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心理學改變生活》關於那些自我認知、個人成長、親密關係的事情

《心理學改變生活》關於那些自我認知、個人成長、親密關係的事情

作者:史蒂文 J. 基爾希,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倫·格羅弗·達菲,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伊斯特伍德·阿特沃特,蒙哥馬利郡社區學院心理學教授。


本書主要講了心理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從認識自我,激勵自己,以及擁有美好愛情與婚姻三個方面展開。


《心理學改變生活》關於那些自我認知、個人成長、親密關係的事情


一、認識自我,真正實現自我成長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全面而正確的自我認知,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自我,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整體意象或意識,簡單來說的話,就是一個人對於“我是誰”的看法和評價。


自我意識,會受到個人生理和心理的影響,也會受到社會和群體的影響。


1、一個人的四個自我


第一,身體形象的自我。


指的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


一方面受到我們自身看法的影響,包含,體重、身形、身高、氣質等。


例如,照鏡子時,我們經常會評價自己,最近是胖了還是瘦了,精神狀態好還是不好,對自己哪個部分比較滿意等。


另一方面受到社會、文化對於身體形象定義的影響。


例如,在以瘦為美是當下的潮流,很多女生都希望能保持苗條的身材,從而建立更好的自我身體形象。在南太平洋的湯加王國,則無論男女,都仍然以胖為美。


第二,自我形象的自我。


指的是我們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


自我形象不是天生的,不僅受我們自身認知的影響,而且還受到身邊“重要他人”的看法影響


在自我形成的重要時期、也就是童年的時候,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往往源於父母和老師的看法。


例如,父母如果經常否定、指責孩子:“你怎麼這麼蠢”、“都是你的錯”、“你能不能讓爸媽省心一點”,諸如此類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消極的自我認知,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第三,理想自我。


指的是我們期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它是主觀構建的自我,然而真實的自己和理想之間存在著差距


如果差距小,我們就能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發揮強大的潛力。


如果差距太大,我們就有可能會非常焦慮,出現心理問題。


第四,社會自我。


指的是你認為別人怎麼看待你。


這些你以為的看法,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不是


例如,當我們剪了一個失敗的髮型,或是在公共場合說錯某句話時,我們會感覺很多人都在注視自己,或者嘲笑自己。但很多時候,可能大家並沒有察覺到你的變化,也沒有留意你到底說錯了啥。


這背後是聚光燈效應:們總是會過高地估計他人對我們的關注和看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當我們處於不同的社會關係和角色裡的時候,也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自我”。


例如,作為領導,對待下屬會比較有威嚴,謹言慎行。面對伴侶時,我們又會比較鬆弛,和對方無話不談。深入瞭解我們在不同角色中的自我,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清自我。


2、自我一致性


指的是一個人外在的言語行為,能和他內在的核心自我概念始終保持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我們會更偏愛那些與我們自我概念一致的事件。


例如,為了強化“我很厲害”這個想法,會下意識地注意到別人對我們的正面反饋,或是記住那些令我們感覺驕傲、自豪的事情。


當我們做錯事或是任務失敗時,我們則會找藉口將這些經歷合理化、或者是直接將它從我們意識裡剔除。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我們免於受傷,提高自尊,但是,也會妨礙我們成長,讓我們無法正確地評價自己。


實現自我一致性,有兩種方法:


第一,學會接受他人的意見。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被批評的經歷,當遇到批評時,我們都會本能地感覺到氣憤、受挫,甚至會第一時間開啟保護策略,為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進行辯護。


但是,批評能幫助我們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重新評估自己。刺激我們不斷自我修正、調整我們的行為,從而做出改變。


