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今天聊個有意思的話題:

喝酒。

想來很多朋友都愛喝酒,畢竟我國酒文化博大精深,3000年前就開始的釀酒歷史,縱觀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數,然而很奇特的一點,“乾杯”這一詞彙,其實是18世紀以後才慢慢流傳起來,且一開始是舶來詞,最先定義“乾杯”具體概念的,其實是18世紀的愛爾蘭人。

那麼我國古人,在喝酒時向對方舉杯,會說什麼呢?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這就要分具體的年代了。

比如宋元明三代,人們坐在一起喝酒,敬酒時從不說乾杯,而是說:

千歲

每到喝至興起時,便會有人高舉酒杯,仰天大叫:“千歲千歲!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呼喚大家乾杯,將美酒一飲而盡。

在宋人陳元靚所著的民間百科類書籍——《事林廣記》中,便記載了這一說法:

主人盡飲,呈過盞再斟滿勸客,客接盞飲,如客飲不盡,主人將盤斜把雲:“千歲千歲!”待飲盡,接盞同起。或客借盞回勸,並如前儀;或不回勸,隨意;或再把盞或換盞,並隨意。——《事林廣記·平交把盞》

這段話描述的十分詳細且直白,大概是說平輩的年輕人之間喝酒,會由主人先飲盡一杯酒,然後給客人看杯底,意思是“

兄弟,你看,哥哥把這一杯幹完了!

緊接著,主人再倒滿一杯酒,然後對客人勸酒。

客人接過酒杯,按照禮數,一般是要一飲而盡的,倘若他喝不完,那主人就會把盛杯子的托盤斜著拿,不讓客人放回去。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這裡要特別說一下,宋時人勸酒,不是像現在舉著杯子,隔著老遠讓客人自己喝,而是主人用一個托盤,盤中放著酒杯,給客人遞過去,相當於表示敬意,客人要從托盤裡舉起杯子,然後一飲而盡,再把空酒杯恭敬的放回到托盤裡。

所以《事林廣記》裡的這句話,大概就是說,如果客人一杯喝不完,那主人就一直把托盤斜著放,這樣客人就沒辦法把杯子放回去,同時主人為了勸酒,就會向客人說:

千歲千歲!

這四個字,就是催促他乾杯的意思了。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等客人把酒喝完,主人就會接過他的杯子,與客人一同起身相祝。

接著,如果客人還回杯子的時候,藉機把酒倒滿,再回勸主人,那主人就必須得按照前面的禮儀,將酒一口喝完,絕不能失了禮數。

如果客人不回勸,喝完後把杯子直接放到托盤裡,那就大家都隨意,主人喝不喝,都無妨。

如果客人不回勸,也把杯子放回托盤,而主人還想接著勸客人酒,那把酒倒給客人的時候,大家就還是隨意喝,不必乾杯,連同其他客人,也一併隨意,主人也不用斜舉著托盤,說你不喝我就不讓你把杯子放回去。

簡而言之,當時的古人勸酒,或說喝酒過程中將酒一飲而盡,不像現在說“乾杯”,而是說“千歲”。

從這兩個字的字面含義上,我們也能看出,其實就是圖個吉利,說個熱鬧。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類似於現在北方一些城市,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如果打噴嚏,老一輩會說“百歲”一樣,增加一些美好的寓意。

到了元朝也一樣,乾杯也還是會說“千歲”。

但人們炫耀自己喝了多少杯時,就特別有意思,因為加了一個字:

這個字在古代,有“終止,完結”的意思,比如眾所周知的“夜未央”等。

所以元朝時的古人喝酒,說自己能喝,酒量很好,就會說:

我央了十個千歲!

這就是表達:“我剛乾了十杯”的意思。

元·《杜牧之詩酒揚州夢》:

我央了十個

千歲,他剛嚥了三個半口。

這句話,放在宴席的語境中,大意就是說自己剛剛乾了十杯,而另一個人只是嚥了三小口,酒量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那麼再往前呢,比如春秋時期,我國古人喝酒的時候,會將乾杯的行為,稱作:

杜舉

這詞的興起,得從公元前533年開始說,當時晉國大臣荀盈剛剛去世,還沒來得及下葬,但晉平公卻喊了主掌聲樂的大臣師曠,與近臣李調去喝酒。

喝酒過程中,為了助興,晉平公就讓精通音樂的師曠奏樂。

誰知就在此時,主掌膳食的大臣杜蕢(kuài)突然走過來,給師曠和李調各斟滿了一杯酒,讓二人一飲而盡,等倆人喝完,晉平公就很疑惑,問杜蕢,你為啥要讓他倆各喝一杯呢?

杜蕢就解釋一通,大概是說今天是忌日,且大臣荀盈還剛剛過世,而身為君主,你卻拉著近臣來喝酒,是否有些不妥?

