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魚翅與花椒》:一個英國“吃貨”的中國美食之旅

近期,武漢新冠病毒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地也紛紛組織醫療隊赴漢援助。這些來自祖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去了沒幾天便開始懷念起自己家鄉的飯菜來。山東醫療隊的小姑娘想吃大饅頭了,陝西醫療隊的隊員們吃了隊長下廚做的油潑面,直言幹勁兒更足了。

食物,不僅溫暖了胃,也療愈了鄉愁,給身處異鄉的人們平添了力量。

《魚翅與花椒》:一個英國“吃貨”的中國美食之旅


中國之博大,不僅影響了食材的生長,也帶來了飲食方式上的巨大差別。我們窮極一生也無法品嚐完如此多的美味,更何況有的人一輩子都未曾涉足過他鄉。於是,書籍便提供給了我們這樣一份便利,讓我們從中感受一份間接的美味,雖然有時候這本書是外國人寫的。


《魚翅與花椒》就是這樣一本書,作者扶霞·鄧洛普是一位英國人。在這本回憶錄裡,扶霞追溯了自己和中國飲食之間的關係演進。扶霞本來是一名留學生,打算研究中國的少數民族文化,可在成都的日日夜夜卻喚起了她兒時的廚師夢想,並讓她為此付諸行動。

《魚翅與花椒》:一個英國“吃貨”的中國美食之旅


在探尋美食的過程中,扶霞不僅找到了各種好吃的,並通過生動鮮活的語言讓我們如臨其境,還帶我們領略了這些食物背後的文化意義。而且,在最後,她又通過食物找回了自己漸行漸遠的初心。食物在影響或者反映一個人、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上的力量,可見一斑。


飲食的差異反映了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


我國有四大菜系——大氣宏偉的“魯菜”,飽含文人氣質的“淮揚菜”,講究新鮮的“粵菜”,以及驚豔味蕾的"川菜"。地理位置的不同會影響出產的食物口味,而當地的人們在烹飪這些食材時又會在無形中滲透個人的生活習慣。

即使是同一種食材,因其出產地以及料理者的不同,口味也會發生極大的差異。因此,飲食是一種擺在桌面上的文化,它不僅僅代表著食材的混合,還代表著它身後的人,以及由這群人組成的集體。


01 “辣”也是有不同“脾氣”的


全中國的人都知道四川人愛吃辣,而且一提起“川菜”,像我這般沒經驗的吃主兒肯定會在眼前浮現那成堆成堆紅彤彤的辣椒,但其實我們對“辣”的理解還是太單調了,而扶霞會通過她的遊歷告訴我們,“辣”也是有層次的。

《魚翅與花椒》:一個英國“吃貨”的中國美食之旅


四川地區吃辛辣是有其環境方面的因素的,在冬季潮溼、夏季悶熱的四川,唯有通過辣椒等幹辣食物的熱氣來抵禦潮溼,才能夠達到身體的平衡。


成都的“辣”帶著一種當地人的慵懶,不那麼“暴力”,以一種曲徑通幽的方式挑逗你的味蕾。讓扶霞陷入其魔力的成都經典菜中的“辣子雞”,外焦裡嫩的爆炒雞塊,埋在一堆爆得焦香的辣椒之中,讓你在翻找中體味一種別樣的樂趣。

《魚翅與花椒》:一個英國“吃貨”的中國美食之旅


但成都的“辣”遇上重慶的“辣”卻又是“小巫見大巫”了。扶霞去吃了一頓重慶的火鍋,差點被辣得精神麻木,辣味是那麼得不由分說,在你的口腔中橫衝直撞,甚至讓你提不起在重慶定居的想法。相比起來,成都的“辣”顯得溫柔多了。

《魚翅與花椒》:一個英國“吃貨”的中國美食之旅


02 不同地區的飲食蘊含不同氣質


作者扶霞在不同地方體驗美食的經歷向我們清晰地顯示了當地的風土。就像我們自己平時瞭解到的那般,愛吃辣的四川妹子總是有著火辣辣的直爽性格;江南水鄉吃著“淮揚菜”的人,性格中彷彿多了一絲文人氣質;愛吃麵食的北方男女,又更加地敦厚朴實。


環境造就了人,而人們又將自己的這種氣質無形之中通過手下的食物傳遞了出來。


飲食的發展歷程暗含一個民族的發展軌跡


國家的變遷和發展不僅僅通過那層層高聳的大廈以及越來越先進的科技凸顯,人們在飲食上的變化同樣能夠體現。


就拿近代中國來說,內戰結束之後,為了實現夢想中的人人都有飯吃,國家將私營企業公有化,包括餐廳。“大躍進”時期,禁止私自做菜,只能到公社食堂吃大鍋飯,繁榮的幻象之下,好多人只能吃樹皮果腹;“文革”中,許多著名的老字號餐廳不再出品那些昂貴精緻的名菜,只是為了要“面向大眾,經濟實惠”,中國的飲食業步入停滯時代。改革開放催進了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餐飲的復甦,中國美食進入了復興階段。


及至經濟發展已經把部分人群遠遠脫離了貧困,彷彿是為了彌補曾經被冷落的胃,他們不放過眼前的任何一個可吃的東西,尤其是一些平時難以尋覓的野味以及部分保護動物。美食這個被享受的媒介此時卻成了好多生物的噩夢。如何在滿足自己的胃口和保護自然之間形成平衡,應該始終是一個考驗我們的難題。


食物,看似簡單,卻在歷史的長河中,以自己獨特的形式記載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榮辱。


飲食,折射著一個人的心理,撫慰著一個人的心靈。


扶霞,本是個英國人,大學期間來到川大的那幾年,卻讓她從食物中得到了慰藉。成都美食的溫柔不僅按摩了她的胃,還讓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就是向全世界安利中國美食。

《魚翅與花椒》:一個英國“吃貨”的中國美食之旅

然而隨著時日漸長,當她被諸多廚師圍繞推薦自家菜品,被各路商人宴請於高檔酒店,看著曾經成都的綠蔭小巷如今已高樓拔地起,她的心也越來越遠離美食的核心。這不禁讓她覺得自己的中國美食探尋之路是否要就此終止。

“解鈴還須繫鈴人”,當她來到揚州,品味到淮揚菜,感受到揚州的慢生活,她又看到了自己的真心,她知道自己還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魚翅與花椒》中還特別提到了幾個人,他們都是被食物療愈的人,他們埋頭於廚房中,改革菜品,烹飪料理,暫時忘卻了時代曾經烙在自己身上的痛,也實現著自己在市井之中的“英雄夢想”。


看完《魚翅與花椒》,我很是震撼。身為中國人,走過的地方、品過的美食,以及對美食背後的文化了解遠遠不如扶霞這個英國人。我們透過這本書不僅瞭解到了作者的生活歷程,看到了那麼多地區各具特色的美妙食物,而且看到了食物所在地區的風土人情,以及這風土人情背後流淌的國家命運。

食物是一塊敲門磚,扣響了我們瞭解自己、瞭解國家、瞭解文化的一扇門。


願之後我們都能用心去看每一道菜。


我是一個想努力瞭解美食更多層面的小白,希望和各位好朋友一起加油。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