第二,學會自我接納。


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都是不完美的。


面對不完美,我們常常會否認、隔離這些缺點,假裝它們不存在


我們還會不自覺地將這些特質、投射在我們不喜歡的人身上。


例如,很多外表看似強大的人,其實內心都有非常脆弱的一面,他們不僅不願意承認和袒露這一點,甚至還會對他人軟弱、撒嬌的行為嗤之以鼻。


3、自我控制


控制感,指的是我們認為自己能夠控制周遭的環境、人和事情的感覺,它包括了現在和未來。


控制感是我們每個人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生活在掌控之中,我們會充滿自信,努力去實現。


生活脫離掌控,我們會陷入無助的狀態,甚至還會出現過激的行為。


想要擁有控制感,我們需要學會正確的自我覺察。


如果我們有了錯誤的覺察,將會導致下面幾種情況發生:


第一,受到社會影響,放棄自我控制、做出跟風行為。


具體表現為:


一是從眾。


在群體影響和壓力下做出的行為改變。例如,非典搶鹽事件。


二是順從。


因為他人的具體要求而做出的行為改變。例如,上司要求週末加班趕出一份報告。


三是服從。


遵循直接的命令或要求。例如,投票選舉,屈於群體壓力,少數人往往需要服從多數人的決策,儘管那可能不是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


四是社會墮化。


很多人一起工作時,個人活動積極性降低的現象。例如,三個和尚沒水喝。


第二,低估自己對生活的控制力,陷入了習得性無助。


關於習得性無助,馬丁·塞利格曼做了個實驗,實驗如下:


狗狗被關在籠子裡,無論如何都無法逃避電擊,時間長了,會形成一種無助感。這時,就算有逃生的機會,它也會選擇被動退縮、待在籠子裡一動不動地忍耐電擊。


人類也同樣會出現習得性無助的狀況。


在工作上,明明可以突破瓶頸,卻因為曾經“無論我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的經歷,乾脆破罐子破摔。


在愛情中,因為失戀了,就篤定自己這輩子再也遇不到對的人,結果放棄尋找真愛。


習得性無助會讓我們的意志力降低,在面對問題時,被動服從,隨隨便便就繳械投降。


第三,高估自己對生活的控制力。


當我們面對那些隨機發生的事件,諸如賭博、彩票等等,我們往往會忽視它背後的風險,不惜投機冒險,最後導致自己追悔莫及。


如何做到正確覺察呢?


作者提出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學會堅持自我,用批判性的思維看待問題,不讓他人和群體的決策,綁架我們真正的判斷,從中找出最優的解決方案。


第二,習得性樂觀。


樂觀也是可以學習的,關鍵就是要改變我們的解釋風格。


樂觀的人,面對壞事時,將問題歸咎於暫時的外在因素。例如,面試沒有通過也許是因為運氣不好。


面對好事時,將原因歸於穩定的內在因素。例如,今天贏得比賽,是因為我能力強。我做的項目成功,是因為我工作能力出色。


通過改變對好事情與壞事情的解釋風格,能讓我們以更積極的態度來看待自己和事物,從而增加控制感。


但是,盲目的樂觀,有時會讓我們喪失責任感。例如,明明自己沒有認真準備面試,卻樂觀認為一定能通過。


此時,我們需要使用防禦性悲觀主義。


第三,防禦性悲觀主義。


指的是即使我們過去有過成功的經驗,但在面臨類似的事情或者是任務的時候,我們依然會把預期設置得很低,並且反覆思考可能發生的各種負面結果。


相比較習得性無助,防禦性悲觀主義也從負面思考,但卻不會放棄努力。


相比較樂觀主義,防禦性悲觀主義更能接受最壞的結果,並且能更冷靜面對。


例如,摩根斯坦利公司,他們在國際世貿中心的辦公場所、的安全防護已經做得非常好,但是他們依然擔心會遭受恐怖襲擊,因此,他們在平時就嚴格要求每位僱員認真參與逃亡演習,這種未雨綢繆的態度讓它在911事件中挽救了兩千六百多位僱員的生命,儘管大樓因為襲擊損傷嚴重,卻僅有13名僱員喪生。


但是,經常使用這個策略的話,會降低人的自尊,讓人無法從生活中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此時,我需要學會靈活地運用。


當遇到問題時,遇到挑戰時,問問自己一旦失敗,這個代價有多大?


