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今日的國家科技城,除開殘存於記憶中的當年滋味,已找不到幾絲老綿州痕跡

綿陽當地人嘴裡的老綿州就是今天的綿陽市區。

乾隆年間,綿州人李化楠《醒園錄》成書的時間,正是新川菜興起的階段。基於殘存的老川菜,吸收當時各地移民帶到四川的烹調技術,加之《醒園錄》這部烹飪典籍裡記載的菜譜和各地烹飪技術,在四川豐富的物產基礎上,新川菜開始興起,並在此後200餘年的時間裡發展成世界第一大菜——川菜。可以說,《醒園錄》是現代意義川菜得以確立的重要基礎之一。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編撰這部烹飪鉅著的李調元“先大人”的後人中,沒出過與“先大人”等身的大廚,這不能不說是“先大人”的遺憾。同樣的遺憾,同是綿州人的顧包包也一樣有。

顧包包是五里壩(現小梘壩子)人,近三十時上唇慢慢長出一個大肉包,當地人因此稱他顧包包。

五里壩是涪江東岸邊上的一塊沖積小壩子,壩子上端有塊大河灘叫“石人嘴”,是當年李藍起義時籃大順攔河造壩欲水淹綿州的地方。“石人嘴”沿江到綿陽7里路,下小梘8里路。

顧包包家兄弟五人,本是耕種人家,一家起初在靠“石人嘴”的一側有幾百畝壩地。後來顧包包兄弟的後人中有幾個幹上了“趕山”(類似馬幫的經商活動。從城市把鏡子、肥皂、馬燈之類的準現代工業生產的生活用品馱至當時偏僻的茂縣、松潘、理縣等地,交換當地皮革、藥材等山貨)的營生。“趕山”給顧包包家族帶來的收益,讓顧包包兄弟名下的土地增加到2000多畝。

顧家成了綿陽附近知名的大戶。這樣的家業基礎,讓顧包包和當時綿州城裡的袍哥大爺鄭林結成了親家。作為嫁妝,鄭林將自己位於綿陽南街中段(原南方賓館位置)的兩間鋪面陪給了顧包包家。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老綿州的老巷子

世代在土地上耕作的顧包包拿到這兩間鋪面,就想怎麼用起來?他想到了大兒媳。

顧包包的大兒媳出身於賈家店屠戶賈家,打小學會了打理豬下水,用肥腸做得一手好菜。

整理了鋪面,僱了小工(小工中的鄒同順後來把顧家處理肥腸的技術帶回了江油,成為江油肥腸技術源頭),由大媳婦做掌櫃兼掌廚,顧包包家的“顧包包肥腸”館開了起來。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顧包包肥腸”的賣相

因為賣出的肥腸味正、量足,麻辣香厚,軟彈可口,受到綿州城裡人的喜愛。特別是碼頭搬運工、縴夫更是高興去南街“顧包包肥腸”館叫上一碗燒肥腸,再打上二兩包穀燒,充飢解乏之餘,感受肥腸帶來的人間美好。

民國三十七年,顧包包過渡北河渡時摔了一跤,唇上的包包破了,流出一團魚子般的肉粒,隨即就去了。南街的“顧包包肥腸”館因主人去世關了張。此後,接著就是解放,再之後,農村土改、城裡公私合營,因為南街的“顧包包肥腸”館早已關張,所以“顧包包肥腸”館連同它的名字,漸漸淡出了綿陽人的生活。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土豆燒肥腸是“顧包包肥腸”標品

筆者從民國時期的綿陽縣誌中,找到了關於曾經的南街“顧包包肥腸”館的幾行文字,跳出這幾行文字,特意到五里壩進行訪問。當年的五里壩早已是林立的高樓,哪裡去找顧家的後人?!

幾經輾轉,終於找到顧包包最小的一個侄孫喜兒。據他介紹,顧家在解放後的土改中成了被改的對象,幾十年間都被專政,一家人被關被教被斃,搞得七零八落。好在,後來落實了政策,一家人才慢慢好起來。喜兒告訴筆者,雖然一家人際遇悽惻,但因為賈大媽很長壽,所以顧家做肥腸的技術,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涼拌肥腸是顧包包肥腸的一絕

喜兒表示,等條件具備,會考慮開一家肥腸館,把當年南街“顧包包肥腸”館發揚光大。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顧包包肥腸”清洗前後對比。洗好的肥腸內外光潔,不沾一絲油脂,也不傷腸內膜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 顧包包肥腸”特殊的煮法:和著蔬菜一起煮

綿州老南街的顧包包肥腸  (川味1)

煮好後的“顧包包肥腸”沒有一絲羶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