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賈誼《治安策》片段欣賞

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化盛世,那個時候的中國雖然戰事不斷,但是也有各種各樣的思想流派層出不窮,其中就包括之後對中國歷史造成深遠影響的儒家和道家等文化流派。而在戰國末年,隨著秦國的崛起,法家學說逐漸成為了主流,而之後的秦帝國也沿用了這一治國思想。但是秦朝過於嚴苛的刑罰讓百姓苦不堪言,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可一世的秦王朝也只持續了極短暫的時間。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西漢名臣賈誼像

之後的漢帝國看到了民生凋敝的局面,便採用了提倡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道家學說。而儒家文化不但受到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打擊,在西漢初年也沒有得到政府的重視,這讓儒生們在西漢初年十分不受重視。

而賈誼就是在這個時候依靠自己的才華才讓漢文帝對自己刮目相看。但是在他著名的《治安策》中,他根植於儒家思想的主張其實是隱藏得較深的,這一點也能從側面顯露出儒家文化在西漢初年的艱難處境。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對儒家文化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年少成名,鋒芒畢露的儒家精英

賈誼是雒陽人,自小便對儒家文化十分感興趣,對於《詩經》、《尚書》等經典典籍十分熟悉,並且能夠將其中的內容融會貫通,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這令其在家鄉十分有名氣。而且賈誼所處的時期儒家文化的經典還在整理的階段,日後風行的新文經學還沒有成為社會上的主流,賈誼對於《左傳》等古文經學的典籍也有廣泛的涉獵。這都讓他對於儒家思想的內核有著更深的體悟,也培養了積極入仕的政治理想。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左傳》書影

之後河南的地方長官吳公聽說了賈誼的事情,並且也見到了其寫作的文章,對他的才能十分喜愛,便將其召至門下,成為了自己的幕僚。而河南在吳公的治理下成為了全國最太平的地方,賈誼在其門下的時候也觀察學習了吳公的政治方法,這對其之後的政治生涯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之後吳公被漢政府徵為廷尉,在入朝之後,其向漢文帝推薦了賈誼。他認為賈誼博學多才,才思敏捷,又有著自己的想法,可以成為西漢政府的有效補充。漢文帝聽後採納了他的意見,授予了賈誼博士的官職。

當時的賈誼才二十出頭,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其在眾多博士中雖然年紀最輕,但卻是表現得最搶眼的一位。當時每當朝廷頒佈新的詔書或者下達新的議題的時候,賈誼總是最先給出自己的對策,而他的對策又能讓在場的其他學士為之嘆服。於是賈誼的才名在博士之中逐漸傳播開來,漢文帝也聽說了這件事,在當年便提拔賈誼做了太中大夫。這樣的提拔在當時是違背正常制度的,而從漢文帝為賈誼破例一事足以看出其對賈誼的厚愛。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漢文帝劉恆像

賈誼在升任太中大夫之後,便開始展露出自己的政治野心。作為儒生的賈誼並不認同當時的政治體制,他認為西漢政府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之後,國民的生活條件和國家的實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恢復,現在是時候進行大的政治改革了。

而他的改革方針則完全是按照儒家文化的要求制定的,首先他認為國家的根本在於禮樂制度,因此制定新的禮制和更改百官名號是最重要的一點,但是漢文帝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西漢政府還不具備改革的條件。而且當時政府中還有大量老臣,這些人都是道家學說的堅實擁護者,賈誼提出的改革方案未免太過倉促。不過除了整體的改革之外,在決定朝廷中的其他事務的過程中,賈誼還是十分有話語權的,因此漢文帝想提拔賈誼升任公卿。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被貶長沙的賈誼對於屈原的遭遇有著極深的理解

可是這引起了朝中老臣們的不滿,他們便暗地裡詆譭賈誼,稱他年少成名,身居高位就暴露出了這樣的野心,之後一旦位居公卿,就會專權亂政。而漢文帝在聽到了他們的議論之後也開始漸漸疏遠賈誼,對於他的建議也不再採納,不久之後他就被授予了長沙王太傅的職位,暫時遠離了京城。此事在《漢書·賈誼傳》

中有如下記載:

"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這件事對於當時的賈誼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他本以為依靠自己的才能可以很快贏得天子的信任,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卻落得一個如此下場。在他去往長沙赴任的時候,路經湘水,這讓他想起了與自己遭遇類似的屈原,因此他在這裡做了一篇《離騷賦》來憑弔屈原,並抒發自己內心的不滿情緒。不過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能夠看出賈誼並沒有完全灰心,他認為自己還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把自己比作翱翔於天空的鳳凰,在遭遇了挫折之後暫時收斂了鋒芒,不過待到時機成熟,日後一定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樣的心態也是他和屈原最大的不同,當然這可能也是年輕人的天性所使然。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賈誼過湘江憑弔屈原

