方便我去您家裡拜訪一下,我已經到樓下了。

話術二

:領導,我就不上去打擾了,您看您方便下樓嗎?耽誤您幾分鐘,說幾句話。

一般說到這裡,領導都會見你的。

如果有幸被請到領導家裡,你也不要覺得尷尬而扭捏,一般領導都會先開口打破沉默。

你可以藉機向領導表達感謝,最好說些具體的事例,有據可依,這樣真誠度會更高。

中秋節前,我給領導送禮,差點被辭退:不懂職場送禮潛規則真可怕

以上內容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送禮,心意大於形式。如此,你才能送的放心,領導收的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