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與魯迅同窗兩年,為何對魯迅隻字不提?

陳寅恪:與魯迅同窗兩年,為何對魯迅隻字不提?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陳寅恪

陳寅恪是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陳寅恪出身名門,他的祖父曾是陳寶箴曾是維新派中重要人物,其父陳三立更是“清末四公子”中的一員。

陳寅恪國學底子深厚,曾遊歷歐洲各國,自學了22門語言,能書寫8國語言文字,在清華任教時被師生評為“活字典”。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陳寅恪與魯迅竟是多年好友,那他們究竟是怎樣相識的呢?

盤根錯節的關係

清朝末年,出國留學成了一大趨勢。

1902年,21歲的魯迅考取了日本東京弘文書院,他同陸師學堂總辦俞明震一齊登上了前往東洋的遊輪,同行的還有陳衡恪、陳寅恪兩兄弟。彼時,陳寅恪年方十二歲,他此去東洋,不是作為留學生,據他本人的說法是“

隨先兄師曾等東遊日本”。

那麼問題就要來了,陳寅恪既無實名,那他又是怎樣登上這艘遊輪的呢?

陳寅恪:與魯迅同窗兩年,為何對魯迅隻字不提?

如果大家讀過魯迅先生的著作《朝花夕拾·瑣記》,一定還記得他用辛辣細緻的筆觸描寫過他初入南京,入學過一所不需學費的“雷電學堂”。對此學堂,他給出評語“烏煙瘴氣,庶幾乎其可也。

入學不到一年,魯迅便毅然決然選擇退學,轉向報考學風優良的礦路學堂,俞明震則是那裡的總辦,也是魯迅這一生十分敬重的老師,魯迅在書中寫過一件小事,“第二年的總辦是一個新黨,他坐在馬車上的時候大抵看著《時務報》,考漢文也自己出題目,和教員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華盛頓論》,漢文教員反而惴惴地來問我們道:‘華盛頓是什麼東西呀?……’”

俞明震對魯迅的影響極大,也是帶他走出國門的引路人。陳寅恪則和俞明震有著更為特殊的一層關係——甥舅,俞明震與妹夫陳三立主張學習外國先進經驗,尤其是教育,教育是發展的基石,所以每當有出外留學訪問的機會,都會帶上家中正處於讀書時期的孩子一起參加,讓他們感受國內外教育的不同。

陳衡恪和魯迅是南京水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畢業的同窗好友,又都是是官費留學生,二人交往甚密。陳寅恪兩兄弟和魯迅同住一舍,經常在一起交流討論當下時事

陳寅恪性格安靜話少,魯迅則是慷慨激昂,但有時發言不多的陳寅恪講出的話卻意外地發人深省。12歲的陳寅恪有超出同齡人的專注和耐心,在日本遊學期間閱讀了很多外文原著,為他日後遊歷歐洲各國打下基礎。

陳寅恪:與魯迅同窗兩年,為何對魯迅隻字不提?

到後來,陳寅恪因為腳傷回國,回國後重新溫習功課,考取了上海復旦大學。大學畢業後,陳寅恪選擇繼續深造自費留學,回國後被聘為清華大學國學部導師。

此時他已是個三十六歲的大齡男青年,經人介紹他與唐篔戀愛結婚。有趣的是,他和魯迅的交集到現在還在繼續,魯迅的夫人許廣平,曾是唐篔的學生,人的緣分真是說不清也道不明。

截然不同的道路

魯迅在日本所學專業為醫學,但是從他本人的日記和回憶錄來看他並不專心於此,求學後期就幾乎不上課,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讀書和學習語言,靠著翻譯外國作品維生,寫作成了他一生的事業。

魯迅回國後,看到國內現狀更加堅定了“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的信念。

1918年,他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中國第一部自傳體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首次使用了魯迅這個筆名。他的文學地位,自然不需多言,尤其是在那個年代魯迅是很多人的燈塔,他的作品流傳之廣意義之深,直到現在我們還在不斷地品味著那文字中的酸甜苦辣。

對比魯迅,陳寅恪的名氣相對來說較小。抗日戰爭尚未爆發時,陳寅恪專心於清華大學的教學以及對於語言、文字歷史研究之中。可能是受到家庭影響,陳寅恪特別的重視教育,他在清華任教時期,時常就會思考,這個社會需要的是不是知識?是知識還是思考問題的能力?

陳寅恪:與魯迅同窗兩年,為何對魯迅隻字不提?

毫無疑問,他選擇了後者,不主張“填鴨式教育”,不設置問答式考試,他鼓勵學生思考,獨立查找新資料做論文,所以看來我們和大師有一個共同點,一樣都不喜歡應試教育。陳寅恪每次的考試題目,都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換作現在他應該是我們最怕的大學老師類型,他不設重點,而且出題思路獨特。

譬如有一年,他的題目是一個對子他出上聯:祖沖之,學生們答下聯。這次考試有很多學生不及格,能夠答出正確答案“孫悟空”的僅有一人。

陳寅恪對於用“對對子”形式為考題,提出四條理由:一、測試考生能否區分虛字和實字及其應用;二、測試考生能否區分平仄聲;三、測試考生讀書之多少及語藏之貧富;四、考察考生思想條理。

由此可見,陳寅恪和魯迅在後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陳寅恪重視歷史文化,魯迅則大力發展白話文、新文學。

二者對於文化改革的態度是相左的,甚至陳寅恪立下遺願,他的書籍若是出版,必須要按照豎版繁體格式去印刷。如此堅決的態度,不得不讓人猜測陳寅恪是否因此和魯迅產生嫌隙,所以不再提起曾經的友誼?

陳寅恪:與魯迅同窗兩年,為何對魯迅隻字不提?

一直到陳寅恪晚年,他才透露其中內幕,因為魯迅的名聲過大,為了避人口舌,不被看客們形容為“謬託知己”的“無聊之徒”,不得不裝作不識。

“窮人站在十字街頭耍十八鋼構鉤不著親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舞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

,多少人像這句話所說一樣現實,又有多少人能有陳寅恪這般的思想認識。

看上去,魯迅和陳寅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仔細看看,它們的本意殊途同歸,他們都是在做教育,都希望中國的年輕人能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