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司馬懿劇照

群雄爭霸誰人勝?三國盡歸司馬懿。

喜歡三國的朋友,對這個結局應該很失望。在那個風雲際會、英雄輩出的時代,有太多我們崇拜的人物,可魏蜀吳三國豪傑爭來爭去,最後天下竟然落在了司馬懿手中,真是氣煞人也。

那麼,為何司馬氏能成功奪取曹魏政權呢?

很多人開玩笑說,是因為司馬懿活得久,熬死了一眾大佬,才能乘曹氏子孫羸弱時,奮起一擊,奪權上位。

這確實是個主觀因素。司馬懿的成功,首先在於隱忍陰毒。

以垂死之年,詐病賺曹爽,“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晉書)

不止曹爽一家,包括其他黨羽,都被誅滅三族,連孩子都不放過,可見司馬懿之殘忍毒辣。

然而,單憑司馬氏一家,就算高平陵政變僥倖成功,也很難完全取代曹魏皇室。任何一次改朝換代,都不是單一原因,而是方方面面的社會因素促成。

如果我們將視野放大,讀懂當時的社會階層,就會發現:魏晉更替,不是曹氏與司馬氏兩家兩姓的鬥爭,而是儒家豪族階級與非儒家寒族階級之間的較量。

這聽起來好像有點繞,別急,大家先搬個小板凳坐好,我們一起來吃魏晉統治階級的瓜。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司馬防與兒子司馬懿

司馬氏:不過是儒家豪族的代理人

如果我們追蹤下魏晉統治者的家族史,會發現曹家和司馬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階級。

司馬氏,是漢朝以來,典型的儒家士族階級,也就是地方上的豪族。

而曹氏相反,代表的是非儒家的寒族。

儒家豪族是怎麼來的呢?這還得從漢朝的選官制度說起。

我們都知道,漢武帝時期,廢除百家,獨尊儒術,而漢朝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通俗點說,就是讓地方長官在轄區內考察人才,然後推薦給朝廷,經過朝廷考核試用,再錄用為官。

選拔人才最重要的標準是什麼呢?舉孝廉。

這是按照儒家的標準來考核的,孝順,是人才的前提。如果你是個不孝子,那抱歉,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漢朝的“孝廉”,多數是精通儒學的高官和富家子弟,這樣一來,我舉薦了你,等你做了官,礙於恩情,又會舉薦我的後代,這樣一代代傳下來,士族階級的世家豪族就形成了。

儘管皇帝更替,甚至改朝換代,但那些高官顯爵,幾乎都被這樣的世家壟斷,這就是名門望族能量巨大的原因。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朝堂之上,豪族林立

而河內司馬氏,就是這樣的儒家豪族。

《晉書·宣帝紀》(司馬懿被追諡為晉宣帝)中,已經明確記載了司馬家的家族淵源:

自卬八世,生徵西將軍鈞,字叔平。鈞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潁川太守俊,字元異。俊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二子也。

河內司馬氏起家於東漢司馬均,司馬均雖然是武將,但到孫子司馬俊時,已經“博學好古”,成為了士大夫階級。而且歷代為將軍、太守、京兆尹,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信奉的就是儒家文化。

到東漢時代,儒家豪族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比如大名鼎鼎的汝南袁氏。

漢末天下大亂,諸侯逐鹿,實力最強的,就是袁紹與袁術兩兄弟。光是“四世三公”的名頭,就能讓天下英雄矮一截。

這一時期,袁紹不只是討伐董卓的諸侯盟主,更是世家大族的利益代表。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四世三公,袁紹

但官渡大戰,曹操大敗袁紹,從此儒家豪族階級被迫隱忍,只得短暫地蟄伏下去。

可是他們並不甘心,只要有機會,無時無刻不想復辟。等到曹操去世後,機會終於來了,於是他們找上了河內司馬氏。

所以陳寅恪大師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人就是司馬懿。

來看幾個司馬氏陣營的重量級人物就明白了。

在奪取曹魏大權後,司馬昭當政的鹹熙元年,不僅他本人從晉公進封為晉王,還有三個人被同時封為了魏國三公:王祥為太尉,何曾為司徒, 荀顗為司空。

嗯,都是西晉的開國元勳。

三位的大名你或許沒聽過,但“二十四孝”大家肯定知道,王祥就是其中“臥冰求鯉”的主人公,被稱為“孝聖”。其他兩位,同樣以孝聞名。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臥冰求鯉