如果一件事情失敗的代價太大,我們就選擇防禦性悲觀主義。


如果一件事情失敗的代價不大,我們就採用習得性樂觀。


4、個人成長


個人成長階段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承認改變。


改變,在我們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強烈地覺察到變化,除非我們的生活經歷了比較大的變動。例如,離婚、失業、受到重大打擊等。


第二階段:產生不和諧感和不滿意感。


不是所有的變化都會帶來實質性的成長,是否成長取決於我們如何應對。


成長經常伴隨著焦慮、不適、挫敗等消極情緒。


如果我們能被這種情緒所驅動,積極尋求挑戰,我們就有可能發生改變。


如果我們被這種情緒捆綁,我們就會採取防禦性保護,或視而不見,或消極面對。


第三階段:重組經歷。


改變的本質其實就是、不斷地創造新經驗,用新經驗來代替舊經驗的過程。


當你遭遇某個挫折時,如果你能意識到它的出現,是為了幫你發現自己身上某個問題,你也許就會用新的態度對待它,不是消極面對,而是積極從中收穫經驗,越挫越勇。


總之,我們要能認清一個人有四個自我,我們要努力實現自我一致性,要做到這點,就需要學會自我控制,從而才能讓自己實現個人成長。


《心理學改變生活》關於那些自我認知、個人成長、親密關係的事情


二、動機和情緒,如何恰當地激勵自己


1、動機


指的是我們行為的動力,它是人類大部分行為的基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把需求分為五種,從高到低分別是自我實現的需求,自尊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越是處於低水平的需求對於我們來說就越迫切。


一旦我們某一個需求達到了相對滿足的水平後,我們就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這些需求就會成為促使我們做出行動的動力,也就是我們的動機。


動機根據來源可以劃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指的是我們在內心力量驅動下的行為傾向。


當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內心是充滿喜悅的,我們會全然地投入其中,並願意為此付出努力。


外在動機,指的是我們在外在因素激發下的行為傾向,比較被動。


有的外在動機則比較隱蔽,例如,你在中學時代一直成績優異,等到了人才濟濟的大學,才發現自己原來很普通。自己一直以來的好成績,主要是因為喜歡那種永遠排名第一、備受老師寵愛和關注的感覺。


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的行為是由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共同驅動的。


例如,小朋友學鋼琴,有可能剛開始是因為受到內在動機的驅動,這個小朋友本來就喜歡彈鋼琴,能在音樂中享受到樂趣。但同時也可能會受到外在動機的激發,比如父母給孩子報了班,要求孩子每天練習鋼琴等等。


2、情緒


動機會受到情緒的影響。當我們做某件事能夠感覺到快樂,我們就會更有動力地堅持下去。當我們感覺到壓力、疲憊時,我們就會抗拒這件事,不想再繼續下去。


情緒是對人們的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它是由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情緒的組成包含四個部分。


第一,認知過程。


涉及一個人的記憶、經驗、感知、期望等因素,是決定情緒性質的關鍵因素。


很多時候,導致我們產生過激的情緒和反應,不完全是因為事情本身,還有我們對於事情的解讀


例如,當我們被超車時,我們往往會心生怒火,認為對方有意而為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恥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事實上,讓我們憤怒的並不是對方的超車行為,而是我們對於超車行為的解讀。如果此時我們不以這種行為為恥,那麼,他人的行為就不會對我們構成太大的影響。


第二,主觀感受。


包括悲傷、喜悅、憤怒、厭惡、焦慮。


主觀感受是最抽象、最難捉摸的,面對同一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例如,下雪了,有人看到可能會想到“瑞雪兆豐年”,覺得下雪很有年味兒。有的人卻可能會覺得下雪了不能出門,悶在家感到惆悵失落。


第三,生理喚醒。


情緒的警報信號,會先喚醒我們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因此,我們的身體也會隨著產生相應的生理喚醒


