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剛開始,關羽就給張遼上了生動鮮活的一課

話說下邳之戰後,關羽雖然投降了曹操,但是曹操感到自己無論對關羽多麼好,關羽的心思似乎都沒在自己這裡。由於在曹操陣營中,只有張遼和關羽的關係很好,於是曹操就讓張遼去打探一下關羽的心意。結果張遼從關羽那裡得到的答覆是不會久留在曹營,有了劉備的消息,還是會回到劉備那裡。


得到了關羽的找個答覆,張遼可為了難。畢竟自己和關羽私交不錯,這要是如實稟報了曹操,曹操一怒之下要是殺了關羽可如何是好?可是若不如實稟報曹操,又違背了為人臣子該有的正直和坦誠。張遼可以說是左右為難,糾結了好久。


最後,經過反覆再三的考慮,張遼一咬牙:“曹操是我經過考察最終認定的主公,而且曹操對我如同君父一般,關羽對於我來說也如同兄長啊。”最終張遼還是將關羽的答覆稟告給了曹操。曹操聞聽後,感嘆道:“事君不忘其本,真是天下的義士啊。你覺得他何時會離去?”張遼說:“關羽受到您的厚待,說必然要在報效您,建功之後才會離去。”


曹操對於關羽的答覆如此大度,讓張遼頗是感覺有些驚喜,畢竟曹操的反應遠遠好於自己的預期,這讓張遼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落了地,而且對曹操的大度也很是心存敬佩。


然而在那個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時代,安逸悠閒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官渡之戰剛開始,關羽就給張遼上了生動鮮活的一課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許都為大本營,在徹底平定了衣帶詔帶來的影響後,勢力範圍達到了西至關中,東到兗州、豫州、徐州,控制了黃河以南,淮、漢以北大部地區,從而與袁紹形成沿黃河下游南北對峙的局面。


而袁紹這邊也剛剛平定了公孫瓚,合併佔據了青州、幽州、冀州、幷州四州之地。由於曹操把持了漢獻帝,袁紹一直以來對於曹操作為皇帝的代表發號施令很是不服氣,因此解除了後顧之憂的袁紹終於轉過頭來要對付曹操了,下定決心要同曹操一決雌雄。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率步兵十萬、騎兵一萬,進軍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準備渡過黃河,同時派遣顏良進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人在白馬進攻曹操的東郡太守劉延。


四月,曹操親自率軍北上去解救白馬之圍。當部隊正向前行軍時,曹操的軍師荀攸認為己方和袁紹在兵力上實力懸殊太大,不能直接槓正面,並且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來聲東擊西的作戰方略以解救白馬。


他認為袁紹兵多,應該設法分散其兵力,然後個個擊破。於是荀攸勸曹操引兵先到延津,假裝要渡河進攻袁紹後方的樣子,使袁紹分兵向西應戰,然後再派輕騎快速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一定可以打敗顏良。曹操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在理,就依計而行。果然,袁紹中計,以為曹軍要抄自己的後路,分兵延津進行抵禦。曹操果斷趁機將張遼和關羽共同任命為先鋒,率輕騎襲擊白馬。

官渡之戰剛開始,關羽就給張遼上了生動鮮活的一課


不過袁紹軍的數量實在是太多,儘管袁紹中計分兵延津,但是他留在白馬由顏良統領的部隊數量仍然很多,有幾萬人,而據史料記載曹操此次所率前往救援的兵馬總數也不過才一萬人左右。當然這個數量後世有很多歷史學家表示懷疑,懷疑史料記載有誤,認為雖然當然當時曹操和袁紹的實力差距大,但是僅僅以一萬人對抗十倍於自己的敵人,也實在是匪夷所思的。這個懷疑固然有道理,但是也忽略掉了一個事實,就是袁紹來攻打曹操的領地,在延津是有曹操的駐軍和守將的,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也能勉強守住袁紹的大軍圍城的。不管怎麼說,我先尊重史料的記載來繼續講述。


曹操任命了張遼和關羽為先鋒,以輕騎部隊快速機動的閃電般的回到了白馬,戰略計劃可以說執行的非常成功,確實也讓白馬的袁紹將領顏良有點措手不及,畢竟白馬的顏良軍本以為袁紹才應該是對戰曹軍的主力,戰場也應該是在延津,因此顏良軍便放鬆了警惕,十分懈怠,直到曹軍離白馬的顏良陣營還有兩百里的時候,才發現竟然有曹軍殺奔自己的陣營而來。


