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酒文化,悠久的酒文化歷史,酒在中國有什麼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酒文化,悠久的酒文化歷史,酒在中國有什麼文化內涵?

中國是釀酒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從考古發掘來看,酒在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存在了。關於酒的起源,有兩種影響比較大的說法,一種是黃帝造酒說,另一種是儀獄、杜康造酒說。曹操在《短歌行》中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裡的杜康就是佳釀的代名詞。早在農業尚未興起的遠古時代,野果就成為我們祖先釀酒的理想原料。因為野果含有發酵性的糖分,在接觸空氣中的黴菌和酵母后就發酵成酒。農業興起後,人們開始用穀物釀酒。

中國傳統酒文化,悠久的酒文化歷史,酒在中國有什麼文化內涵?

商周時代,穀物釀酒已相當普遍,當時人們已發明用穀物製成的含有豐富發酵微生物的酒麴來釀酒。秦漢以來,制曲技術明顯提高,曲的品種也大大增加。這時酒的品種有廉價的“行酒”,有“紅酒”、“白酒”,還有發酵期長、酒味醇厚的“清酒”“清酒”中的“中山冬釀”是漢晉時期著名的品牌。據推測,大約在宋代,我國產生了“蒸餾酒”,即今天的“燒酒”,其酒精含量可達60%以上。燒酒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酒類,在宋元以後迅速發展,形成了我國以茅臺為代表的具有各種獨特風格的若干品種。

中國傳統酒文化,悠久的酒文化歷史,酒在中國有什麼文化內涵?

酒有多種分類方法,如依酒精度分為低度酒、中度酒和高度酒;依釀造方法分為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依原料分為白酒、黃酒和果酒等。我國的名酒不勝枚舉,白酒如貴州茅臺酒、山西汾酒、四川瀘州老客等;啤酒如青島啤酒、上海啤酒等。除了這些之外,在我國古代,還有果酒和奶酒。果酒中的葡萄酒最為普遍。葡萄酒來自西域,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帶回優良的葡萄品種,我國才大量種植並用以釀酒。果酒中還有荔枝酒、椰子酒、山楂酒與梨酒、檳榔酒等。奶酒是用馬、牛、羊、駱駝的乳汁釀成的酒,有驅寒活血、消食健胃的功能,多產於北方遊牧民族,其中以蒙古族所釀最佳。

中國傳統酒文化,悠久的酒文化歷史,酒在中國有什麼文化內涵?

酒滲透到我國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無論是節日宴飲、婚喪嫁娶,還是洗塵錢行,都要用到酒。春秋戰國時期,酒就成為祭祀、會盟、慶祝勝利和接待來賓的必不可少的東西,以酒助興,調節氛圍,聯絡感情。至於日常飲酒,早已成風。商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最終導致亡國。到魏晉之際,飲酒成為社會政治風氣的一種反映。面對當時黑暗的社會政治,懷著對現實的極大不滿,一些人為排解內心的痛苦,往往借酒消愁,例如阮籍、劉伶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

中國傳統酒文化,悠久的酒文化歷史,酒在中國有什麼文化內涵?

酒禮幾乎與酒同時產生。傳統酒禮注重時、序、數、令,即在天子加冕、婚喪祭祀或其他喜慶大典之時才可飲酒;並且強調遵守等級秩序,按天地鬼神、長幼尊卑之序飲酒;數量上也嚴格控制,每飲不得超過三爵(一種古代的酒器)。此外還要服從酒官的指揮。酒禮一經形成,就得到統治者的重視,於是便出現“無酒不成禮”、“有禮之會,無酒不行”等戒條。飲酒過程中也有諸多禮法,例如,飲酒前要先酶酒,即灑酒祭奠;相約聚飲時遲到者或不請自來者要罰酒三杯等。

中國傳統酒文化,悠久的酒文化歷史,酒在中國有什麼文化內涵?

酒在中國文化中的最大特色在於它與文學息息相關。酒既是文學描寫的對象,又是文學創作的助力。李白“斗酒詩百篇”,白居易“無酒不詩”,蘇東坡的《赤壁賦》、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以及草聖張旭、懷素的傳世佳作等,都與酒有著不解之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酒可助興,亦可造意。正是在情與酒的交融中,歷代文人器客才留下了如此至情至性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