當我們的情緒出現時,最快速、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我們的身體反應。


當我們興奮時,我們心跳會跳得非常快。當我們感覺到緊張時,我們則會手掌出汗,甚至出現全身發抖。


情緒嚴重時還會降低我們免疫系統功能,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壓力大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陷入消極的生活方式。如大吃大喝,抽菸喝酒、失眠熬夜等


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我們身體的免疫功能也會比較薄弱,更容易生病。


焦慮的人容易出現應激性腸道綜合症,憤怒的人容易偏頭痛、高血壓。


第四,行為反應。


包含了我們的表情、手勢和語調,是我們的情緒在身體上的外顯行為,用來向外人表達我們的感受。


例如,當我們生氣時,我們會大吼大叫,亂扔東西。


當我們感到開心時,我們會不自覺地嘴角上揚,面帶微笑。


當我們失落時,我們的語速會隨之減慢,變得低沉。


瞭解情緒之後,再來看看如何管理情緒。


很多人對情緒管理有誤區,認為情緒管理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將我們的情緒壓抑下去,不讓它爆發出來。


例如,小時候,我們摔倒了,明明很痛,大人會告訴我們要堅強,不要哭。長大後,受到了委屈,很想大哭一場,社會又會教育我們:要學會隱忍,誰不苦啊,怎麼偏偏你受不了啊,於是打落牙齒和血吞。


其實,這些情緒會一直存在我們的心裡,逐漸積聚成為“內傷”,甚至在某一天還會以更激烈的方式表現出來。


例如,一個平時看起來溫順和善,從不發脾氣的好好先生,某天莫名其妙地爆發,彷彿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就是情緒長期被壓抑的結果!


正確的管理情緒方法是,真實地表達我們的情緒,並且有意識地用一種合適的途徑將它表達出來。


表達情緒具體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用具體而客觀的方式,來描述那些引起我們不良情緒的行為。


很多人通常的誤區是,用一些模糊的字眼,讓對方來猜測我們此刻的心情,並且用指責的語氣,來猜測對方的動機。


例如,丈夫一回到家,妻子就衝他吼“你一點也不關心我!”,結果立馬就會引發一場口角大戰,其實,妻子真正的感受是丈夫常常很晚才回家,自己很孤獨,並且有點擔心他的安全。


如果妻子能換一種方式,直接描述對方的行為,比如說:你最近都很晚回家,我很擔心。對方聽完就不會產生強烈的牴觸的心理,也更加理解妻子的心情。


第二步:明確指出他人行為是如何影響你的。


很多時候,那些引起我們不良情緒的行為,並不是他人有意而為之的,所謂的動機都是我們自己猜測出來的


例如,感到孤獨是丈夫晚回家造成的,但非要說丈夫一點也不關心妻子,就是毫無根據的猜測了。


也許是丈夫最近工作忙,應酬多,沒有注意到妻子的感受。


如果妻子能具體指出來這種行為帶給她的影響,夫妻之間的誤會就有可能消除,丈夫也會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第三步:告訴別人你對這種行為的感受。


當我們表達內心的感受時,要儘可能地以“我”作為開頭,告訴對方此刻的感受是什麼,避免將我們的情緒投射到對方的身上。


而不是用“你”來開頭,用自己的理解和偏見來指責對方。


例如,我一個人在家,很孤獨VS你不在,讓我覺得很孤獨。


第四步:告訴別人你認為做什麼可以改善當前的情況。


當我們向對方提出需求時,我們也要做到儘可能的具體,不要讓對方去猜。


例如,我希望你多陪陪我。我希望你能十點前回來,我們可以有時間聊聊天。如果回來得太晚,我希望你能多發幾條信息給我。


3、壓力


除了情緒管理之外,我們還需要進行壓力管理。


作者提到三個方法:


第一,提高我們的壓力容忍度。


每個人對於壓力的容忍度不同。提高容忍度的方法,


一是做與能力匹配的事情。


多做一些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情,以此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信心。


