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疾病,保持健康,充足睡眠不可少


遠離疾病,保持健康,充足睡眠不可少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馬克·傑林斯基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對老鼠的睡眠進行干擾,使它們在正常的睡眠時間保持清醒。他發現,當老鼠被幹擾後,它們就很難再進入睡眠狀態了,即使入睡也比正常的同類睡眠時間少,傑林斯基懷疑睡眠問題可能導致了老鼠的基因突變。更引人注目的是,對實驗老鼠大腦的電子監控顯示,即使是在睡眠時,它們也沒有得到深度的、恢復性的休息。而這種深度休息不僅對齧齒動物,對人類也一樣至關重要。


睡眠不足的危害

科學家認為,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在需要睡覺時,大腦會產生一個信號,告訴身體的主要系統(心臟、肺部、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甚至是肌肉)今天該結束了。傑林斯基的研究發現,就像發生突變的老鼠一樣,在一些具有慢性睡眠問題的人體內,關鍵信號並沒有被激活。

睡眠不足可能會危及幾乎所有主要的身體系統,從大腦到心臟到免疫系統等,睡眠不足是最不健康的人類行為之一。睡眠時間不規律或睡眠不足的人有較高的患慢性病風險,這些慢性病包括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症等,嚴重的可能會導致過早死亡。睡眠不足還可能對大腦產生有害的影響,增加患上痴呆的風險,包括阿爾茨海默病等;並造成情緒障礙,如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和焦慮。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馬修·沃克說:“我曾經認為,對於健康來說,睡眠是位於飲食和鍛鍊之後的第三大支柱。但我現在的看法改變了,睡眠是你所能做的讓大腦和身體恢復健康唯一最有效的事情。”

遠離疾病,保持健康,充足睡眠不可少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由於醫學和技術的進步,預期壽命一直在上升,但在我們集體失眠的重壓下,這些收穫可能會開始減少。許多人仍然認為睡眠是他們偶爾(甚至是經常性地)可以剋扣的東西。本傑明·富蘭克林曾說過一句名言:“在墳墓中會有足夠的睡眠。”但生物學事實很清楚:忽視睡眠既不安全也不明智。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大衛·施奈爾說:“睡眠的改變會使機體產生系統性的變化,而所有的睡眠階段都會影響整個身體和大腦。”這就是為什麼睡眠不足與疾病和過早死亡緊密相關的原因。最近的一項研究甚至表明,睡眠不足會比飢餓更快地導致老鼠死亡。

芬蘭科學家對21 000多對雙胞胎進行了22年的跟蹤,他們在研究中發現,每天睡眠少於7小時的人的死亡率比睡足8個小時的人高21%~26%。顯然,睡眠具有生物學意義上的真正好處。


給大腦“洗個澡”

現在,許多科學家認為睡眠的主要進化功能就是清理大腦積累的碎片。2014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內德加德首先發現,在睡眠時,大腦內部會發生很多事情。神經元會以一種有節奏的運動方式來對大腦進行清洗。大腦會自行檢查,以確保荷爾蒙、酶和蛋白質的平衡不會太離譜。

如果沒有這種夜間清洗過程,有毒的碎屑堆積起來,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危險的毒素會破壞健康的細胞,干擾它們彼此的溝通能力。短期內,這會阻礙記憶的形成,並影響我們思想的組織能力以及情緒的調節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後果可能會更加可怕。睡眠不足會導致腦細胞老化,導致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疾病,這是目前三分之一老年人死亡的原因。

遠離疾病,保持健康,充足睡眠不可少

內德加德的研究促使人們重新思考睡眠的好處,還有它的生物學功能。當我們睡覺的時候,大腦和身體都是非常活躍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睡眠與生理神經生物學中心主任艾倫·帕克博士說:“睡眠不僅是一個被動的狀態,在分子層面上還是一個相當活躍的狀態。白天,大腦利用能量來激發神經元。晚上睡覺時,開關打開,大腦就可以利用新陳代謝的休息時間來做一些清理工作。”


睡眠對記憶的整理

除了生理因素,睡眠對長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心理健康的作用也得到了重視。科學家早就知道睡眠對記憶力很重要。但事實證明,在睡眠時,尤其是深度睡眠時,大腦並不僅僅以更有組織的方式重新審視一天的活動,它還會處理附著於這些記憶的情感。當記憶在睡眠中被歸檔時,一些感覺也被剝奪了,比如恐懼、悲傷、憤怒等,這些可能會給記憶中的經歷蒙上陰影。

完整地記住每件事或經歷,包括所有的細節和情感經歷,既不健康,也無效率。大腦通過從一項記憶的整體內容中分離出情感部分——和配偶的爭吵導致的憤怒、在車流裡被搶道導致的不快以及得到老闆簡單粗暴的郵件回覆後的沮喪,允許你回憶而不是重溫體驗。沃克說:“我們睡覺是為了記憶,也是為了忘記。我稱之為隔夜治療。”

這種處理可能只發生在深度、高質量的睡眠時,並且只發生在產生這種睡眠的夜晚。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睡眠不足或睡眠中斷的人無法完全拋下他們記憶中的情感包袱。在那些情況下,記憶中包含情緒的整體內容,在每次大腦試圖睡覺的時候,都不斷地重新浮出水面,使大腦不能完成必需的恰當處理。大腦試圖以一種中立的方式存儲記憶,但是沒有深度睡眠,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這種分離。

這些流產的努力可能會導致像創傷後應激障礙這樣的病症,在普通人群中可能比治療師和研究人員之前認為的更常見。沃克認為說:“你睡得越好,睡眠對記憶的撫慰作用就越大。睡眠會繼續影響那些情緒記憶,並在一星期後把它們壓扁。”

遠離疾病,保持健康,充足睡眠不可少

此外,研究者也認為睡眠不足可能引發心理疾病,包括抑鬱、躁鬱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例如,剝奪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睡眠,會引起躁狂發作;而一些抑鬱症患者在睡眠不好的情況下病情會出現惡化。許多醫生認為,高質量的睡眠與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有直接關係。沃克說:“任何患有中度或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的人都需要意識到,睡眠可能是他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睡個好覺

科學家認為,壓力是衰老的加速器之一。睡眠不足時,人的身體反應與精神高度緊張時相似,即對感知到的威脅反應都非常強烈,即使這些威脅不會帶來真正的風險。從生物學的角度講,人們對突然聽到的噪聲的反應與遇到狂暴的狗熊時幾乎沒有什麼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會觸發戰鬥或逃跑模式:血壓升高,呼吸變淺,心跳開始加速。一個沒有充足睡眠的人身上也會有這種反應。

這些應激反應應當然是有用的:它們能幫助你更容易應對實際的物理威脅。但保持警覺狀態會引發許多不健康的內環境,最有害的是炎症。炎症是人體的自然防禦系統,可以抵抗損傷或入侵的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比如腳趾在受傷或感染時會變紅,是因為白血細胞在很短的時間內趕到這個地方,來幫助你恢復健康。但是炎症也可能成為慢性疾病,這才是真正的麻煩開始的時候。醫生們現在知道,慢性炎症是許多疾病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一些癌症、認知衰退、心臟病、2型糖尿病等,甚至可能導致慢性疼痛。而導致慢性炎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睡眠不足。

因此,為了我們健康的身體,睡個好覺吧!



本文選自《科學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