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李玟瑾教授大家都不陌生吧,她研究兒童教育心理學多年,在這方面有著自己非常獨到的見解。

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跟誰睡,就是誰的孩子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很多孩子從小和爺爺奶奶或者保姆一起睡,會導致他們和父母沒有太深的感情。長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會出現問題。孩子會變得內心感到孤獨、寡言少語。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其實,孩子從小跟誰睡,心理上就會主動跟誰更親近些,性格也會受影響更多一些。

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說過一句話:孩子和誰睡,就是誰的孩子。

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從小跟誰睡,就暗示誰是第一撫養人,孩子自然跟第一撫養人最親。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在孩子最初的幾年,誰養的就跟誰親,對誰的心理依賴就更大。孩子出生的前三年,特別是剛出生的第一年,孩子會對照顧者產生情感依賴,而依賴的主體是主要照看他的那個人,如果爸媽白天上班,孩子由爺爺奶奶帶。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一般情況下,奶奶比爺爺承擔的育兒工作更多。如果爸媽經常下班晚,又加班,或者頻繁出差,跟孩子互動的時間很少,那麼奶奶自然就是第一撫養人。這時即使爸媽願意陪孩子睡覺,孩子也不一定願意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任何一個孩子的性格成長都是一個複雜且漫長的過程,性格的發展,很難會因為某一個事情而決定最終的發展方向。小編就來說說孩子和誰睡到底對孩子心理會帶來什麼影響!

跟媽媽睡的孩子可能性格會更健全

母親十月懷胎,嬰兒對自己媽媽的氣味、心跳、聲音等都已經非常熟悉,會對媽媽產生天然的親近感。寶寶在跟媽媽睡覺的時候,會感受到在母體裡時的安全感。

帶著這種安全感長大的孩子,心裡非常有底氣,也會十分自信和樂觀。性格也會相對更加健全。

這種關係產生的情感紐帶是親子關係的基礎。尤其是孩子出生的前三年,陪孩子睡覺的家長,可以在孩子感到疲憊和無助時,感到些許支持和安撫,也就更加親近彼此。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小時候誰和孩子睡,誰就會成為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成為Ta汲取力量的源泉,對她的一生都產生重要的影響。

在孩子小的時候,只有我們多付出、多陪伴、多溝通、多互動,我們的愛與情感,才能印刻到孩子心裡,形成死亡都割不斷、打不破的情感牽掛。

缺失父母陪睡的寶寶情感會有隔閡

其實,父母不和孩子睡,孩子內心也會不好受。

很多孩子從小和爺爺奶奶或者保姆一起睡,會導致他們和父母沒有太深的感情。長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會出現問題。孩子會變得內心感到孤獨、寡言少語。

孩子的童年其實很短暫,父母再忙再累,帶孩子的事情也要親力親為,因為你的孩子是渴望你的愛和陪伴的。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孩子三歲前請儘量陪伴安睡

心理學家指出,和孩子建立情感的穩定性,三歲前是重要的階段,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陪伴。

白天忙於家務和工作,晚上應該更珍惜與孩子共享的時光。

如果之前沒有和孩子一起睡,接下來的日子不妨嘗試晚上讓孩子回到自己的身邊。當然孩子肯定會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對於這個時期,家長要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 首先要與家人做好溝通,感謝老人對孩子的陪伴和照顧,與家人達成“孩子和父母睡益處更多”的共識。然後讓家人配合後續的工作。
  • 其次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關愛,讓孩子對自己的親密度和認可度變得更高一點。比如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睡前故事或者自己白天經歷的有意思的事,甚至可以滿足孩子的一些合理的願望等。
  • 最後如果孩子一時哭鬧接受不了陪睡對象的轉喚,家長一定要耐心、溫柔地安撫,或者藉助有趣的事轉移注意力。當孩子累了困了,自然就會安然的睡去。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千萬不要以為陪孩子睡覺是小事,它代表了親子的美好時光。孩子有了父母的陪伴,會擁有更加快樂的童年。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這也正是孩子為什麼看繪本學東西快的原因。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我家孩子小時候就看了不少的繪本,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

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10冊不過是4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孩子從小和誰睡,長大後就和誰親?這句老話,並非空穴來風

感穩定性指的是,孩子心中確信自己是有人愛的,即便這個人目前不在眼前,他也不會因此產生懷疑。因此,爸媽如果想跟孩子親近,三歲前是最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期沒在孩子身邊,那麼六歲前一定要儘量彌補,多陪伴孩子,跟孩子互動,不然以後就很難走進孩子的心裡。

下方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