聯繫我們前面所說,可知他們都信奉儒家。再看家世,果然無一例外,都是豪族。

  • 王祥,出身琅琊王氏,儒家豪族代表,從西漢到魏晉,直到東晉達到巔峰,史稱“王與馬,共天下”,後代還出了個名垂青史的王羲之;
  • 何曾,出身陳郡何氏,父親何夔在曹魏官至太僕,封陽武亭侯,何曾少年即襲爵位。司馬懿裝病回家時,他也稱病引退,後來還參與策劃了廢除魏帝;
  • 荀顗,出身潁川荀氏,這個家族就不用多說了吧,著名大士族,他的爸爸,就是曹操的第一軍師——荀彧。

說到荀彧,我們多說兩句。雖然輔佐曹操,但當曹操稱魏公,甚至想更進一步時,他立即表示反對。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是儒家士族,自然恪守忠君思想,曹操想篡位,就背叛了荀令君的信仰。

父親寧死也要忠君,兒子荀顗倒好,不但不忠於魏國皇室,還幫助司馬氏奪權,可見在維護階級利益面前,信仰也不是那麼可靠。

以上列舉的幾位,都是在曹魏朝廷封侯的高官,卻紛紛投向了司馬陣營,明裡暗裡,出謀劃策。

還有位更出名的人物,看三國的諸位都很熟——鍾會。

這位老兄是司馬家的得力助手,算得上三國後期的帥才,出兵滅蜀,就是他主持的。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鍾會劇照

他的出身也不例外,老爸是大書法家、太傅鍾繇。潁川鍾氏,從東漢到魏晉,都是世家大族,士族階級的門閥代表。

沒有這些人、以及這些人背後的家族勢力支持,很難想象,靠司馬一家就能奪權。

為了統治的需要,豪族階級極力維護他們共同的價值觀——儒家思想。

除了都一致強調孝以外,言行舉止,一定要合乎禮儀。

最著名的案例,莫過於“王祥不拜司馬昭”。王祥與荀顗一起去拜見晉王司馬昭時,荀顗覺得應該向其跪拜,但王祥不以為然:相國雖然為王,但還是魏國的宰相,我們也是魏國的三公,下跪不合禮。

於是他見司馬昭時,只是長揖。

因為合於禮,司馬昭不但不怪,還說:“今日才知道您是多麼看重我啊!”(今日然後知君見顧之重)

晉朝統治階級,說到這裡很清楚了:司馬氏,不過是儒家豪族的代理人,大家一起合力鬥垮曹氏,再次贏回貴族的特殊地位罷了。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於和偉版曹操

曹操:破壞了潛規則的寒族代表

曹操的出身,跟儒家士族階層截然不同,他代表的是非儒家的寒族。

眾所周知,曹操的祖父曹騰是中常侍,閹宦階層,而曹嵩還是曹騰養子。所以官渡之戰時,依附袁紹的陳琳寫檄文罵曹操:“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

可見在這些儒家豪族眼中,是非常看不起曹操出身的。

曹操的本家是譙郡夏侯氏,家族門風也是明顯的尚武特徵、寒門特色。夏侯氏成為望族,是跟隨曹操打天下,成為魏國元勳後發展而來。

《三國志·魏書》說曹操“任俠放蕩,不治行業”,可見曹氏尊奉的也不是儒家作風。

搞清楚曹氏非儒家的寒族出身,我們就不難明白曹操所施行的政策。

  • 生活作風上,厲行節約

《魏書》說曹操:

“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彩,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

