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曹操,德才兼備的王者

曹操,德才兼備的王者

提起三國時代,曹操可謂是中國百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三國人物。歷史對曹操的評價褒貶不一,譽之者命其英雄、毀之者稱其為奸臣。

然而,大家不得不承認,曹操是個有才能的人。

曹操之才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他的軍事才能,這是舉世公認的,破黃巾,滅袁紹,誅呂布,敗張魯,定北方,這都是無法泯滅的歷史事實。再如望梅止渴一例,把戰爭直接整成了藝術。

第二便是他文學上的造詣,有目共睹,“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就能令一般的文人難望其項背。在曹操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也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說到曹操之才德,就不能不說明,眾所熟知的《三國演義》,與以客觀歷史為原則的《三國志》,這兩部書中對於曹操的評價是完全不同的。

《三國志》被尊為是正史,實際是尊曹魏為正統,當中有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筆者以為,雖然是有偏向曹魏之嫌,但仍不失公正。

書中記載,曹操年少的時候任性好鬥、放蕩不羈、品行不端、不學無術。

但是梁國橋玄等人卻認為他不平凡,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甚至有南陽何顒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在聽說關羽逃走後,曹操還說:彼義士,勿追也。

僅僅這幾句,就可看出曹操胸懷之寬廣,性格之豪爽。

當然有人可能懷疑,這是因為後來魏國統一了天下,迫於權勢的壓力,作者在編史書時可能注水了。

再來說《三國演義》,這部羅貫中幾乎耗了畢生精力的鉅作。

其中擁劉反曹的思想自始至終都表現得很鮮明,將一個虛偽的奸臣,“寧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極端利己主義完整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初事董卓,欲獻刀殺之,後敗走,途中誤殺呂伯奢,而後舉義與袁紹相謀……這是《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出場順序。

按照羅貫中的思想,整本三國旨在一個“義”字,且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哲學思想貫穿始終,自東漢末年獻帝而分,後合於西晉司馬氏。

遠的不說,就近代魯迅先生評價曹操說的話:至少算個英雄。就其中“至少”二字,可見他並不完全認同曹操是個英雄,姑且就算英雄,那也是在排行榜最末一欄,大概在魯迅先生看來,真正的英雄應有“俯首甘為孺子牛”之類的情懷和精神,但這恰恰與曹操是背道而馳的。

再遠一些的年代,如蘇軾的觀點,且看他寫的《前赤壁賦》,是這樣說曹操的: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蘇軾承認曹操是個文武雙全的英雄。然而,他在《孔北海贊並序》中卻又不承認了,他是這麼說曹操:平生奸偽,死見真情。無以成敗論英雄,故操得在英雄之列。

在《東坡志林》裡,蘇軾又借稱讚管寧的機會,暗罵曹操是賊子:其視曹操父子,真穿窬斗筲而已。

顯然蘇軾對曹操的評價,忽明忽暗,忽正忽反,前後不一。蘇軾雖然看到了曹操是個不簡單的人物,看到了他的政治智謀和用兵之能,但最終又認為曹操是個“斗筲穿窬”的鄙陋無恥之徒。

按上述這些人對曹操的評價,我們可看出,宋初文人以曹魏為正統;而後期則慢慢轉變為魏篡主,吳割據的一種觀念。而到了元明清時代,文人的思想卻都是以蜀漢為正統,以魏為篡逆,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人物評價基調得到史學家的共識,不再有分歧。

再回到《三國志》看,距離三國時代最近的陳壽,在《三國志·武帝紀》中是這樣評價曹操的: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勝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完成洪業者,唯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什麼意思呢?

簡而言之,就是:漢末的時候,黃巾軍起義了,要打朝廷了,那怎麼辦呢,大家一起救唄。於是,袁紹與曹操等人起兵打跑了宦官,可宦官挾持皇帝跑了,然後董卓出面攔下。

隨後董卓入京,掌握了大權,廢了原來的皇帝,立了悲催的漢獻帝。袁紹和曹操一看,這董卓勢力也太大了,趕緊逃出京城,然後集結天下英雄,反對董卓的暴虐。好不容易董卓除掉了,但是天下英雄哪能這麼容易打發掉呢,所以攻下洛陽以後,馬上就出現了大家搶地盤,拉兵馬的情景,稱為天下大亂,雄豪並起。

因為袁紹家世好,四世三公,門生遍天下,北方的豪傑大多支持袁紹。而袁紹也乘機滅了公孫瓚,兼併了北方的幽、冀、並、青四州之地,兵馬達到數十萬人,堪稱天下最強的軍閥。這就是虎視四州,強勝莫敵。

而曹操呢,雖然勢力不如袁紹,卻懂得重用人才,深謀遠慮,把袁紹看不上眼的那些,沒有依靠的落難君臣給迎接到了許都,從此以天子的名義來發號施令。這就是運籌演謀,鞭撻宇內。

誠然,自古及今,這位頗富爭議的歷史人物,要給他定性並非易事。

但是可以確認的幾點,曹操在文學上天賦極高,他的那些四言樂府,現存雖然不多,但確實是好詩。氣韻沉雄,遒壯抑揚,堪稱三百篇之後千古奇唱。

可是,要論他的政治手段和道德人品,終為人詬。他對反對他的擁漢派,採用了極其殘酷的鎮壓。特別是他將漢獻帝的伏皇后棒殺,以及將伏完、穆順等宗族二百餘人斬殺於市,令朝野驚駭。

曹操在他創業時期,禮賢下士,唯才是舉,廣羅文武;一旦位高權重,便翻臉不認人,打擊迫害名士,於是就有了曹操誅戮孔融、楊修、崔琰、華佗,以及借刀殺禰衡等等慘劇。

看曹操一生,他是法家的踐行者,是儒家的反對者。在波瀾壯闊的歷史下,大自然勝者為王的規律得以淋漓展現,但無論他做過些什麼,曹操始終是一代梟雄,有勇有謀的王者。

曹操,德才兼備的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