賈誼早期的仕途相較於其他的儒生來說無疑是順遂的,在入朝之後不久就收穫了漢文帝的賞識,並被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進入了政府的決策層。但是那時的賈誼還是太過年輕氣盛,在得到權力之後太著急推進自己的政策,沒有考慮到其他大臣的感受,落得一個被髮往長沙的下場。這次打擊雖然沒有徹底熄滅賈誼的政治理想,但也讓他收斂起了自己的鋒芒,這也是當時儒家學子艱難處境的真實寫照。即使你受到皇帝的青睞,但是在時代大背景的壓力下,還是要將儒家文化的內核包裝隱藏起來。

賈誼《治安策》在關鍵問題的解決辦法中體現的儒家思想

在賈誼去往長沙幾年之後,漢文帝開始想念賈誼,便將其再次徵召入宮。但是朝中老臣對於賈誼的牴觸態度還歷歷在目,漢文帝還不能直接授予其太高的官職,也不能直接與其討論政治問題。在賈誼剛剛入宮的時候,漢文帝便召見了他並與其交談到了深夜,不過兩人議論的話題卻是關於鬼神之事的。但即使這樣,漢文帝也被賈誼的才學所震撼,認為自己與賈誼還有很大的差距。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賈誼與漢文帝深夜交談

不過賈誼在入京之後還是積極尋求向漢文帝表達自己政治意見的機會。當時西漢北方國境屢屢受到匈奴人的侵擾,而國內的諸侯王也不時發動叛亂,國家的形勢一度十分混亂,賈誼便藉此機會,向漢文帝呈上了自己的奏疏,闡釋了自己對於政局的分析,這篇奏疏就是十分有名的《治安策》。

在這篇奏疏中,賈誼指出了現在國家存在的幾個重大問題以及他的解決方法,他將國家遭遇的問題列為"

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這三種分類表達了這些問題的嚴重程度。在賈誼提出的解決辦法中,無一不透露出其身為儒生的政治立場,下面我將為大家進行分析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濟北王劉興在當時發動了叛亂

在這篇奏疏中,賈誼認為當時西漢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諸侯王的強盛與中央政府的相對弱勢。他認為中央好比一個人,那麼中央政府就是人的頭腦,而諸侯就是人的四肢。現在的四肢已經過於腫大而運轉不靈,一旦繼續放任他們發展下去,那麼國家就會進入到十分危險的境地,這是十分不利的。賈誼《治安策》

中是這麼形容西漢面臨的最大問題的:

"天下之勢方病大瘡。一脛之大幾如要,一指之大幾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慮亡聊。失今不治,必為錮疾,後雖有扁鵲,不能為已。病非徒瘡也,又苦蹠盭。元王之子,帝之從弟也;今之王者,從弟之子也。惠王,親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親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權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瘡也,又苦蹠盭。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因此他希望漢文帝能夠減少諸侯王的封地,他提議將藩王的封地分給其幾個兒子,從而達到分散其力量的作用。這樣的政治意見與後來晁錯提出的削藩政策十分相似。而賈誼的這個政治意見其實也是出自儒家思想內核的。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西漢名臣晁錯

我們知道儒家思想在政治方面的基本訴求就是恢復禮制,而恢復禮制的最重要前提是正名,這也是賈誼在擔任太中大夫的時候就提到的政策。而正名的意義就是確定國家的統治秩序,天子之下,從諸侯到平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位置,不能有僭越的行為。而想要約束這些人,就必須要對各個階層的人的勢力有所限制。因此賈誼在看到了西漢藩王勢力強大之後,便希望能夠削弱這些人從而保證天子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且他還提出現在的諸侯王都是皇室宗親,漢文帝在一些時候還把他們當做家人看待,這是不太好的。作為天子和藩王,應該秉持君臣之節,這樣的話藩王就會按照臣子的行事方式來要求自己,對君主產生敬畏,不會出現造反的想法了。這樣的建議顯然也是基於禮制的要求所提出的,賈誼的儒生本質在這件事上也有很明顯的體現。

而賈誼認為可以為之流涕的兩件事其實都是基於匈奴問題的,當時西漢王朝的國力剛剛恢復,與匈奴開戰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賈誼則認為西漢必須主動出擊,與匈奴進行戰鬥,而他的出發點依然是儒家的禮制文化。

