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古鑑今,以啟未來:陳寅恪


知古鑑今,以啟未來:陳寅恪

陳寅恪

一、上行下效

陳寅恪出身名門望族,爺爺陳寶箴被光緒帝稱為“新政重臣”,曾任湖南巡撫,陳寶箴做官清廉,他曾作詩送給廚工:“嚼來確是菜根甜,不是官家食性偏。淡泊生涯吾習慣,並非有意掉清廉。”好友朱德裳曾在《三十年聞見錄》讚揚陳寶箴:“吾閱世數十年,所不愧清風亮潔者,義寧陳氏足以當之。”父親陳三立是與譚嗣同齊名的維新四公子之一,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古典詩人”。維新變法失敗後,父親陳三立在家中開辦學堂,教授的科目除了四書五經還有數學、繪畫、英語、音樂體育等,盧溝橋事變後,北平天津相繼淪陷,陳三立五日不食,憂憤而死。

知古鑑今,以啟未來:陳寅恪

陳寶箴


知古鑑今,以啟未來:陳寅恪

陳三立

陳寅恪日後能取得巨大的學術成就跟他的成長壞境有很大的關係,所謂上行下效,爺爺做官清廉,父親高風亮節,促成了陳寅恪正確的價值取向,在求學期間家裡寄的生活費幾乎全部用來買書,以至於自身的生活過得很拮据,在抗戰期間寧願冒著失去眼睛的風險也要逃離日佔區。一個人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決定一生的教養和眼界,思想落後、道德缺失的父母很難培養出志向遠大的孩子,現代教育一定要重視家庭教育。

二、治學思想

陳寅恪12歲便開始出國留學,足跡遍佈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然而留學多年的陳寅恪卻沒有像其它留學生一樣求得一紙博士文憑,他說,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個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習其它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正是這樣的求知精神,陳寅恪在求學期間掌握了英、法、德、日、梵文、巴利文、西夏文、突厥文、波斯文、蒙古文等多門語言。

受梁啟超的推薦,37歲陳寅恪成為清華國學四大導師之一,在清華治學陳寅恪奉行“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樣的治學思想貫穿其一生,在民國如此新中國成立後亦是如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實質上就是追求客觀公正,有不同意見可以討論,做學術尤其是做歷史要拋開政治立場。

我們現代的做學問的人很多已經喪失了客觀公正的治學態度,評職稱要以發表論文多寡,潛心搞研究的少了,急功近利的人多了,更有甚者居然有研究生導師壓榨學生的行為,師德盡喪,近些年出現很多研究生自殺的報道,這些學生有一個共同點--優秀,優秀到讓導師依靠他們做研究評職稱賺外快。

三、愛情觀

陳寅恪答愛情觀:第一,情之最上者,世無其人,懸空設想,而甘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麗娘是也;第二,與其人交識有素,而未嘗共衾枕者次之,如寶、黛是也;第三,曾一度枕蓆而永久紀念不忘,如司琪與潘又安;第四,又次之,則夫妻終身而無外遇者;第五,最下者,隨處接合,為欲是圖,而無所謂情矣。

陳寅恪與妻子唐篔結識也是源於其博學,同事郝更生曾向提到,他曾在一位女教師家裡懸掛的詩幅看到“南注生”,問其何許人,陳寅恪解釋,南注生是臺灣最後一位巡撫唐景嵩的別號,此人定是唐景嵩的孫女,我要去拜訪她,沒意外,兩人順利結尾夫婦,很神奇冥冥之中自有上天註定。

知古鑑今,以啟未來:陳寅恪

晚年的陳寅恪雙目失明,多虧了唐篔為他查資料讀報紙回書信,陳寅恪才能繼續潛心學術,1962年陳寅恪摔斷了右腿股骨,從此與床為伴,在那場大動亂中被驅趕出家門,一家人屈身在四面透風的平房中,此時的陳寅恪虛弱無力奄奄一息,自知不久矣,他為妻子留下輓聯:涕泣對牛衣,卌載都成腸斷史。廢殘難豹隱,九泉稍待眼枯人。1959年10月7日,陳寅恪眼含淚水中離世,妻子唐篔選擇中斷藥物維持生命,四十五天後追隨他而去。

按現在的說法,陳寅恪夫婦在結婚前屬於大齡剩男剩女,陳38歲唐30歲,他們潔身自好以待佳人,源於他們的專注,對做學問的專注。放眼現在,美好的愛情已不多見,談戀愛結婚的前提是房子車子和鈔票,在大學裡就同居的人比比皆是,人心浮躁,能夠專注的磨練自身的少之又少,社會上能夠堅守第四等愛情的都被稱為老實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成了一句空話。

四、文化

陳寅恪認為:判定種族,文化之成分較重而血統之成分較輕。最近日本支援中國的物資包裝爆紅網絡,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日本民眾卻運用的爐火純青,不得不感嘆日本這個民族的學習能力。近年來,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成為主流,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中國崛起,民族振興的重要條件。

知古鑑今,以啟未來:陳寅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