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今年的超長“假期”,家長擔當了部分“老師”角色,老師擔當了“主播”角色,學生在家當了“神獸”,作為家有高一“神獸”的家長,作為一個四年級數學老師,在家一個多月,感受頗多。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一、家長篇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學習,一直在慈母與“後媽”之間無縫切換。兒子一直說我,天天“凶神惡煞”,像“催命鬼”一樣,“快點起床”、“快點作業”、“快點睡覺”、“快點交作業”……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第一 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只盼疫情快點結束,早日開學

之前六點半送到學校,晚上九點五十去接,中間一段時間除了上班,可以完全放飛,想幹嘛幹嘛,看書寫文畫畫,吃完晚飯跳跳廣場舞,準備好第二天的早飯,再去接孩子,正好。

現在則不同,一日三餐,每頓都要花心思動腦筋,這是每一天的大“事件”;在家學習隨時關注班級群信息,各科作業、打印資料、上傳交作業程序、訂正;

孩子一個人拿著手機,說是上課作業,時不時“突然襲擊”去看下,到底該學習還是做別的。

一天無數次在“母慈子孝”與“雞飛狗跳”之間畫風切換。

不止是心情如過山車一般,關鍵是一天到晚沒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真的很想疫情快點過去,早日上學啊。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第二 親子關係遭遇“嚴峻考驗”

之前即使與孩子有爭執矛盾,但是上學時每天在家除了睡覺,能說話交流的時候加在一起不超一個半小時。

現在則不同,24小時在一起,要麼我說他不認真、“走私”時間看新聞看比賽、中午午睡叫不醒、作業寫字太潦草……一堆問題。

他則嫌我管得太多,太囉嗦,太煩,唉,時不時臉紅脖子粗的,老公說,我們在一起就像冤家對頭,我憤憤不平:你來管一天試試!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第三 最為焦慮擔憂的是,孩子在家的學習效率

昨天在群裡聊天,有家長說,這樣在家學習,到底效果有多少,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怎麼樣,到底聽懂學會沒有。

下面一堆人跟:聽到你們這樣說,我就放心了。看來大家的擔憂都差不多,尤其是有家有初三高三孩子的家長們,與在學校的正常學習相比,一定會有差距。

感悟:


以前我們做家長,最大的任務是做好“後勤保障”,關注重視顯而易見的學習成績就夠了,而今我們要改變思維,以此次疫情為契機,與在家溝通交流時間更多為有利條件,一是要言傳身教,二是溝通交流多聊學習的意義、目的,三要思考如何激發孩子內心的學習驅動力,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我評估的能力。

之前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需要自主能力的學習模式,現在培養自主能力也要拿到“檯面”上,成為最迫切的最緊要的第一任務了。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二、學生篇

作為孩子,他也有很多想法和不適應,徵求了兒子的意見,他的“苦水”有: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第一、說好的假期呢?

看到消息可能以後會在暑假時間中“找補”,兒子就很“委屈”,我們在家學習,一天到晚也不輕鬆啊,老師一個個搶時間,作業如“泰山壓頂”,平時上學期間,一個星期平均有半天休息,在家倒好,一天都沒有。還要“佔用”暑假時間,唉,說好的假期呢?

第二、在家吃得多睡得好,都長胖了

在家不像在學校,吃得好,睡得又舒服,還運動得少,一個假期長胖不少,我可不想成為大胖子啊!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第三、有問題問老師,可是有時候時間不適合或者不方便。

老師歡迎同學們問問題,可是在學校時,有問題,老師會當面即時回覆,而通過手機軟件,老師可能當時沒看見,或者正上課,有時候有的問題可能正在思考過程中,只需要一點撥就通了,可是現在這樣的延後性,明顯影響學習。

第四、太孤單,每天一個人學習,沒有氣氛

每天在家,一個人學習,想講講話只有與父母,可是沒有共同語言,不像在學校,周圍都是同齡人,又能聊得開,學習又有氣氛,我從來沒有如此強烈的慾望想上學,真想早點看到同學們啊。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第五、有時的確有點管不住自己

現在一天到晚手機不離手,除了上課,有時候本來想到手機上查個知識點,查個單詞讀音,可是看到跳出來的“熱點新聞”,看到關注的球賽結果,總會忍不住點進去看下,一看不得了,欲罷不能,忘記一開始拿起手機要幹嘛了,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三、老師篇

作為老師,面對的變化更多。

首先,用眼時間指數級增長,感嘆眼睛要瞎了

小程序佈置作業、批改作業、隨時關注上傳下達消息、回覆學生家長問題……眼睛吃不消,尤其是批改作業。

我批小學四年級,四十份數學作業,批改好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可以想象,如果兩個班,一百多位,或者更難一點的其他學科,老師的用眼時間一定更多。

眼睛快瞎了啊!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第二、老師也需要學習新模式新技術

之前的課堂教學,可以通過學生的面部表情,及時看到學生的表情,得到反饋;而今的模式,需要家長的配合,學生的自主能力等等各方面綜合,僅僅通過一份作業照片,其實看不到全部的真實學習情況。

第三、老師要尋找方法途徑,應對變化

現在的線上學習,學生缺乏自主能力,家長也並不適應角色變換,有的主觀原因,認為學習就是老師應該管的事;有的客觀原因,要上班,要做生意,沒有時間管,導致各個學生的學習效率懸殊巨大。

之前的教學,學生坐在教室裡,他不想聽,耳朵裡總也聽進去一點。

現在在家線上學習,孩子看視頻做作業,需要家長督促,如果家長上班、或者不管,那麼學習效果一定會打折扣。

以前沒有注重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大部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欠缺的。作為老師,現在教學的重點、方法包括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都與之前有很多變化,需要適應需要應對。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一場疫情,帶來的變化深刻又巨大,而且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影響都會存在。

一隻小小的蝴蝶拍拍翅膀,幾個月後,千里之外,可能會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捲風,更何況這次已經不是蝴蝶,而是一隻巨型“恐龍”“跺了跺腳”了。

牢騷歸牢騷,我們還得面對現實,不管處於什麼角色,我們都需要學習、進步,學著適應新環境、新形勢,只有擁抱變化,適應形勢,我們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