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許攸不投降,袁紹能勝利嗎?


袁紹打官渡之戰,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在戰爭籌備的階段。袁紹手下謀臣武將分為兩派,田豐、沮授為代表的的“穩健派”,認為不能夠現在開打,而是應該積蓄實力,不斷騷擾曹操,發展自身的勢力。等到自己的勢力發展壯大,曹操受到削弱,再出兵。田豐、沮授認為曹操不可小視。

官渡之戰,許攸不投降,袁紹能勝利嗎?

沮授劇照。沮授才能卓絕,可惜明珠暗投,沒有能夠得到施展


官渡之戰,許攸不投降,袁紹能勝利嗎?

田豐劇照。田豐也是個人才,可惜在袁紹手下很憋屈,最終慘死


另外一派,“速戰派”郭圖和審配主張速戰速決。這一批人覺得,袁紹消滅了公孫瓚,地盤人口大增,應該一鼓作氣,南下消滅曹操。在他們看來,曹操及其一班文臣武將,沒什麼了不起,他們和田豐、沮授嚴重對立。

兩派相互攻擊,毫不相讓。

從客觀來看,袁紹當時剛剛統一河北地區,急需積蓄力量。田豐等人的建議其實更可取。袁紹軍隊的人數雖多,但是戰鬥力比起曹操方面,確實相差甚遠。

官渡之戰,許攸不投降,袁紹能勝利嗎?

官渡之戰前袁紹和曹操的勢力範圍,袁紹的地盤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沒有經歷什麼戰亂,曹操則相反


但是袁紹好大喜功,提前發動了和曹操的戰爭。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出戰。曹操集團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弱。袁紹雖然兵多將廣,但是曹操死戰不退,戰爭成了僵持戰。

官渡之戰,許攸不投降,袁紹能勝利嗎?

袁紹像


僵持局面的打破,是許攸投降了曹操,獻出了袁紹集團糧草基地守衛薄弱的情報。最終袁紹在長久的對峙之後,糧草被曹操一把火燒了。袁軍缺糧導致軍心渙散。曹操抓住機會,一舉擊潰袁紹。

很多人覺得,要是許攸不當“二五仔”,不投降曹操,那麼袁紹方面不是不會失敗了嗎?

官渡之戰,許攸不投降,袁紹能勝利嗎?

許攸劇照


筆者覺得,哪怕官渡之戰中,許攸不投降曹操,袁紹方面也是很難獲取勝利的。

原因有下述幾方面:

1、袁紹手下的文臣武將並不團結。從田豐、沮授和審配、郭圖之間的互相攻訐,可見一斑。本來一個集團中,對某些事件有分歧是正常的,但是自己內部人互相對立,互相傾軋,就是巨大的隱患了。許攸的背叛,其實也是內部傾軋產生的惡果。

任何集團,內部之間互相傾軋,不能統一觀點一致對外,只能失敗。袁紹集團就是其中鮮明的一個例子。

2、袁紹最終的潰敗,並不僅僅是缺糧的問題,更是因為相持戰中,袁軍士氣受到極大打擊。

縱觀整個官渡大戰,曹操一方勝多敗少,雖然局勢吃緊,但是沒有受到致命打擊;袁紹方面則不一樣,袁紹勞師遠征,在敵境內,相持最容易軍心動搖,相持中吃敗仗更是致命。袁紹一開戰,就損失大將顏良、文丑,相持戰中屢攻不克,最後糧草被焚的同時,攻打曹操大營又失敗,袁紹軍隊的士氣如同一隻刺破的皮球,再怎麼打氣也鼓不起來了。

官渡之戰,許攸不投降,袁紹能勝利嗎?

官渡之戰示意圖


3、官渡之戰前後,袁紹一直犯錯誤,正確的建議幾乎都沒被採納。田豐、沮授的“緩攻”被否決;沮授接著提出“分兵打官渡,打下之後大軍再匯合”,又被袁紹否決,許攸提出分兵襲擊曹操後方許昌,仍然被否決;張郃在烏巢糧倉被燒時提出“救援烏巢”,仍然被否決。反而郭圖提出的“不救烏巢,攻打曹營”這個餿主意被採納了。到最後袁紹一敗塗地,帶了幾百個騎兵逃跑,再也沒人提任何意見了。

4、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幾乎沒犯什麼錯誤,還積極聽取下屬的建議,甚至是對方陣營許攸的建議。最終,袁紹一直沒法突破曹操的防線。結果曹操抓住戰機,燒了袁紹的糧草基地。袁紹軍心不穩,一敗塗地。

官渡之戰,許攸不投降,袁紹能勝利嗎?

曹操劇照

有人說,只要袁紹糧草不被燒,打持久戰,就可以拖死曹操。

筆者覺得這個假設難以成立。是的,官渡之戰中,曹操很缺糧,但是袁紹勞師遠征,糧食運輸也成問題。此外,曹操的軍隊一直在襲擾袁紹的運糧隊,論缺糧,袁紹不見得比曹操情況好。曹操燒燬了袁紹的糧草,讓袁紹軍隊最終喪失鬥志,最終被擊潰。但這並不是說,袁紹軍隊有了糧草,就能抗住曹操的進攻。相反,袁紹軍隊士氣變得更低落,最終只能夠撤退,當然這樣的結局比潰敗好很多。


總之,哪怕許攸不投降曹操。一直耗下去,袁紹不一定能夠勝利。袁紹唯一的優勢:憑藉自己,地大物博人多的優勢,一邊發展勢力,一般襲擾曹操,最終讓曹操疲於奔命,實力大減。可惜,田豐、沮授的建議被否決,袁紹官渡一戰失敗後,文臣武將或死或降——田豐被賜死,沮授被俘然後被殺,張郃投降,只剩下沒能力的審配和郭圖這些人,再也沒了和曹操競爭的資本。

(寫作不易,您的閱讀,評論、轉發、點贊都是對一個創作者的肯定。我是小林,喜歡我的文章就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