二是,不要過於自責。


有期望是一件好事,但很多時候期望過高也會壓得我們喘不過起來。


當我們暫時無法達到理想狀態時,不要過於自責,不要陷入自我批判,要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第二,控制焦慮的想法。


很多時候,導致我們產生壓力的原因並不在於事情,而在於我們對於事情的想法


此時,我們可以用積極想法替代我們的消極想法


當我們開始設想糟糕的情況時,我們可以及時抑制住自己,並有意識地轉化我們思路。


例如,想象自己成功時的情形,從而給自己打打氣,讓它成為激發你鬥志的信號。


第三,尋求外界的幫助。


有些問題則顯得有些沉重,一個人硬扛的話,就很容易出現情緒積壓。


一方面積極尋求朋友的幫助,向他們傾訴我們內心的情感。這樣不僅能幫助我們宣洩心中情緒,還能讓我們獲得關心和理解,更快從低谷中走出來。


另一方面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


當心理出現問題時,很多人會諱疾忌醫,不願意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甚至很多人會將心理治療與精神病掛鉤,認為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藉助心理諮詢,我們能更好地發現那些尚未發現的情緒,找到問題的根源,並且通過特定的治療方法,讓自己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


總之,為了更好的激勵自己,我們不僅要調動自己的動機,還需要管理好自己情緒,並且釋放掉自己的壓力,這樣才能讓自己積極健康的向前發展。


《心理學改變生活》關於那些自我認知、個人成長、親密關係的事情


三、親密關係,如何擁有好的愛情與婚姻


1、愛情的定義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了愛情三元論,認為愛情包括了激情、親密、承諾。


第一,激情。


指的是愛情的情緒和動機方面,包括強烈的情感和性慾。


在激情的關係中,人們往往會飛蛾撲火般地投入,甚至還會發生不計後果的行為。


一旦這種興奮感逐漸褪去,那種令人陶醉的、飄在雲端的感覺就會立即消失。要麼會迅速冷淡下去,要麼就有可能發展成為親密關係。


第二,親密。


指的是愛情的情緒方面,包含親近、共享、交流和支持。


親密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溫暖的感覺體驗。


一段親密關係能夠接受時間的考驗,那麼它最終就會變成一種穩固的狀態,也就是我們說的承諾關係。


第三,承諾。


指的是愛的認知方面,它包含了對伴侶的短期認可和維持愛情所需要的長期承諾。


形式更直接,感情也相對深沉。


完美之愛,三者缺一不可。


例如,你和某個人充滿了激情,擁有滿意的性生活,但彼此卻很少交流和分享心事,也不會給予對方承諾,這種情況下,兩個人之間往往會貌合神離,發生矛盾就用性生活來掩蓋,最終矛盾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很多夫妻擁有承諾關係,但性生活卻非常糟糕,這樣的關係也同樣稱不上“完美愛情”。


2、愛情的產生和發展


愛情的產生與依戀關係有關。


愛情的質量與伴侶雙方的依戀風格有關,依戀風格的形成,則與我們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


依戀關係,指的是孩子與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情感關係。


在嬰幼兒時間,我們的依戀對象就是父母,我們會本能地依賴他們,當我們感覺到不適或是有需求時,我們會通過一些信號,比如說哭鬧或撒嬌、賣萌行為,向父母表達我們的需求。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及時、恰當、始終如一地回應我們的需求,我們就能獲得安全感,併為我們的依戀關係打下根基。


依戀風格有三種,分別是:


第一,安全型依戀。


在愛情中,充滿了信心和安全感,很容易跟別人親近,同時又能保持很好的獨立性。


安全型依戀是一種穩定而積極的情感關係。


第二,迴避型依戀。


對於愛情常常持懷疑、冷淡的態度,他們懼怕親密關係,往往在關係還沒變好就會開始退縮,即便進入一段親密關係中,他們也很難信任和依賴他人。


很多時候他們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沒有愛情、只有性關係的約炮行為。


第三,焦慮型依戀。


在愛情中往往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們極度渴望愛,希望別人能夠喜歡自己,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害怕過於依賴他人,別人會離開自己。


