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近三百年無二之人

在民國時期,清華大學中有著“四大導師”,這四大導師各個都是當時很有門面的人,其中包括開創甲骨文研究殷商曆史的王國維,領導變法、著作等身的梁啟超,從哈佛大學回國的語言學家趙元任,還有一位也是最晚到校任教的,他就是陳寅恪。

陳寅恪:近三百年無二之人

陳寅恪在出任清華大學教授的時候,年僅36歲,正當青年,然而他的博識卻遠超過了很多與他同歲甚至比他資歷深的老教授,他在課堂上引經據典,古今中外的奇聞異事他都可以信手拈來,以至於在他講課的時候許多教授都會來聽課,因而他也被稱為是“教授的教授”。

然而陳寅恪一開始來到清華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十分的重視,是梁啟超極力舉薦才為他謀得了清華講師的這一個職位。當時陳寅恪既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聞名的著作,更沒有顯赫的聲望,這樣一位“三無人士”讓當時的清華校長曹雲祥十分的看不到眼裡,拒絕了梁啟超一開始的請求,遭拒之後的梁啟超十分生氣的稱自己等身的著作也比不上陳寅恪幾百字的文章。

陳寅恪:近三百年無二之人

無奈之下曹雲祥任用了陳寅恪,事實證明,梁啟超並沒後誇大其詞,當時華北學術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有過留學經歷的學者,一派是本土出身的,兩派互相瞧不起,留學派認為本土派迂腐狹隘,本土派認為留學派不懂國情,兩派經常吵得不可開交,不過無論是那一派都不會十分的看得起陳寅恪,這一點足見他學問的廣博。

關於陳寅恪的講課,他有一個“四不講”的規定,那就是前人講的他不講,近人講的他不講,外國人講的他不講,他自己之前講過的他不講,如此一個規定相信放在很多人身上都是十分頭疼的事情,不過對於陳寅恪先生,這並不算什麼事,一杯葡萄酒的來歷他都可以娓娓道來,其他的更不用說了。

陳寅恪:近三百年無二之人

這位“教授的教授”在外人面前有著十分的威信,在家中也有一位賢惠的妻子唐篔,晚年陳寅恪身體不好,長期臥床,面對這頻繁的政治運動,陳寅恪內心的呼聲都有唐篔代筆,一句句一字字都訴說盡了陳寅恪內心的痛苦,沒有唐篔的慰藉,陳寅恪十分有可能無法承受這些。

陳寅恪:近三百年無二之人

在經歷了一生的起起伏伏之後,1969年10月,陳寅恪帶著一身的博識離開了人世,同年11月夫人唐篔也追隨他的步伐走了,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這樣評價陳寅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