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因為不吃(吃不起)魚子醬,所以也沒有留意過“人造魚子醬”的問題。好奇去搜了下,發現 x 寶還真的有賣,一罐連 20 大洋都不到!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該人造魚子醬的主要原料,竟然寫的是海帶……

今天就來介紹下這個“人造魚子醬”的製作吧!

混合原料

海帶本來長在海里,自帶大海的風味,顏色又是黑的,既不用添加香料也不需要添加色素,果然就是做“人造魚子醬”的完美原料。

工廠裡先把風乾的海帶磨成粉末(下面這個黑色的),再加入鹽、檸檬酸。有時候為了增加風味,也會添加其他一些調味劑。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然後加水,攪拌機就開工了,拌勻到能形成濃稠的凝膠液體。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擠出凝膠

接著把膠狀物質轉移到一個大桶中。這粘稠的黑色,讓人想起小時候喝的枇杷膏。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大桶連接著擠出機,管子把粘稠的液體輸送過來擠出。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花灑般的擠出口,會以一定的速度擠出液滴......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必須要控制他們像下圖這麼圓潤的滴出,如果形狀做不好的話,就會讓做出來的人工魚子醬要麼長條狀、要麼水滴形,那就太假了......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等這些小液滴掉入下方的凝固液後,就形成了一顆顆圓潤的小珍珠了。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球化技術

為什麼擠出的小液滴到了下面的凝固劑中,就形成了小圓珍珠?我們來回憶一下高中生物選修課學過的“固定化細胞技術”,或者叫如何製造“奶茶裡的爆爆珠”。

混合好的凝膠中富含海藻酸鈉,而下面的凝固液是乳酸鈣溶液...看個清晰的靈魂手繪。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海藻酸鈉進入凝固液後,會與鈣離子反應,形成一層超薄的海藻酸鈣的球膜,包裹著內部的溶液。這層膜極薄且韌,同時熱不可逆,不會輕易破碎。而液體在下落時,由於表面的張力,會呈現球形。

很多小可愛要說,雨滴下落明明是“淚滴狀”的啊......

這是流傳很久的誤解了,像是我們肉眼看到的視覺殘留後的一個錯誤歸因(覺得雨滴這麼落下...應該會拖著小尾巴!)其實人家小雨滴一直在很努力維持圓球狀 = =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等液滴進入到乳酸鈣溶液中,這表面覆上薄膜就迅速鎖住了,也就固定成球的樣子了。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沖洗過濾

之後小球球就連著凝固液,一起經過斜槽轉移到容器中,排水。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再把它們倒入過濾器中,沖洗和過濾,讓過小的“魚子醬”從過濾洞中掉出,咱得保證大小一致,齊齊整整……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因為要把魚子醬做成罐頭賣,所以還會把衝篩好的魚子醬中加入一種食品穩定劑,用大勺攪拌,讓魚子醬保持渾圓的形狀和 Q 彈的效果。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品質控制

當然必不可少的是樣品測試,要控制合適的酸鹼度和溫度。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巴氏消毒

接著把這些裝滿“人造魚子醬”並擰好蓋子的罐子,放入巴氏殺毒的機器中,控溫加熱一段時間。這樣以來,無需加入防腐劑,也能安穩存放兩年。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紅色(仿生)魚子醬

除了這種小顆粒的黑魚子醬,常見的其實還有一種更大的紅色魚子醬。

日料店的親子丼有兩種,陸地版本是雞肉和雞蛋飯,海洋版本是三文魚和三文魚卵......海洋版本有些小店會不會放“人造魚子醬”來減少成本呢?當然也不是不可能。

製造原理也是類似,只是不是用海帶粉末,而是用了色素、色拉油和海藻提取物。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這樣晶瑩的紅色,確實很像是魚子啊......除了找不到細胞核。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如何分辨人造魚子醬和天然魚子醬?

首先,黑色的魚子醬真的很貴......我查了一下, 10 克就要百元......但鮭魚卵其實還蠻常見的,除了海鮮親子飯,還有魚子軍艦!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目光如炬的朋友表示,可以用近視眼近距離看是否有細胞結構......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確實如此,真的鮭魚卵裡頭有個橘紅色的點,是可以辨認出來的。另外還有一個鑑別的方法,鮭魚卵加入水中攪拌。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攪拌完後,左邊這呈乳白色的是天然的,而右邊就是滴定的人造物了。人造品如果攪拌破裂,甚至還會漂出色素......

你吃的魚子醬,很可能根本孵不出小魚兒

嗯,說到底,還是貧窮和饞嘴使我憂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