貴為丞相、魏王,不但不穿綾羅綢緞,連屏風壞了都修修補補再用,這種簡樸的作風,跟世家豪族的奢侈生活形成鮮明對比,也直接影響了社會風氣。

當時掌管察舉的東曹掾毛玠,就是以儉率人,於是天下之人都以廉節自律。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曹操去世前,還遺令喪事從簡

  • 用人上,以才為先

為什麼世家大族要與曹魏爭權?最大的利益爭奪點,其實就在用人上。

我們前面講過,在兩漢,尤其是東漢以來,重要崗位都由儒家豪門把持,選拔人才,考察的也不是才能優先,而是符合儒家規範。

可是曹操一上來,就完全打破了這個潛規則。

《魏書·武帝紀》記載了曹操用人三令,都在強調一個原則:唯才是舉。

他還以漢初名臣舉例,蕭何、曹參都是一個小吏,韓信、陳平都曾受辱,被人恥笑,但高祖用之,卻成就王業。

所以漢朝後來實行察舉,以德為先是有問題的,有德者未必有才,有才者可能負有不仁不孝的汙名。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曹操論才

這種“量才錄用”的用人政策,給了出身寒族的有才之士機會,得到了眾多寒族支持,但卻直接觸犯了壟斷仕途的世家門閥利益,這是門閥要反曹魏的根本原因。

  • 推行法制,抑制豪強

光是用人還罷了,打敗袁紹後,曹操還全面推行法制,懲治那些橫行霸道的豪族。

這與袁紹的政策截然不同,袁紹是“以寬濟寬”,結果在他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併,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

不得民心的袁紹,雖然實力遠超曹操,卻終於為曹所敗。

曹操深知這種弊端,所以採用嚴刑峻法,用來抑制豪族。

這再次捅了馬蜂窩,世家門閥對其更加不滿。

如此一來,各大豪族轉而支持司馬氏,加上司馬懿的隱忍狠毒,戰勝曹魏就有了可能性。不過,要徹底取代魏國皇室而自立,還有個障礙。

曹魏禪讓自漢,已經是正統,現在司馬篡魏,就不符合他們儒家標榜的忠君報國。

怎麼辦呢?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依附司馬氏的寒族,添了最後一把火

同一個階級,未必都會站在同一條戰線。

在出身寒族的官吏中,也會有一些小人,看到豪族佔上風後,就隨風倒向了豪族陣營。

這其中的代表,就是魏國的叛徒——賈充。

《晉書·庾純傳》中記載:“充之先有市魁者,充、純以此相譏焉。”

大意是說賈充的先輩為管理市場的小吏,所以被人譏笑。

可見賈充的出身階級與曹魏一樣,是非儒家的寒族。

賈充的父親賈逵,本是魏國名臣,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可是到了兒子,竟成了叛徒。

公元260年6月2日,憤怒青年、魏國皇帝曹髦頭腦一熱,帶領宮中侍衛和僕從,舉著劍衝出宮,結果被賈充唆使成濟當街刺殺,死時還不滿20歲,悲哉。

事後成濟背了黑鍋,被誅殺三族。

可是賈充這一次,卻幫了司馬昭大忙。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都知道他想篡位,但作為儒家信徒,他絕不能揹負弒君的罪名。這下好了,不屬於儒家的寒族賈充,幫他除去了心頭大患。

至此,司馬篡魏掃除了最後的障礙,賈充一躍成為西晉開國功臣。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司馬炎代魏稱帝,晉朝建立

雖然寒族的曹魏也爭取到了一些士族士大夫支持,儒家豪族司馬氏陣營也有一些寒族,但大體上來看,魏晉更替,還是寒族與豪族兩大社會階層的較量。

最後儒家豪族勝出,又開啟了貴族統治的時代。看晉朝的表現來看,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倒退。

陰謀篡國,卻無能將其建設成一個漢唐一樣的偉大朝代,厚黑狠毒的司馬氏,是洗不白的。

陳寅恪:袁紹是後繼有人的,他的繼承者就是司馬懿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陳寅恪·魏晉南北朝講演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