晉平公聽完他的話,頓覺有些懺愧,於是將自罰一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並對侍從說,以後倘若自己死了,就要把這酒杯留著,當做對後世的警示。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晉平公

一直到很久以後,這一典故便被人廣為流傳,人們紛紛稱其為被稱為“杜蕢揚觴”。

另由於典故中是杜奎舉杯飲盡,因此延伸出的詞彙,便是“杜舉”,意為乾杯

《禮記·檀弓》——杜奎揚觴: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鍾。杜蕢自外來……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無廢是爵也!”

至於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而在這段記載中,其實還提到了一個小細節,正是“揚觴”。

咱們分開來看,揚,這個字有舉起,揚起的意思。

而觴,在古代特指酒杯。

連起來一看,正是“揚起酒杯”的意思,所以在春秋時,也會將乾杯稱為“揚觴”,意為人們高舉起酒杯,準備一飲而盡。

當然這是春秋時的說法,還有更為文藝的典故。

如東漢時期,漢靈帝中平五年,黃巾軍首領郭太,率領大軍在山西白波谷(現襄汾)一帶作亂,對外稱“白波軍”,漢靈帝便派軍去平叛,後來大勝白波軍,為了慶祝漢靈帝的軍隊凱旋,便有文人作樂一首“卷白波”酒令,在喝酒的時候詠誦。

後來“卷白波”一詞,引申出“快意乾杯”的意思,並一直流傳到唐代。

《資暇集》:飲酒之卷白波,蓋起於東漢既擒白波賊,戮之如卷席然,以快人情氣也。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另外,《漢書》中也有類似記載,稱:

大將軍(王鳳)薨(死)後……及趙(趙飛燕)、李(李平)諸侍中皆引滿舉白。

可見在漢朝,對於乾杯,還有“舉白”的說法,大概是指,將杯子舉起,一飲而盡。

到了三國時期,魏國的著名學者孟康,又根據前人所傳進行考證,稱舉白,是為了互相檢驗是否將杯中酒飲盡。

大概就跟今日干杯以後,大家要露一下杯底類似,目的是要告訴客人,我確實乾杯了。

而到了唐朝,著名歷史學家顏師古,又再次考證,說“舉白”,還有更為特殊的含義:

因為漢朝時,要罰誰酒,有專門的“罰酒杯”,倒入其中的酒,便被稱為“白”。

如果席間有人沒幹杯,主人便會拿出“白”,給他倒滿,專門讓他罰一杯酒。

顏師古·《漢書注》:白者,罰爵之名也。飲有不盡者,則以此爵罰之。

(注:爵在漢朝時,意思是酒杯。罰爵,意思正是“罰酒杯”,而倒入罰酒杯中的酒,便被稱為“白”。)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再延伸到後來,如到了西漢,大文學家劉向在《說苑》中解釋:

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文侯飲而不盡釂,公乘不仁舉月浮君。君視而不應,侍者曰:“不仁退,君已醉矣.”

這兩句話十分有趣,是說春秋時的魏文侯與大夫飲酒,找來“酒律官”——公乘不仁(人名),讓他來監督喝酒。(因為春秋時喝酒要具有禮數,所以就專門設置了監督喝酒的官員,稱為“觴政”。)

魏文侯看著公乘不仁,說:“如果誰沒有乾杯,就罰他幹一大杯酒!”

可是魏文侯特別雞賊,喝到後來,他自己卻沒有乾杯,公乘不仁剛想按照規矩,向魏文侯舉起一杯酒,意思是你沒喝完,得罰一杯,但魏文侯硬是裝成沒看見,下邊的侍從趕緊給他臺階下,對公乘不仁說:“君上已經醉了,公乘不仁你還是退下吧。”

這才給說話不算數的魏文侯解了圍,而從此,“浮以大白”便流傳開來,意思就是“幹掉這一大杯!”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直到很久很久以後,古人也偶爾會用“當浮一大白”,來表達心中快意。

當幹一大杯!

——————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

參考文獻:

《事林廣記·平交把盞》:主人盡飲,呈過盞再斟滿勸客,客接盞飲,如客飲不盡,主人將盤斜把雲:“千歲千歲!”待飲盡,接盞同起。或客借盞回勸,並如前儀;或不回勸,隨意;或再把盞或換盞,並隨意。

《杜牧之詩酒揚州夢》:我央了十個千歲,他剛嚥了三個半口。

《禮記·檀弓》——杜奎揚觴: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鍾。杜蕢自外來……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無廢是爵也!”

至於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資暇集》:飲酒之卷白波,蓋起於東漢既擒白波賊,戮之如卷席然,以快人情氣也。

《漢書》:大將軍(王鳳)薨(死)後……及趙(趙飛燕)、李(李平)諸侍中皆引滿舉白。

顏師古·《漢書注》:白者,罰爵之名也。飲有不盡者,則以此爵罰之。

《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文侯飲而不盡釂,公乘不仁舉月浮君。君視而不應,侍者曰:“不仁退,君已醉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