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追星耽誤學習,對症下藥才是家長的良方

偶像崇拜不僅僅是大人的特權,其實有時候孩子更瘋狂。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肯定都崇拜過那麼一兩個人,這是人之常情。往後的日子自己回想過後,肯定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追逐偶像的日子總是簡單又快樂,

和大人相比,孩子所能給予偶像的愛則更加純粹。

沉迷追星耽誤學習,對症下藥才是家長的良方

偶像崇拜並不完全等於追星,關鍵就在於你所崇拜的人有什麼地方值得你學習。真正的偶像應該是才學兼優,而非光光只靠外在的皮囊受人追捧,這樣的偶像未免有點膚淺,也會讓孩子浪費寶貴的時間,也難怪很多家長在聽掉孩子追星,總是一臉的欲言又止。

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大多數孩子還處於少不更事的年紀。對於世界的認知也大多來源於周圍人的觀察,如果偶像品行不端,孩子也有可能無意識地模仿,這對於孩子早期的三觀教育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沉迷追星會耽誤學習,這句話倒是非常貼切很多孩子的狀態。

沉迷追星耽誤學習,對症下藥才是家長的良方

不過一味強硬地禁止孩子追逐明星偶像,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處理不好,孩子反而會變本加厲。不如在這個過程裡,多加引導,讓孩子明白追逐偶像的真正意義,對症下藥才是家長的良方,單純的堵有時候不如疏來的更討孩子喜歡,也更有效。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與其擔心“孩子追星一定好嗎?這種假設”,不如轉換一下視角,反過來想一想,“追星一定不好嗎?”,也不見得。追星本身其實並沒有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閃閃發光的人每個人都會情不自禁地被吸引,我們要注意的只是它是否發揮了正面的作用,對孩子的某方面成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僅此而已。

沉迷追星耽誤學習,對症下藥才是家長的良方

其實榜樣的力量一直都是非常巨大的,一個正確且優秀的偶像就像是一位良師益友,他會以自己強大的品格力量去影響孩子向他學習。和家長的耳濡目染相比,偶像的力量來的更加猛烈,只要好好作用,就會不自覺地讓孩子為和榜樣靠的近一點,努力再努力。

心理學教授白彥茹也指出,“孩子偶像崇拜,尋找榜樣是身心發展過程中必會出現的一種心理訴求,家長們首先不必太過恐慌,不應該談“星”色變,如果引導得當,追星也能成為鼓勵孩子上進的一種辦法。”

我們要正視偶像正面的力量,當然也要警覺他強大的破壞力。有時偶像的一句話會讓孩子陷入瘋狂,對於新鮮的事物和人,孩子比家長總是多了更多的好奇心,當他發現某個人滿足了他所期待的夢想,那麼這個人就會成為孩子崇拜和仰慕的對象。

沉迷追星耽誤學習,對症下藥才是家長的良方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對孩子的教育當中也是這樣。首先,家長可以抽時間去了解一下孩子的偶像究竟是誰,衡量一下這個人符不符合自己內心關於偶像的定義,以及他能否給孩子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如果不可以,那就及時和孩子溝通,和他們交流自己的想法。

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孩子的判斷力,每個孩子其實也都有屬於自己一套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只要耐心溝通,孩子也能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旦發現孩子追星,就用非常極端暴力的方式阻止孩子,那麼孩子反彈的作用力就會越大,反而得不償失。

沉迷追星耽誤學習,對症下藥才是家長的良方

其次,對於孩子的偶像,家長可以思考一下究竟他身上什麼特質吸引了孩子,並好好加以應用。如果偶像身上有正向的、積極的、勵志的正能量,那當孩子關注他們的時候,何不借由他們把這些我們想傳遞給孩子的東西傳遞出去呢?

深圳高中有一位女孩叫陳淑盈,從小學五六年級就開始喜歡易烊千璽。2014年,TFBOYS做客《天天向上》,當主持人汪涵問他們想考什麼大學時,易烊千璽說了一句:“北京大學比較好”。沒想到簡簡單單一句話,一直激勵著陳淑盈努力學習,最後成功考取北京大學。

沉迷追星耽誤學習,對症下藥才是家長的良方

可見女孩的追星不但沒有變成父母擔心的“不好好學習”,反倒成為了她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力,因此,希望家長可以理智對待孩子的追星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