在感情中常常會患得患失,處於焦慮當中。


雖然童年與父母的依戀關係,會影響成年後我們與愛人的依戀風格,但它並不是不可改變的。


改變的本質,是不斷地創造新經驗,用新經驗來代替舊經驗的過程。


在一段關係中,我們也可以通過積極地調整,來減少依戀風格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同時,我們可以嘗試接近和信任別人,讓自己朝著安全型依戀的方向轉變。


愛情的發展,與積極的自我披露有關。


積極的自我披露,指的是在人際關係中,一個人自發地向他人暴露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想法,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願意跟對方說心裡話。


在感情上,隨著關係逐步發展,交往雙方會更願意敞開心扉,和對方分享自己的秘密,讓對方瞭解自己是一個什麼人。


自我披露越多,關係的親密水平就會越高,並且越穩定。


當一個人自我披露時,也會換來對方的積極反饋,彼此的信任感和依賴感也會隨之增加。


因為我們更願意向那些向我們敞開內心的人表露更多。


3、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夫妻調適,指的是在進入一段承諾關係或是婚姻生活中,夫妻關係面臨的挑戰和調整。


兩個人能否在一起,主要取決愛;兩個人能在一起多久,則取決於你們之間的相處是否和諧。


作者提到維繫親密關係的方法有三種。


第一,態度調整。


在婚姻中,兩個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秉性各異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的小衝突。當問題出現時,很多人會執著於自己的意見,希望對方能聽自己的,甚至一心想要改變對方。


聰明的夫妻則懂得“求同存異”,在做任何決定時都會考慮對方的感受,與對方取得共識。即便兩個人出現分歧時,也會盡量配合妥協,或是商討出一種雙方都認同的方式。


例如,關於過年回誰家。如果夫妻兩人都執著於自己的意見,不肯讓步,那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大吵一頓,然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聰明的夫妻則會為對方考慮,積極商討第三種方法,比如今年去我家,明年去你家,或者是春節去你家,國慶來我家等。


總之,態度調整,就是雙方在態度上變得更加相似。


第二,分擔責任


好的婚姻,兩個人的關係和責任是平等的,彼此的付出與獎賞也是成正比的,只有這樣關係才能和諧持久。


例如,關於家務分擔。很多男人在外打拼,回到家就當起了甩手掌櫃,什麼事情都不做,由妻子一手包辦,更有甚者,在養育孩子方面也嚴重缺席,沒有盡到該盡的職責。久而久之,付出多的那一方就會心生怨氣,矛盾也會隨之增多。


要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明確規定彼此的責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並主動為另一半分憂解難,從而提升雙方的滿意度。


總之,分擔責任就是儘可能做到平等處理。


第三,主動溝通


在婚姻中,有些特定的情緒和消極的對話方式會給婚姻造成致命的傷害,甚至有可能走向終結。


美國著名婚姻教皇、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提出了啟示錄中的四騎士


第一,指責。


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抱怨、批評,而是

帶有人格攻擊的溝通方式


例如,妻子忘記給丈夫買東西,丈夫很生氣,脫口而出:“你連這點事都會忘記,你說你還有什麼用?”


