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四大國學導師之——陳寅恪

陳寅恪是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詩人於一身的才子,一直致力於史學研究,對隋唐史、西域各民族史、古代語言學、敦煌學、中國古典文學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清華四大國學導師之——陳寅恪

陳寅恪近像

1.名門之後。陳寅恪,被稱為“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出身名門望族,父親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著名詩人陳三立,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支持變法的開明督撫)。

2.精通八種文字。陳寅恪1902-1921年間,曾在歐美日多國遊學,他勤奮學習、積蓄各方面的知識而且具備了閱讀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種語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學的工具,他國學基礎深厚,國史精熟,又大量吸取了西方文化,所以往往見解獨道,多為國內外學人所推重。

3.創意對聯“孫行者”。陳寅恪經常參與試卷命題和批閱工作,在多年的工作經驗下,他總結了試卷儘量形式簡單而內涵豐富,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在1932年的入學老師中,他曾出過一副對聯,上聯為“孫行者”,讓考生對出下聯。

可沒想到的是,成績出來的是,竟有一半以上考生交了白卷,僅有一人得滿分,對出下聯“胡適之”,他就是著名語言學家和北京大學教授周祖謨。更有甚者,給的答案是西遊記中的“唐三藏”“豬八戒”“沙和尚”,這些都不及格。

對於標準答案的解釋,陳寅恪自有他的寓意,而‘行者’和‘適之’不僅意義而且言韻都能相對,靈感來自蘇軾詩句“前生恐是盧行者,後學過呼韓退之”。“行”與“退”都是動詞,而且意思相反,“者”與“之”都為虛詞。可見他對中國文化的精妙研究。

4.獨立精神。陳寅恪推崇“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1953年中國科學院,聘請他做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他在《對科學院的答覆》裡,提出就任所長的兩個條件。

第一條:“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並不學習政治。”

第二條:“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書,以作擋箭牌。”

並說:“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當局,劉公是黨的最高負責人。我認為最高當局也應和我有同樣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