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銀魚


銀魚俗稱麵糊魚、面魚;然而銀魚又稱“膾殘魚”,卻是鮮為人知的了。因為它細而如膾而得名。食銀魚,當是新鮮的最好,剛起水的銀魚漂淨,氽入開水打上幾隻雞蛋,撒上幾撮用油煎過的蔥花,再滴上幾滴燒酒,青白黃間於一色。鮮而不腥,滑而不膩,可謂清腴可口,能和鱸魚相媲美。每當魚汛一到,金湖魚市上的水鮮銀魚到處可見,這個昔日皇家獨享的貢品,現已進入平常百姓家。在銀魚王國裡,金湖境內灑火湖所產的銀魚最上品,他比長江銀魚體積小而晶瑩,比太湖銀魚肥美而膏腴。口感更清爽,幼兒食而無忌。 銀魚是極富鈣質、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魚類,基本沒有大魚刺,適宜小孩子食用。據現代營養學分析,銀魚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點。並認為銀魚不去鰭、骨,屬“整體性食物”,營養完全,利於人體增進免疫功能和長壽。


洪澤湖銀魚

洪澤湖銀魚又名銀條魚、冰魚,玻璃魚,為名貴水產品,春夏兩季時肉質最肥美。洪澤湖銀魚,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軟骨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一向作為整體性食物(內臟、頭、翅等均不去掉,整體食用),而整體性食物目前作為一種天然的“長壽食品”為國際營養學會所確認。洪澤湖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鐵、核黃素、鈣、磷等多種成分和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堪稱河鮮之首,營養價值極高,具有補腎增陽,滋陰潤燥、祛虛活血,益脾潤肺等功效,是上等滋養補品,富有“水中的軟白金”、魚類皇后的譽稱。清康熙年間,洪澤湖銀魚就列為“貢品”。


   洪澤湖銀魚,還有一種俗稱:"黃瓜魚"。相傳宋金之爭時,穆桂英曾帶兵駐紮在洪澤湖畔,穆桂英不但文武雙全,而且很會養顏保身。她戰時身穿紅戰袍,平時全身著素裝,而且長期用黃瓜汁當茶,嫩黃瓜當果,黃瓜片美容。由於穆桂英喜愛黃瓜,她的女侍和女官們,也一個個愛吃黃瓜,愛用黃瓜養顏,以致整個軍中都愛吃黃瓜、祟尚黃瓜。由於食用黃瓜多,軍營四周的湖水中都撤下大量黃瓜的蒂子和皮屑。湖中的銀魚紛紛趕來吮吸瓜汁。說來也怪,時間久了,這裡出產的銀魚竟具有黃瓜的味兒。魚吸了瓜汁,便長出瓜的味兒,這當然只是一種想像,但"黃瓜魚"具有黃瓜的味道,卻是真確的。

   洪澤湖銀魚多生活於洪澤湖水中下層,往往鑽入水草中,為肉食性魚,以小型的魚蝦為主食。洪澤湖銀魚一年四季皆產,無骨,透明,烹熟後呈白色,小者只若牙籤粗細,大者可堪比小指。

   洪澤湖銀魚分為鮮銀魚、幹銀魚,其製作法有很多種,可炒、可炸、可蒸、可做湯,最有代表性的是銀魚炒蛋、銀魚羹。洪澤湖幹銀魚製作最有代表性的是幹烹銀魚、幹銀魚蒸茄子、銀魚炒青椒。

洪澤湖銀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