丈夫這麼說時,並不是在說妻子忘記買東西這件事,而是在否定她的人格,這就是指責。


第二,蔑視。


表現為冷嘲熱諷、挖苦或是數落對方。暗示了自己比對方優越。


例如,妻子與丈夫分享關於某件事的見解時,丈夫冷冷地說了一句:你就是見識少,婦人之見。在妻子看來,這是丈夫在內心瞧不起她的表現。


我們需要積極主動地與另一半溝通,減少指責,將蔑視轉為尊重。


第三,敏感。


隨著衝突的升級,會激發對方的敏感,導致對方採取自我保護的行為。


例如,裝無辜,或是辯護。“這不關我的事,是你的問題好不好”。“你那麼厲害,你自己來”。


當我進行自我保護的同時,我們其實是試圖將問題的責任推給另一方。這種方法往往只會讓衝突升級,並不會起到解決問題的作用。


我們應該在爭吵時,不要把自己變得敏感。


第四,冷漠。


指的是對現狀情緒懈怠,消極應對。


例如,夫妻吵架的時候,妻子咄咄逼人,丈夫很多時候就會選擇逃離。在短時間內避免繼續爭吵,但時間長了,彼此就在內心就會豎起一道高牆。


我們應該避免冷漠,將這些危機及時地扼殺在搖籃中。


4、如何改善親密關係


作者提出了三個原則。


第一,對配偶無條件讚許。


很多夫妻覺得都老夫老妻了,沒必要拍對方馬屁,倒不如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夫妻之間很容易互相傷害,最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破罐子破摔。


我們應該欣賞對方,並且經常讚美對方。


一句暖心而真誠的讚美,不僅能讓對方感覺到被肯定,同時還能激勵對方,給予對方源源不斷的動力。


例如,妻子如果經常誇丈夫上進能幹,丈夫在工作上就會越來越努力,更有拼勁。丈夫如果能不時誇妻子菜做得好吃,就會讓妻子覺得有成就感,從而不斷精進自己的廚藝。


第二,主動溝通,提高性生活質量。


性,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一種生理需求,它同時也是強化感情的關鍵,尤其是對於婚姻這樣的長期關係。


如果其中一方對於性生活表現消極、冷淡、不負責任,那麼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會隨之減弱,甚至消失殆盡。


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或不敢和愛人談論性,感覺這是一種讓人羞恥的事情。因此,我們常常對另一半在性方面的喜好或感覺缺乏深入的瞭解。


作者提出了三個改善方法。


一是主動溝通。


在溝通時,我們要避免類似審訊或是診斷的方式,這樣會給對方很大壓力。


二是避免在前戲或完事後就立即進入討論,因為這些方式也會引發對方的防衛心理。


可以問一些開放性問題,比如你的敏感地帶是什麼?


也可以在過程中告訴對方的反應,比如對方前戲太過於狂熱時,可以用動作輕輕示意對方慢下來。


三是積極發起性邀請。


建立彼此之間的小秘密,通過某個特定動作或是儀式來暗示對方,以此讓你們的性生活增添更多情趣。


第三,預防關係往壞的方向發展。


從一開始就預防它往壞的方向發展,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夫妻之間積極進行感情修復嘗試。


感情修復嘗試,指的是夫妻雙方為避免關係陷入僵局而做出的共同努力。


例如,夫妻兩人因為一件事吵得不可開交,這時,一方為了不讓關係陷入僵局,可能就會想辦法讓緩和一下氣氛,扭轉局勢。


比如,讓大家冷靜一下,先不溝通。或者主動給對方臺階下,或是做些有趣搞怪的表情逗樂對方。


總之,積極的付出自己的努力,並且尊重對方,才能保持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


總結一下,心理學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起到幫助作用。


比如,在自我認知方面,心理學幫助我們瞭解自我,控制自我,達到自我一致。


在自我發展方面,心理學幫助我們調動自己的動機,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壓力,使自我能夠健康向前發展。


在親密關係方面,心理學幫助我們瞭解、發展、維繫、改善愛情關係,讓我們能夠彼此幸福生活。


由此可見,心理學是一門讓人類瞭解自我、發展自我、改善自我的基礎學科,瞭解心理學,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著巨大的幫助和啟迪作用。


以下是筆者整理《心理學改變生活》的思維導圖。


《心理學改變生活》關於那些自我認知、個人成長、親密關係的事情


查看高清思維導圖,搜索“教練思維”,回覆“122”,領取《心理學改變生活》高清思維導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