顏良趕忙率領麾下一眾將官倉促間集合人馬,排兵佈陣,然而陣容還沒有排列整齊,曹軍的輕騎就已經殺到了。張遼和關羽率領前部率先趕到,勒住戰馬率領本部兵馬與顏良軍對陣。


張遼遠遠望去,發現對面顏良軍的部隊數量還是很多的,可以說是數倍甚至十幾倍於自己。雖然張遼在跟隨呂布的時候也和高順一起打過幾次以少勝多的戰鬥,但是那些勝利的前提都是對面是一些缺乏訓練的部隊,軍隊的實力和質量是存在著巨大差距的,然而對面顏良軍很多也都是剛剛跟隨袁紹消滅了公孫瓚勢力的久經沙場的精銳,能不能再一次做到以少勝多,張遼心裡有點沒底。

官渡之戰剛開始,關羽就給張遼上了生動鮮活的一課


於是張遼看了看自己身邊同為先鋒的關羽,想和關羽商量一下有什麼有效破敵的對策,發現關羽也在同樣打量和觀察著對面的顏良軍隊。於是張遼提馬上前對關羽說:“對面敵軍的數量眾多,不知大哥有何破敵良策嗎?”關羽正在聚精會神的觀察著,沒有馬上回答張遼的問題。


突然,關羽把目光集中在了對面袁軍的主帥身上,只見對面眾將中間麾蓋之下端坐一員大將,袁軍的其他將領都圍繞著分佈在這員大將的身邊周圍,同時對方也在打量著自己這邊。


然而這員大將和袁軍的將士們看到這支曹軍的部隊數量比自己少了太多了,因此完全沒把張遼和關羽的這支軍隊放在眼裡。而且是從將軍到士卒似乎都沒把對面的曹軍放在眼裡,似乎都認為軍隊數量懸殊太大,不用作戰,勝負已分。再加上曹軍到得也太快,顏良軍還沒來得及擺好陣容。看到對面如此鬆懈的情況,關羽側過頭對張遼微微一笑,說:“向曹公報恩立功的機會就在眼前了!”


說完,還沒等張遼明白過來怎麼回事,只見關羽催馬上前一馬當先衝出曹軍陣營,直向顏良軍衝去。關羽這個行動著實出乎大家的意料,一般來說,兩軍對陣,是有膽大的將領敢於單騎到兩軍陣營的中間地帶喊話的,因此兩軍將士都以為關羽是有什麼話要和顏良軍說。


哪知道,關羽從曹軍陣營衝出來,前半程只不過是個加速階段,當衝到了兩軍的中間地帶後,絲毫沒有減速的意思,而且關羽在馬上提著手自己的戰刀一言不發,也並沒有要喊話的意思。這下袁曹兩軍的將士們都懵了,心裡說關將軍這是要幹什麼?張遼心裡也是一驚,不由得失聲喊了一聲:“關將軍!”


然而關羽此時哪裡還聽得到張遼的喊聲,只是催馬快速前奔,眨眼間便衝進了袁軍的陣容當中來到了主帥顏良的面前,是手起刀落,一刀便斬下了顏良的首級,沒能袁軍的其他將領反應過來,顏良的腦袋已經滾落在地,並被關羽用刀尖挑起掛在了自己的馬鞍旁邊。


這一切發生的實在是太快了,也太出乎意料了,袁軍的其他將領們看到眼前如電光火石一般的變化,都驚呆了,有幾個反應快的,連忙催馬上前將關羽圍住。關羽則將手中戰刀快速揮舞繼續發動進攻,這幾員圍上來的袁軍將領竟然抵擋不住。


於是,關羽趁其他士卒們還沒來得及從驚懼中擺脫出來,快速的殺出這個小包圍圈,催動戰馬又以極快的速度回到了曹軍陣營。這時曹操也已經率領後續部隊趕到了戰場,關羽便將顏良的首級扔在了曹操和張遼的馬前。正可謂是:從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官渡之戰剛開始,關羽就給張遼上了生動鮮活的一課


看到關羽毫髮無傷的斬了對面主帥顏良的首級回來,曹操和張遼對眼前發生的這個突發事件也驚得是目瞪口呆,等大家回過神兒來,曹軍陣營是一片歡聲雷動。曹操大喜過望,立刻乘勢下令張遼和關羽二人率領全軍出擊,衝向對面的袁軍。


而顏良軍眼見主帥眨眼間被斬,哪裡還有鬥志,瞬間便被曹軍擊潰,於是曹軍在和袁紹軍的首次對陣中是大獲全勝。這一戰關羽可以說是力拔頭籌,功不可沒。曹操更加愛惜關羽這員大將暫且不說,只說同樣身為先鋒的張遼,在看到了關羽當時的壯舉之後,張遼的內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並且,這件事在張遼的腦海裡打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可以說關羽這個壯舉給張遼上了鮮活的一課,那就是:兩軍交戰,兵力懸殊並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主將的勇猛和氣勢有可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決定性效果。


而正是這個烙印,奠定了張遼日後打出了以少勝多的著名一戰“逍遙津之戰”的心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