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袁紹不敵曹操,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官渡之戰,袁紹不敵曹操,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官渡之戰,袁紹不敵曹操,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在東漢末年,東漢政權腐朽不堪,面臨分崩離析,岌岌可危。在這個背景下,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勢力從東往西,由兗州、豫州、徐州,黃河以南等地區都在其控制下,與兵力遠勝於他的袁紹,在沿黃河下游南北相望對峙。建安四年(199年),袁紹帶領十萬精兵,進攻入許昌,為官渡之戰拉下了序幕。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官渡約戰,曹操以一萬兵力決勝袁紹。

官渡之戰,袁紹不敵曹操,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在這場戰爭中,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後方糧倉,巧用奇兵,攻守自若,斷了袁軍的後方糧草,最終獲得了勝利。再看袁紹,取信郭圖,剛愎自用,急功近利,最終錯失良機,潰敗而逃。

官渡之戰,袁紹不敵曹操,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但是除了以上這些因素,對漢獻帝態度的區別也導致了兩人不同的結局。只為自己謀私利的袁紹拋棄了漢獻帝,也沒了自己的政治優勢。藉助自己四世三公的政治資源,在其拿下韓馥的冀州,199年(建安四年),擊敗了公孫瓚,共佔據了青州、幽州、冀州、幷州這四州之地之時。

沒有擁立漢帝告捷,及時步步為營,卻於建安二年(197年)春,在壽春稱帝。之後,袁紹聯合呂布進攻張燕、聯和劉表進攻袁術,在建安四年(199年),成為漢末時實力最強的諸侯,盡佔河北之地,想要南下發兵,實現自己一統天下的宏偉霸業。

官渡之戰,袁紹不敵曹操,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扶持獻帝,並且把許縣作為遷都之地,同時,在袁紹猶豫不決,聽信小人讒言的時候,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在兵敗滎陽後,先是南下揚州募兵,佔據了徐州、兗州和部分豫州區域。在袁紹擊敗了公孫瓚的時候,河南區域被曹操囊括。接著又滅掉了呂布,拿下河內郡。

官渡之戰,袁紹不敵曹操,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當初討伐董卓之時,二人情境天差地別,名門之後的袁紹在四世五公的背景下廣羅人才,招兵買馬,威震天下,而曹操還是袁紹旗下的奮武將軍,並被董卓追殺。二人的地位實在是天壤之別。起初形勢袁強曹弱。當袁紹轉瞬間就奪得了冀州,並且把勢力拓展到青州、幷州,兵力強壯,已無後顧之憂。而曹操則四面楚歌,關中各位大將紛紛在觀望,劉備和他貌合神離,孫策在東心懷不軌,南邊劉、張二人不肯投靠於他。

官渡之戰,袁紹不敵曹操,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在於曹操迎獻帝之後,局勢有所,幾年間,曹操降服張繡,袁術也被趕到了淮南,關中諸將望風歸順。曹操歷經艱險,網羅天下人才和英雄,用正義去駕馭他們,最終不斷強大。而袁紹錯失漢獻帝,一次次放棄大好時機,見好就收,掌握時機來向漢帝進言,藉機正自己的名號,把曹操的政治優勢變為劣勢。

官渡之戰,袁紹不敵曹操,原來還有這個原因

政治上的失利,道義上的失理,戰略上的錯失良機,聽信小人讒言,加上自身性格的剛愎自用,這場戰爭袁紹輸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