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我們從未說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口鍋我們不背

我們在看古裝歷史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橋段,皇上大怒要殺大臣時,但凡忠誠有氣節的大臣,大多會說一句:“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很多人都認為這種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是來源於以孔孟創立的儒家思想,真的是這樣嗎?

儒家:我們從未說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口鍋我們不背

我們先來看看孔子對於君臣關係的態度。《論語八佾》:定公問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翻譯過來就是:魯定公問孔子說:作為君主要怎樣使喚臣下?而臣子又當如何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說:君主使喚臣下應當合乎禮制規定,臣子事奉君主要做到忠心耿耿、盡心盡力。反過來說就是,君若不尊重臣,則臣大可不必效忠於君。如果覺得這句好不能說明孔子的態度,那麼還有一句態度就明確多了,《論語.先進》:“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就是說大臣,必須要能以仁義正道來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不應該再當大臣。可見孔子從未讓臣子愚忠於一君。

儒家:我們從未說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口鍋我們不背

孟子就更為激進了,孟子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是:“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從來就沒覺得君主是絕對的權威。除此孟子還說過更激進的話就,他認為,貴戚之卿,“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異姓之卿,“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就是說,君主犯了大錯還不知悔改,那就要另立新君。怎麼聽,感覺這樣話,要是放在之後的朝代,都是要掉腦袋的言論。如果你覺得這句話還不至於要命,那麼來看這句,“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是赤裸裸的威脅,甚至可以說是鼓勵造反。

儒家:我們從未說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口鍋我們不背

看過上面的孔孟的言論,大家應該也會想到,孔孟絕對不會說出“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話的。那是不是孔孟的傳人董仲舒的言論呢?畢竟他是提出”三綱”“五常“的人,那麼我們來看看三綱五常是怎麼來的,首先是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董仲舒按照他的“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三綱“的確是有強調“君尊臣卑”的觀念,但絕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觀念,更多意思是要求君主以身作則,為眾臣樹立一個好榜樣。

儒家:我們從未說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口鍋我們不背

那又是不是程朱理學的觀念?那我們來看看朱熹之後的理學正宗傳人真德秀是怎麼看待“三綱"的,“即三綱而言之,君為臣綱,君正則臣亦正矣。故為人君者,必正身以統其臣。”還是強調了君主的榜樣力量。

儒家:我們從未說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口鍋我們不背

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究竟來源於哪裡?答案是,明清時期的小說戲曲。孔子和孟子包括整個儒家學派都表示:“這口鍋我們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