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結束的長假”:疫情陣痛之下,海南旅遊“求變”

陳琳(化名)是海南康泰旅遊公司的一名員工,今天是她在家等待上班的第47天。

新冠疫情帶來了一場不知何時結束的長假。“往年春節期間是很忙的,今年到現在為止,我們公司全部員工都在休假,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去上班。” 3月11日,陳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所在的康泰旅遊算是大企業,目前沒有裁員風聲。但據她瞭解,當地許多小型旅遊企業已經倒閉。

春節乃至整個一季度是海南旅遊的“黃金時間段”,對海南省旅行行業來說是一年最主要的利潤來源,新冠肺炎疫情已對海南旅遊業造成明顯衝擊,重振海南旅遊業正引起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3月11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在其官方微信重磅發佈《海南錨定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目標不動搖 多措並舉助力旅遊業恢復重振不鬆勁》。

該文章指出,海南省將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階段制定好海南旅遊業疫後恢復重振計劃。短期之內,海南將在支持企業穩定經營、強化財政金融扶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減免緩繳相關稅費、探索創新支持政策五大方面多措並舉,努力降低疫情衝擊。未來,海南還將出臺《海南省旅遊產業振興計劃(2020-2023)》《海南省旅遊市場推廣促銷實施方案》,持續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

對此,海南省旅遊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也指出,某種意義上講,當下的陣痛不失為一件好事。實際上,在疫情之前,海南省旅遊業已到了升級轉型、不破不立的關鍵節點。“疫情如同一場休克療法,海南旅遊業也在危機中等待著新機遇。”

行業元氣大傷

“可以這麼講,海南旅遊全行業都按下了暫停鍵。即使疫情之後逐漸恢復,據我估算,也要比島外其他省份晚三到六個月的時間。” 王健生說。

疫情到底帶來了何種規模的損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拿到了前文陳琳所在的海南康泰旅遊公司的損失情況統計的內部報告。根據該報告,僅康泰旅遊一家,疫情期間共接到29705人次取消訂單,業務損失合計約7246.3萬元,業務、行政辦公等運營損失金額合計約2099.8萬元。

該報告進一步指出,“目前員工工資只發到2019年9月份,復工後和停業期間還面臨著發放拖欠員工工資的問題。公司維持經營月產生幾乎零收入,月支出達十幾萬成本。”經濟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當地企業受衝擊如此之大,與海南旅遊行業的整體特徵有關。王健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海南旅遊業具有兩個典型特徵,一是在遊客構成上,多年以來95%以上的遊客都來自島外;二是時間段集中在冬季,尤其在春節前後的一個月,這個月的旅遊收入可佔到全年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基於上述兩點,“疫情期間,海南旅遊業元氣大傷。”

疫情之後,復工復產也將面臨諸多問題。康泰旅遊公司在內部報告中指出,當前企業經營資金鍊跟不上,復工後難以進行資源採購,與此同時,合作商渠道都有不同程度損傷,需要重新進行市場營銷和市場宣傳。員工身體和心態恢復期緩慢,對人員也需要重啟培訓和招聘。

最重要的問題,依舊是遊客的恐慌心理,以及恐慌帶來的長途旅遊意願下降,而這將是一個相對漫長的修復過程。具體還要多久?

王健生認為,“疫情之後,本省遊、近程遊將是第一階段,而海南以遠程客源市場為主,所以真正恢復會更晚一些,我預計要比內地省份晚3-6個月。”

康泰旅遊在其內部報告中對海南旅遊恢復期的預測與王健生類似,“3-5個月可能出現無流量無客人可接待的情況。”

而海南省旅行社協會會長李繁華的預期則要更久一些,在疫情影響結束後如何重振海南旅遊業的座談會上他指出,“海南可能到2020年冬季開始恢復。”

尋求轉“危”為“機”

單靠海南旅遊界的內部力量,顯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當前,需要省一級政府乃至國家層面來支持疫後恢復。

然而,“省八條”“省六條”等相關政策的實際落實情況卻不理想,重振旅遊業仍面對較大壓力。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李繁華在上述座談會上指出,除了退還旅行社質保金外,其他政策的幫助實則較為有限。如強化財政金融支持本應是解決旅行社資金燃眉之急最有力的措施,但實際執行過程中,旅行社大都是中小微民營企業,又是輕資產企業,很難從銀行拿到貸款。減免房租只針對國有(含集體)資產類經營用房,絕大多數旅行社實際上享受不到此條政策的幫助。

不過從長期來看,行業的陣痛中也孕育著新機遇。新冠疫情正在倒逼海南審視過去旅遊業的發展瓶頸,以全新的形象、全新的玩法、全新的產品、全新的渠道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即便沒有疫情,本地旅遊業也走到了升級轉型的重要時點。”王健生認為,海南旅遊業發展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旅遊市場主體小、散、弱。“我們到島外打拼和搶市場,是比較乏力的。在這種情況下,疫情之後的恢復和重振也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 從長期來看,小、散、弱的旅遊市場主體力量,也難以支撐起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長遠目標,做大做強市場主體迫在眉睫。

第二個問題是產業供給端的質量問題,即旅遊產品、營銷手段的老化、單一和低端。王健生注意到,近年來海南的客源結構出現變動,一線城市的遊客佔比出現下降。“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的優質客源有所流失,他們可能更多去選擇國外遊,比如東南亞。這也反映出我們旅遊產品的競爭力不足。”

而本輪疫情,或將成為海南本地旅遊主體大浪淘沙的一個契機。王健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海南已開始啟動100家省內旅遊企業和項目的篩選並進行重點支持,培育領軍型企業。

他指出,後疫情時代應切忌政策上的一刀切,也無需耗費大量財力去全面“救市”。而應以此為契機,利用更多的市場化手段來重振行業,積極尋求海南旅遊轉“危”為“機”的出路。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