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起源

“儒”的含義是什麼?儒家起源於什麼時候?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這是說,“儒”的含義是柔,是術士的名稱,從“需”而得聲。

章太炎在《國故論衡•原儒》中,提出“儒”有達名、類名和私名。達名指儒者術士,類名為儒者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私民則出於司徒之官的儒。他們都以祭天、觀形斷事之類“儒術”為本。

胡適在《說儒》中認為,“儒”、“需”相通,為柔弱之意,最早的“儒”,是指殷民族的教士,即殷商遺民中那些具有專門知識技能的特殊階層,他們穿戴殷商的古衣冠,習行殷商的古禮,雖然在政治上依附於新的周族的統治者,但在文化上則“先進於禮樂”,成為古代文化的主要傳授者。周族人對他們懦弱風尚以蔑稱,從殷商術士演化而來的“儒”,所保存、宣揚的都是殷商之道。可見,儒起源於殷商時代。

錢穆則認為胡適太拘泥於《說文》,其實儒家倡導的禮教與殷人無涉。儒者雍容剛毅、殺身成仁的行為典範影響千載。

郭沫若的《青銅時代•駁說儒》中解釋:“古之人稱儒,大約猶今之人稱文謅謅、酸溜溜,起初當是俗語而兼有輕蔑意的稱呼,故爾在孔子以前的典籍中竟一無所見。”

殷商末期的箕子可稱為儒學的先驅。箕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可考著作傳世的思想家,箕子的代表作《洪範》是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的重要奠基著作。《洪範》是《尚書》中最可信、最受重視的篇章。其中的五行學說、天人感應學說、王道學說都具有開創意義,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周禮•天官》雲:“儒以道得民。”鄭玄注:“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賈公彥疏:“諸侯師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與天子保氏同名,故號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們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並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種職業或身份。《儀禮》、《周禮》就是“儒”為周代貴族立身處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冊。

春秋以前,“學在官府”。到了春秋晚期,社會急劇動盪,“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出現了 “學術下移”、私學勃興的現象。孔子從未以“儒”自稱,他曾對子夏說:“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所謂“小人儒”,是以禮樂知識為貴族富人相禮謀生的人,或為民間的禮儀活動服務的人。而“君子儒”不再是那些從事“相禮”專門技能的術士之儒,擔負起創立禮治或禮教的角色。

《禮記•儒行》說:“有道德之所行儒之言,優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昭人也。”

孔子借鑑豐富的上古文化資源,創建了以“道德仁義”為宗旨、以“禮樂正名”為特色的思想體系,使儒由過去術士的泛稱,變為一個獨立的思想學派,這就是儒家。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說:“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劉歆《七略》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這是說儒家弘揚“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三代(夏商周)聖王仁政之治。

孔子辦學,“有教無類”,學生不僅身份很雜,而且來自各國,如魯、衛、齊、楚、宋、陳、吳、秦等,使儒家禮樂知識得到廣泛傳播,儒生也出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回答魯哀公的問話,說道:“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並說:“儒有衣冠中,動作慎。其大讓如慢,小讓如偽。大則如威,小則如愧。其難進而易退也,粥粥若無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說明了儒家的人格修養和表現。

儒家是這樣一群人,從事學業的稱儒生,投筆從戎的稱儒將,以醫施術的稱儒醫,從事學術的稱儒者,入仕從政的稱儒臣,執掌政權的稱儒君,史冊專門闢有“儒林傳”來描述這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