前面提到了在儒家政治體系中名分的重要性,而這也是賈誼認為西漢政府必須與匈奴開戰的根本原因。他認為西漢作為天下共主,匈奴作為臣邦卻屢屢進犯邊境,西漢政府也要每年拿出不少財物來向他們求購和平,這猶如腳在頭上,是倒懸之舉,是不可忍受的。而西漢政府疆域廣闊,人口眾多,肯定能夠戰而勝之。賈誼甚至在文中主動請纓,要去政府匈奴,這無疑是理想主義的體現,因為我們知道即使到了國力鼎盛的漢武帝時期,也是基本耗空了國庫才暫時緩解了匈奴的威脅。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匈奴是西漢王朝面對的最大威脅

從賈誼對於國家大事的分析以及提出的解決辦法中來看,其儒生的本色展現無遺。而他的提議雖然有著政治正確性,但是在漢文帝時期都有推行難度大,風險高的問題,因此都沒有被漢文帝採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賈誼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其並沒有將儒家文化當做其理論的基礎,這應該也是其在遭遇打擊之後做出的改變,這也體現出了儒生在那個年代的掙扎。

賈誼對於儒家文化發展做出的貢獻

除了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之外,賈誼在《治安策》中還提出了幾點國家應該注意的隱患,也就是他為之"長太息"的事情。在這些事情中,賈誼的儒家思想體現地更加明顯,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事情並非國家要務,因此適當展現自己的政治立場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漢武帝時期的大儒董仲舒

賈誼指出的問題其實就是當時社會已經嚴重偏離儒家的理想社會,其提出的解決辦法也是儒家的政治理念的集中體現。比如他提倡恢復嚴格的禮制和爵位系統,以此保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明確定位,是為"正名"。之後便要求家庭中也要保證嚴格的禮制,讓秦朝以來的剽悍民風重回淳樸,讓國家趨於穩定。還有重視農業,抑制商人的提議,都是儒家文化的經典內核。

而在賈誼提出的這些建議中,有一條是被漢文帝直接採納的,並且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那就是他認為國家應該重視對於太子的培養,為其尋找合適的儒生當老師,使他明白一些大道理,知道禮數並規範自己的行為。賈誼的這個建議在《治安策》中是這麼說的:

"夫胡、粵之人,生而同聲,耆欲不異,及其長而成俗,累數譯而不能相通,行者有雖死而不相為者,則教習然也。臣故曰選左右早諭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則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曰書》:'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時務也。"

漢文帝也覺得對於繼承人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便為諸皇子尋找了知名儒生做老師,而這個制度在西漢一直延續了下去。而這也讓儒家文化逐漸走進了統治階級內部,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漢武帝終於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將儒家文化作為國家的政治綱領,從而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

從賈誼《治安策》後半段的內容中我們不難看出其對儒家文化發展的期待。雖然他知道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自己的政治主張很難被採納,但是他通過建議皇子學習儒家文化的方法為儒家找到了發展的機會,而這也是其對儒家發展做出的最大貢獻。

從賈誼的《治安策》入手,分析儒家文化在西漢初期的發展形勢

提出獨尊儒術的漢武帝劉徹

結語

賈誼作為年少得志的代表人物,在剛剛進入仕途的時候就得到了漢文帝的賞識,這在當時是一件十分值得慶幸的事情。不過也是因為年紀尚輕,讓賈誼沒能看透朝堂之上的潛在威脅,其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地位,激進的提出了太多改革意見。而這些意見又都是基於儒家思想的,這與當時主流的道家思想存在衝突,也讓他被貶謫長沙。

在此之後,賈誼深刻地認識到現在的儒生還不足以與朝中權貴正面抗衡,因此其改變了自己的政治策略。在第二次進京之後,其針對國家面對的問題提出了《治安策》。在關於核心問題的闡述上,他把自己的思想內核隱藏起來,只針對講解自己的處理思路,而不談背後的思想價值。這也讓他受到了更小的攻擊。

不過在其他問題的建議裡,賈誼還是亮出了自己儒生的身份,希望國家能夠恢復嚴格的等級制度,並且建議皇子接受儒家文化的薰陶。而他的這個建議也是儒生們在那個艱難時代能夠作出的最好選擇。也正是他的這個提議,讓包括漢武帝在內的西漢皇子們逐漸接受了儒家文化的倡導,為之後中國的歷史奠定了基調,因此賈誼絕對稱得上儒家文化奪取政治制高點的大功臣。


參考文獻

1《漢書·賈誼傳》

2《治安策》

3《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