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張遼大戰張郃,許褚為何要出來助戰

世人皆知曹操麾下有五位大將合稱五子良將。也知道其中的張遼張文遠有一綽號,名曰:“張八百”。此號乃是因為張遼率軍大破逍遙津,才有了這個綽號。逍遙津之戰,張遼率八百曹軍殺得孫權十萬軍隊丟盔卸甲、大敗而歸。

由此可見張遼是個不俗的猛將。這五子良將之中,還有一位被稱為後三國時代的曹魏戰力扛把子,他就是張郃張儁乂,以用兵巧變著稱。同樣,他的戰鬥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抵擋的。他在袁紹麾下時,是和顏良文丑齊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

官渡之戰,張遼大戰張郃,許褚為何要出來助戰

歸順於曹操之後也能被陳壽在書上記上一筆:“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其實,張遼和張郃在官渡之中發生過一次對決。不過那次戰鬥,僅四五十回合後,雙方都勢均力敵之下,虎痴許褚突然衝出來為張遼助戰了。這是為何呢?

首先實際上這次許褚的舉動不太正常。

何出此言呢?且讓我先介紹一下二人交戰的描寫詳情。此次對決發生在《三國演義》第三十回-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之中。話說曹操佔據兗州之後,漸漸與冀州的袁紹產生摩擦,最終在官渡爆發大戰。

官渡之戰,張遼大戰張郃,許褚為何要出來助戰

尤其是此回戰前,曹操高呼奉詔討賊,袁紹道貌岸然的回擊了一句奉衣帶詔討賊把曹操氣了個半死。緊接著原文描寫如下:

操怒,使張遼出戰。張邰躍馬來迎。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將捉對兒廝殺。

由此段延伸出的本文的問題,實際上暗含了不止一個問題。

其次許褚出來助戰是因為張遼不敵張郃嗎?

這個問題很好解答,因為張遼絕對不可能打不過張郃,他們兩個戰鬥力實際上不相上下。即使有些許差異,也不會在短短四五十回合就顯露頹勢。所以排除張遼打不過張郃這個原因。

官渡之戰,張遼大戰張郃,許褚為何要出來助戰

其實原文中有一個關鍵的線索,就是在張遼和張郃打的難分難解,與許褚拍馬提刀出來助戰中間有一個:“曹操見了,暗暗稱奇”。沒錯,重點來了,許褚有次反應絕對是因為曹操的反應。

可能是許褚領會其意,也可能是曹操對許褚有所吩咐,但是羅貫中故意不寫就是為了擴大讀者的想象空間。我們不妨想想,張遼和張郃只不過是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有什麼可稱奇的呢?畢竟這也不是和呂布打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曹操驚奇在於兩點。第一點張遼武藝並不弱,曹操自己深知此點。他絕對他派張遼上陣,即使起不到摧枯拉朽的效果,也會佔有優勢。他尚未想到袁紹的河北四庭柱並非徒有虛名。所以看到張郃擋住了張遼,他有些暗暗稱奇。

官渡之戰,張遼大戰張郃,許褚為何要出來助戰

第二點,曹操當然知道對面這個從西園八校尉,與自己緣分不斷的袁本初,是個什麼德行。他覺得,就憑袁本初那人品 怎麼可能有此將才效忠呢?也就是,曹操覺得袁紹不配擁有張郃,他自己倒是心動了。

再次分析曹操為什麼要讓許褚上陣呢?

一個是因為他想派個許褚上去,看看張郃還有多少剩餘戰鬥力沒有發揮出來。想看看二人夾擊之下,他能撐多久。不過這是在沒人出來迎擊的情況下,如果有人出來就正好看看袁紹還有沒有可拉攏的人才。這或許是曹操的算盤,無論是哪兩種情況,都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官渡之戰,張遼大戰張郃,許褚為何要出來助戰

另一點,這是屬於羅貫中老爺子的伏筆鋪墊。我們看看是誰迎戰了上前來的許褚,是同為河北四庭柱的高覽。就在本回,烏巢之戰後,郭圖回去進獻讒言,使袁紹逼走了張郃和高覽兩人。於是,張郃和高覽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

自此,袁紹手下最大戰力“河北四庭柱”,有兩位被曹操暫時收留的關羽所斬,另外兩位投奔曹操。表明了官渡之戰下,曹操對袁紹的全面碾壓。無論是從個人戰力還是識人用人籠絡人這方面,曹操都對袁紹產生了全方位無死角的壓制。那烏巢之戰裡,許子遠為什麼給曹操獻計,那不還是拜袁紹所賜嗎?

所以,個人認為,在這裡安排許褚出戰,從小的角度講是出於曹操的愛才心態,去試探袁紹的底細。從大的角度講,則是預示著羅貫中對整個官渡情節的初衷想法。

你是如何看待許褚的?

歡迎關注,講述歷史故事,瞭解那段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