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治學涉及面很廣,文學、史學、宗教學、語言學、人類學、校勘學等均有獨到的研究和見解,而尤以中古史之研究而聞名海內外。其外語,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自不必說,就是蒙古文、滿文、阿拉伯文、印度梵文、巴利文、突厥文、波斯文、希臘文、拉丁文、土耳其文,以及許多中亞細亞現有的或已經消亡的文字,他都通曉。這簡直是教授中稀有的“一大怪”了。
有一次,他到西單牌樓一家西藥店買胃藥。當時西藥店藥品絕大部分是洋貨。店員取出德國貨、美國貨和日本貨,每種藥的說明書上都是洋文。他將每個藥瓶上的說明與盒內說明書都仔細看過,然後選購了一種。店員根據他的外貌,看到他自言自語的樣子,把他當成了精神病患者。當隨行人員在一旁解釋說“他懂各種洋文”時,所有在場的人都向他投以驚異的目光。
陳寅恪
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戰爆發不久,陳寅恪父親陳三立在京逝世。家中幾位長輩都主張依習俗請僧眾唪經,但他卻堅決反對,並對眾人說,各種佛經他都讀遍了,所有佛經都是騙人的。為此,他最後竟未參加為父親誦經的喪儀,一個人隨著清華的師生南下去了長沙。
陳三立
陳寅恪1926年7月進入清華後,清華園裡不論學生還是教授,凡有文史方面疑難的,都向他請教,因而被大家奉為“活字典”“活辭書”。陳寅恪講課時,研究院主任吳宓是風雨無阻,堂堂必到的;其他經常前往聽課的,還有朱自清、馮友蘭等名教授。
閱讀更多 文化小喬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