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的醫藥費用單,為什麼社保和醫療險都不給我報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到,即便是在有醫保的前提下去醫院看病,醫療費用還是一種不能承受的痛,隨隨便便一個檢查就要大幾百,再買幾瓶藥上千塊就沒了。

面對很高的醫療費,醫保報銷是個很重要的途徑,不過經常聽見周圍的人抱怨:我的醫藥費,憑什麼不給報銷?所以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醫保報銷的幾個誤區,希望能幫到大家!

看病的醫藥費用單,為什麼社保和醫療險都不給我報銷?

1、需連續繳納足夠時限的保險費

醫保並不能即付即用,一般初次繳費後次月才開始享受醫保報銷待遇。參保後中斷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從次月起停止醫療保險待遇;停繳3個月以上的,不能續保,要重新參保。

2、報銷範圍:上有封頂線,下有起付線

醫保的報銷費用需超過起付線標準,並在封頂線以內,不足或超出部分自費。中間還要除去一些特效藥、專利藥、進口器材、特護病房等超出醫保目錄的醫藥費用,剩下的部分才能報銷。

3、按比例報銷

不同地區,醫保報銷比例不同,並不是全額報銷。

看病的醫藥費用單,為什麼社保和醫療險都不給我報銷?

4、定點機構就醫

只有去醫保定點醫院看病、住院,才能夠報銷費用;否則,醫藥費用是沒辦法報銷的,只能自己承擔。去藥店買藥也是,在醫保定點藥店才能刷醫保卡買藥,非醫保定點藥店只能自費。

醫保作為一項社會基本福利,報銷範圍是很有限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所以很多朋友在醫保之外都選擇了額外配置商業醫療險。

商業醫療險將進口藥、靶向藥、國外就醫等納入報銷範圍,包括醫療費用墊付、重疾綠色通道等增值項目,為就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這些優勢都是醫保不具備的。

尤其是百萬醫療險作為健康險的入門產品,非常的物美價廉,不過商業醫療險在理賠報銷時,也要注意下面幾種情況!

看病的醫藥費用單,為什麼社保和醫療險都不給我報銷?

1、是否在保險期間內

購買醫療險時,一般包含30天的等待期。等待期內患病就醫,不屬於保險公司的責任範圍。

2、是否屬於除外責任

像既往症、酒後駕駛、高風險運動、故意自傷等原因導致的就醫費用,一般會被列為保險條款的除外責任,在保險公司查明原因後是不予報銷的。

3、就醫地點是否符合

保險條款中有專門對“符合要求的醫院”的定義,一般要求二級或以上公立醫院資質。只有相應的高端醫療險才會擴展到私立醫院的報銷範圍。

看病的醫藥費用單,為什麼社保和醫療險都不給我報銷?

4、免賠額與限額

大部分商業醫療險有免賠額和限額,限額通常指你的保額,比如300萬的百萬醫療險,那麼最多報銷300萬,超出部分不予報銷。而免賠額通常1萬元左右,也就是1萬元以下的部分是不報銷的。

小花建議大家這兩種都配置齊全,因為商業醫療險和醫保是相輔相成的,醫療險能夠彌補醫保的不足之處,而且一些醫療險在投保時也會參考你是否參保,而且在報銷時,有社保和無社保的報銷比例是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