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看菜譜時不懂油溫而煩惱嗎?看這裡,教你正確識別油溫


還在為看菜譜時不懂油溫而煩惱嗎?看這裡,教你正確識別油溫

一、油溫的識別

油溫,是指食油下鍋後加熱達到的溫度。用油傳熱在川菜烹調中運用得最廣泛,用油的溫度一般在60~220C之間,大致分為旺油(高溫)、熱油(中溫)、溫油(低溫)。

1、旺油鍋 :七至八成

油溫在170~ 220C之間,油麵平靜,冒青煙,攪動時有炸響聲。

適宜於火爆雜拌、乾燒巖鯉、鳳尾、腰花等熗爆、重油炸、炒的菜餚,有脆皮、凝結原料表層、不易碎爛等作用。

2、熱油鍋 : 五至六成

油溫在110~ 170C之間,四周有少量青煙向鍋中間翻動。油麵泡沫消失。攪動時有微響聲。

適用於乾煸牛肉絲、軟炸蝦糕、小煎雞等炸、炒、煎、乾煸的菜餚,有酥皮增香,不易碎爛的作用。

3、溫油鍋 : 三至四成

油溫在60~110C之間,油麵微動,有泡沫,無青煙,無響聲

適宜於熘雞絲、雞火白菜、三鮮雞糕等熘、滑和浸炸的菜餚,有保鮮嫩,除水分等作用


二、油溫的掌握

油溫的掌握,是一項比較 複雜的技術,一般只能憑實踐經驗來鑑別。例如許多烹調師習慣用溫油鍋下料,油溫始終保持二成熱以上、五成熱以下,因為二成熱以下的油溫,會使原料上的糊漿脫落,成菜變老,失去碼芡時掛糊上漿的意義;而超過五成的油溫,則會使原料粘結成塊,使原料表面發硬變老。因而除了正確識別油溫以外,在具體烹製菜餚時,還要結合火力大小、原料質地、投料多少,以及菜餚對烹製技法與用油量的要求等來靈活掌握適當的油溫。

(1)根據火力大小掌握油溫原料旺火下鍋時油溫應低一些,因為旺火可使油溫迅速升高,容易造成原料粘結散不開、外焦內不熟的現象。原料中火下鍋時油溫應高一些,因為用中火加熱,油溫上升較慢,原料下鍋後油溫下降會造成脫糊、脫漿現象。如果火力太旺,油溫上升太快,應即將鍋端離火口或部分離火,或者不離火沖人涼油降溫即可。

(2)根據投料多少掌握油溫投料多的, 原料上鍋時,原料下鍋時油溫應高-些。因原料多,下鍋後油溫必然迅速下降,回升慢,故應油溫高些下料。投料少的,原料下鍋時油溫應低一些。因為原料少,油溫降低的幅度小,回升又快,所以應在油溫較低時下鍋。此外,油溫還要根據原料的老嫩和形狀大小,適當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